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气象灾害 第一课时课件(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6.1气象灾害 第一课时课件(19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08 20:0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一节 气象灾害
洪涝灾害
01
洪涝灾害的含义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1、世界洪涝多发地主要的气候类型?
世界洪涝灾害分布
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区、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图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温带季风气候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温带海洋气候区
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图
世界洪涝灾害分布
地形: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1、世界洪涝多发地主要的地形类型?
探究一:除了气候,地形还有什么原因会引起洪涝灾害?P107
自然原因 流域状况 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量大,水位高
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大 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高
植物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低
水系状况 支流 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
河道 河道弯曲 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
河谷 纵向坡度小
入海口 入海口狭窄
人为原因 破坏流域内植被 导致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 一定程度上抬高洪水水位
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
建筑物占据河道 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
占用分洪区 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
探究二:洪涝灾害度与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地势低平,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遇特大暴雨洪涝侵袭,则损失严重
洪涝灾害的直接危害
淹没农田、聚落等
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
洪涝灾害的间接危害
洪涝还会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此外,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面对如此严重的洪涝灾害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治?P107
项目 内容
监测和预报 加强监测和预警
工程措施 ①兴修水库,退耕还湖。
②修筑堤坝,疏通河道
③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水位
非工程措施 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②严格控制乱砍滥伐,减少水土流失;
③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
④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
⑤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
探究三
干旱灾害
02
二、干旱灾害
阅读教材并观察图片说出干旱灾害的概念,思考干旱和旱灾有何区别?
概念辨析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旱灾: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时。
二、干旱灾害
形成原因与分布
2
阅读世界干旱区域分布图,分析
哪个大洲旱灾最严重?
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旱灾频繁
非洲的旱灾最严重。
中国旱灾频次分布
阅读我国干旱区域分布图,分析
哪个地区旱灾最严重?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平原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又称黄淮海平原)
1.为什么干旱的西北地区旱灾发生的次数不多?
中国旱灾频次分布
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多为荒漠景观,工农业生产活动较少,受灾体少,造成的损失少,干旱并不意味着旱情严重。
探究四:
探究四:我国华北旱灾严重的原因?P108
自然原因:
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
总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地表径流少。
人为原因:
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工农业规模大,生产、生活用水多。
中国旱灾频次分布
干旱灾害的危害有哪些?
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影响畜牧业,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
干旱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探究六:面对如此严重的旱灾我们应该怎样防治?
1、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2、兴修水库 ,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3、节约用水 ,防止水污染。
4、海水淡化 、人工增雨 、植树造林 。
5、推广农业灌溉技术(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6、提高生产、生活用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