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教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教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8 19:1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是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第一课。本课包括三目内容,分别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三个子目呈递进关系,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历程和内涵中概括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全课突出了
“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教学主题,对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帮助学生理解第 2 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内容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及高一的历史课程中已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有所学习了解(包括中华文明的起源、百家争鸣、罢黜百家尊崇儒术、魏晋隋唐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宋明理学、明清思想领域变化等),并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历史文献的能力,因此本课简单梳理中华文化发展历程,重在通过分析经典文献,引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特点、价值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本课要求如下: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
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故此,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解读地图、文献史料等,概括中华文化发展的时间脉络,运用唯物史观辨证看待中华文化;通过解读历史上经典人物的代表性言论,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当下时政材料,分析归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促成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由此拟定本课教学重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教学难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史料情境研习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二)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首先梳理下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起源—原始社会时期。
(1)多元。
(2)一体: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
(展示图片)教师讲述:请大家观察这张中国原始社会时期重要文化遗址分布图。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ft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可见,中华文明多元起源。而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奠基:春秋战国时期。
(1)华夏认同。 (2)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3)百家争鸣。
(出示春秋、战国形势图和材料)
教师讲述: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观察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的不同,我们会发现,此时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由此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另外,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带来的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
行多方面阐述。
材料: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礼记.乐记 》
儒家经典《礼记》记录了先秦儒家的思想:“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儒家认为礼乐是建构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因此礼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形成“百家争鸣”局面,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此后,中华文化不断发展。
3.发展:秦汉时期。
(1)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 ,推崇法家学说。
(2)汉: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教师讲述:公元前 221 年,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西汉时,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
化的主流。
4.发展:魏晋至隋唐。
(1)儒、佛、道交汇融通。(2)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有创新与发展。(3)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教师讲述: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虎溪三笑”这一经典故事题材便是最好的映照。魏晋时期,玄学盛行,隋朝“三教合归儒”,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唐朝韩愈、柳宗元等主张儒学复兴,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此外,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5.发展:宋元。
(1)理学形成,丰富中华文化理论思维。
(2)科技、史学、文艺高度繁荣。
教师讲述: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代表人物有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 “格物致知”。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
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不断发展,高度繁荣。
6.传承与禁锢:明清。
(1)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主张经世致用。(2)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钳制思想,禁锢中华文化。
教师讲述:明朝时期,王阳明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是对理学的发展。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工商皆本”、“经世致用”,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然而到了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7.转型与进步:晚清,民国初期。
(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成为主流。(2)20 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民主科学。
教师讲述: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态,“开眼看世界”。之后,向西方学习
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革命派在孙中ft先生三民主义指导下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起共和政体。1915 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提倡民主与科学。
8.走向复兴:五四运动后。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材料: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 4 卷
教师讲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并不断创新,取得丰富且重大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内容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已有详细阐述,此处不再展开。总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小结:
过渡: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内容丰富,如何认识看待中华文化呢?
材料: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搬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 年 9 月 24 日)
教师讲述:也就是说,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今天,我们这节课所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有着积极历史作用、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过渡:接下来,我们通过阅读文献材料,思考其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材料: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教师解读:由此可见,中华文化的伦理观念即以人为本。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后世儒学思想家恪守孔子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总结:内涵 1. 伦理观 - 以人为本
意义:后世儒学思想家恪守孔子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材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
腹胞而身毙。 ——《贞观政要》卷 1《君道》
教师讲述:人本思想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执政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的主张。历代思想家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如唐太宗就遵循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最终开创贞观之治。民本思想是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总结:内涵 2. 政治观 - 民本思想
意义: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
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材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教师讲述:在自然观方面,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这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甲骨文,为我们研
究商朝历史提供证据。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主张顺应自然规律,自然而然。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 他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主张在认识自然、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总结:内涵 3. 自然观 -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意义:摒弃天命的绝对权威,凸显人的存在,主张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材料: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
教师讲述:在家国观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孟子说:“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可见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张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讲“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中国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这有助于增强国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总结:内涵 4.家国观 - 爱国
意义: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材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为政以德”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墨子》教师讲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 礼运》中描绘的大同社会是中国人思想传统中想要建立的理想社
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因此,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春秋时期崇德的思想得到继承和发展。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并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习贤者的长处,反省自己的错误。战国时期,墨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尚贤”。他认为崇尚贤能的人,是为政的根本。他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贤人,任用能人。崇德尚贤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总结:内涵 5.人才观 - 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意义: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教师讲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战国时期,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成为现代鼓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励志诗词。
总结:内涵 6.人生观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意义: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鼓励人们奋发图强。
材料: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
“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教师讲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西周末年太史伯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和谐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完全相同,则无法发展、继续。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可见,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物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今日的治国理政也提供了有益借鉴。
小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重视以人为本,坚持民本思想,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强调自强不息,主张和而不同等思想理念。这些都是无形的精神财富,是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正能量。
接下来我们根据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来挖掘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教师讲述:中华文化是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和发展的。各民族文化经过交流交融而形成多元一体、华夏认同的中华文化,具有“本土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领域广阔、博大精深,体现了“多样性”。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化从不排斥外来文化,对任何文化都能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使中华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如理学的产生,就是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发展而来。在中华文化引导下,中华儿女凝为一体,同心同德为民族共同体而不懈奋斗,体现出强大的“凝聚性”。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中华文化是世界古老文化中唯一没有断绝,传承至今的文化,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具有“连续性”。
过渡: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独特品格,产生重要价值。习近平书记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八个论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
接下来,我们结合实例,谈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
材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教师讲述: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文化影响深远,诸多名言我们耳熟能详。可见,它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教师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在多方面对当代产生影响。习主席在多个场合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故。“不惰者,众善之师也”鼓励大家奋斗新时代;“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警醒大家莫忘初心使命;“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
天下谋之。”牢记人民至上;“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勉励大家 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运用,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更彰显了中国人内心深处强烈的文化自信。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肆虐等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人民共同协作。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素来重视邻里间的守望相助和睦共处,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救灾恤邻,道也”蕴涵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问题的重要启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仁者爱人”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义利观、诚实信用的价值观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精神力量和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社会、国家三个维度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一致。综上可见,在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重大: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并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结束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学习,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赓续文化传承,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六、学习资源与学业评价 详见第一课习题。
七、板书设计
中华文化发展历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特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