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8 19:2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讲述不同时代的战争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本课以两次世界大战对民族民主意识的影响为主线,展示了现代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第一子目“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原因、概况和影响。第二子目“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和概况。第三子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以近代印度、新加坡和韩国、埃及为例,讲述了新型民族国家不同程度接受了外来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概况,分析其原因,理解其影响。
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3.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概况,理解其特点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影响和概况;不同地区、国家间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难点:理解战争对文化的双重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宗主国把大量殖民地人民投入战场。在为宗主国的生存而战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进一步觉醒,体现了现代战争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新课: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
(2)它们国小力弱,内部纷争,又为大国所利用,无法主宰自己的民族命运。
2.条件
(1)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
(2)战争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3)一战中英国将其殖民地印度的士兵,法国将其北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
(4)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5)列强忙于战争,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6)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
3.表现
(1)亚洲地区
中国: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的外交努力失败,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猛醒,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变化,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
越南:胡志明在法国参加了共产党,转向了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
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尼赫鲁更加明确地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并为之奋斗。
(2)其他地区: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也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
4.影响: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思维拓展】阅读教材P71“学思之窗”,观察上面两幅地图,说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了哪些新的国家。
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等。
【思维拓展】阅读教材P72“思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觉醒。
(2)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得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壮大,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
(3)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逐渐成长壮大,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4)帝国主义国家从殖民地大量征兵,促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革新的机械,便于他们反对殖民者。
【合作探究】总结一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1)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
(2)运动领导具有更高的层次性;
(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
(4)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所求;
(5)运动具有持续性;
(6)呈现不平衡性;
(7)影响更深远。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
(2)战争结束后,随着殖民主义的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
2.表现
(1)随着日本的战败,朝鲜获得了独立,中国收复了台湾。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英国首相丘吉尔极力维护英帝国,但是英帝国还是很快解体。
(3)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3.影响
(1)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所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2)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
【合作探究】分析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影响?
①新兴民族国家普遍建立,民族文化得以复兴。
②有利于第三世界崛起。
③有利于建立新的世界政治秩序。
④有利于世界民主与和平进程。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2.概况
(1)印度文化
①独立后印度的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
②印度的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
③印度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④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等仍然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印度的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
(2)新加坡和韩国
①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都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诸如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
②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3)埃及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成立了共和国。共和国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影响,复兴民族文化。
②现代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
③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
④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等也有很大影响。
【思维拓展】阅读教材P75“思考点”,怎样理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
(1)文化复兴是以二战后民族国家的独立为前提。
(2)明显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例如,印度文化接受了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
(3)都非常注重保留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如独立后的印度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崇尚甘地精神,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合作探究】理解战争对文化的影响?
1.消极:
战争给人类深重的灾难,对人类的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积极
(1)战争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特殊交流;战争使人和物达到了高度的集中,可以促进文化交流;
(2)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完善。
【学习拓展】(教材P75)查找资料,结合所学,选择若干案例,谈谈现代战争是如何影响文化的碰撞、交流与发展的。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人类历史上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一战后,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尤其是在印度和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受民族自决观念影响的仁人志士。
(3)一战促进了欧洲大陆现代主义的发展。一战使得美国文化进一步发展,战后很多国家的人移民到了美国,为其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讲解两次世界大战对民族民主意识的影响,现代文化的碰撞和交流,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引发学生思考,把握重点难点,对两次世界大战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进行透彻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