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详细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08 21:3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教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二)
一、选择题(共24分)
1.下列对月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月球上存在液态水
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C.人类已经成功登上了月球
2.人和其他动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生命周期都要经历( ) 阶段。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3.饲养家蚕时,我们看到吃桑叶的"蚕宝宝”是蚕的( )。
A.成虫期 B.幼虫期 C.蛹期
4.下列动物中不是通过产卵孵化产生新个体的是( )。
A.麻雀 B.青蛙 C.熊猫
5.在养蚕活动时,以下观察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小刀解剖蚕蛹进行观察
B.用尺子量一量蚕茧、蚕蛹的长度
C.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
6.如图,有甲、乙两个坡度不同的斜面,将相同的小钢珠分别放在两个斜面的上端,同时松手。哪个斜面上的小钢珠运动速度快?( )。
A.甲斜面 B.乙斜面 C.一样快
7.篮球投篮时,根据篮球的运动路线,我们知道篮球的运动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无法判断
8.下列物体的运动形式与小风车一样的是( )。
A.窗户 B.汽车轮子 C.指针
9.月相满月的时间大约在农历每月( )。
A.初八 B.十五或十六 C.三十
10.早上,小明家门前大树的影子指向学校的方向,由此可知,学校在小明家的(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11.同样用1分钟,甲跑了90米,乙跑了110米,丙跑了100米,( )跑得快。
A.甲 B.乙 C.丙
12.人类探索月球,观测月球方法进展的正确顺序是( )。
①用探月飞行器观察月球
②用望远镜观察月球
③用肉眼直接观察月球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①③②
二、填空题(共11分)
13.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 )。
14.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 )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 )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15.在蜜蜂、牛、青蛙、老鼠这几种动物中,属于胎生的是( )。
16.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 、( )、 ( )、( )四个阶段。
17.在“过山车“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既有( )运动又有( )运动。
18.要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 )、( ) 、距离三者缺一不可。
三、判断题(共12分)
19.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不是球体。( )
20.我们平时说的月光是指月球本身发出的光。( )
21.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 )
2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的正午时分会朝向东方。( )
23.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是不一样的。( )
24.当我们长到成年时,身体将继续再生长。( )
25.鸡蛋中储存着胚胎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是蛋白。( )
26.蚕生长到一定阶段是会蜕皮的。( )
27.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看物体是否在动。( )
28.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 )
29.我们制作的过山车,起点放在低的地方,玻璃球也可以滚下来( )
30.在距离一定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用的时间越长就越快。( )
四、连线题(共14分)
31.若一地面为参照物,下面的物体那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请连线。
飞翔的小鸟
教室内的黑板 运动的物体
飘动的白云
楼房
游动的鲨鱼 静止的物体
校园中的树木
32.将鸡蛋内部各部分结构与其作用用线连接起来。
气室 保护卵
卵黄 提供水分和营养
卵壳 提供空气
卵白 提供胚胎发育时所需要的营养
33.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中,把实验的材料、做法与模拟对象连接起来。
细沙 流星
石子 环形山
沙坑 流星撞击地球
扔石子的动作 月球表面。
五、简答题(共9分)
34.同学们可能都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那么月球上适合人类居住吗?阅读下面的资料,写出你的观点。
月球,人类肉眼可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玉盘。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引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受地球引力而来的小行星会直击月球,月球表面布满了小天体撞击的撞击坑,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周围没有大气,因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白天最高160℃,夜间最低-180℃。
你认为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写出你的理由(至少写三条)。
35.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每种繁殖方式至少写三种。
36.设计“过山车”要注意哪五点?
六、实验题(共13分)
测量影长
某科学小组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投出一道影子 下表是他们在4小时内测量记录的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 (从上午9∶30开始,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厘米) 90 60 45 35 30 25 30 35 45
37.在这段时间里,第( )次影子最短,第( )次影子最长。
A.9 B.6 C.1
38.上表中,影长最短的一次测量时间应该是( );影长为60厘米的测量时间是( )。
A.上午10时 B.中午1时 C.下午6时
39.从上表数据可以推测出,第11次测量的竹竿影长可能是( )。
A.25厘米 B.50厘米 C.65厘米
40.从上表中可以知道,从上午到中午,影长变化的规律是( )。
A.由长变短 B.由短变长 C.先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41.关于这个实验中接受影子的“屏”,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屏” B.地面是“屏” C.这个实验没有“屏”
42.为了探究温度对蚕生存的影响,小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一个大小相同的纸盒,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把甲盒放在10℃的环境中,把乙盒放在25℃的环境中,把丙盒放在30℃的环境中(除温度外其他环境因素相同在)。在甲、乙、丙三个盒子中各放入5条大小相似、健康状况相同的蚕。每个盒子中每天都同时投入等量的桑叶。一段时间后小华分别测量了几个纸盒中蚕的平均长度,如下表所示:
盒子名称 甲 乙 丙
平均长度 8cm 10cm 8cm
(1)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可以影响蚕的生长发育的,蚕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________℃。
(2)每个盒子中放5条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科学课上,某小组同学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43.请帮助该小组同学选择正确的数据,填在表格方框中。
小球颜色 运动距离(厘米) 小球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白色 50 6 7 8 ________
黄色 50 9 9 8 ________
44.做这个实验时,小组同学要合理分工,可以分为操作员、________、发令员、记录员。
45.仔细观察数据,该小组同学比较小球运动快慢的方法为( )。
A.相同距离比较时间 B.相同时间比较距离 C.无法判断
46.同一种小球要测量3次,主要原因是( )。
A.训练使用秒表 B.重复实验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C.让大家都有机会做
47.比较数据,可以发现( )。
A.白色小球运动快 B.黄色小球运动快 C.两个小球一样快
七、综合题(共14分)
宇宙中的“天体”。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能看到耀眼的太阳和明亮的月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联系呢?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48.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太阳上有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B.太阳和月球都能为地球带来光和热
C.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大小。是因为太阳离我们的距离比月球离我们的距离更远
49.用小球、细沙模拟制造月球上的环形山实验中,我们发现( )可能会形成环形山。
A.陨石撞击 B.火山喷发 C.外星人挖掘
50.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那天的月相是( )。
A. B. C.
5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为( )。
A.短—长—短 B.长—短—长 C.始终保持不变
52.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登陆,发现月球的背面有( )。
A.陨石坑 B.森林 C.大海
53.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可以通过哪些信息证明呢?(至少写出两条)
鸟巢是鸟类在繁殖期间所建造的用于藏卵和雏鸟的结构,可使产下的卵聚集一起促进孵化:也可以保温以及保护亲鸟及雏鸟、卵等不受天敌的伤害。燕子、麻雀、喜鹊常在人类住宅的屋檐下、庭院园林的枝头上筑巢。请回答以下问题。
54.像燕子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______,和它繁殖方式相同的动物还有______。
55.雌鸟产卵后会趴在卵上,雌鸟这样做是为了让鸟卵得到( )。
A.充足的空气 B.充足的营养 C.适宜的温度
56.鸟巢的主要作用是( )。
A.使鸟类生活更舒适 B.帮助鸟类繁殖后代 C.为人类提供观赏价值
57.金丝燕的唾液腺十分发达,它能用唾液建巢,唾液一遇风吹立即凝固,从而筑成半透明的小碗状巢窝。这种巢窝加工之后,就成为了一些人认为的“补品”——燕窝。为了更好地保护金丝燕,请判断下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 )(多选)
A.大量采集燕窝来食用
B.植树造林,保护鸟类栖息地
C.不捕捉野生鸟类
D.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鸟类的知识
E.随意投喂鸟类
设计制作“过山车”。
奇奇和妙妙一起搭建了“过山车”,如图所示。相同质量的小球和小方块在轨道上运动,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58.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不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软尺 B.棉线和直尺 C.直尺
59.评价“过山车”优劣的标准有( )。
①坡度有变化 ②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③“过山车”稳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60.奇奇把小球和小方块放置在“过山车”的入口位置,使小方块和小球从轨道A点移动到B点,小球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小方块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填“滑动”或“滚动”,上同)。
61.小球和小方块通过轨道AB这段距离,________用的时间少,理由是_______。
62.奇奇想让小球在轨道上运动得更快,你有什么好方法?请写出一种方法。____________。
63.奇奇和妙妙两次测得同一个小球的运动有快有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月球上存在液态水,错误;月球上没有水;
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正确;
C.人类已经成功登上了月球,正确。
2.B
【详解】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在成长与变化着,每种生物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阶段,任何生物都会经历一个生长、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称为生命周期。所以人和其他动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四个 阶段。
3.B
【详解】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所以饲养家蚕时,我们看到吃桑叶的"蚕宝宝”是蚕的幼虫期。
4.C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麻雀、青蛙都是靠产卵繁殖后代;熊猫是通过胎生繁殖后代。
5.A
【详解】A.用小刀解剖蚕蛹进行观察,错误;这样会伤害蚕,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不能伤害小动物;
B.用尺子量一量蚕茧、蚕蛹的长度,正确;
C.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正确。
6.B
【详解】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甲斜面坡度小,乙斜面坡度大,所以小钢珠在乙斜面运动速度快。
7.B
【详解】我们在投篮球的过程中,篮球的运动轨迹是曲线,故篮球的运动方式是曲线运动。
8.C
【详解】根据对物体运动形式的认识,小风车的运动形式转动;窗户是移动,汽车轮子是滚动,钟表的指针是转动,与小风车的运动形式一样。
9.B
【详解】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初一、初二的月相是新月,初三、初四的月相是蛾眉月,初八、初九的月相是上弦月,十二、十三的月相是凸月,十五、十六的月相是满月,十八、十九的月相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下弦月,二十七、二十八的月相是残月。
10.C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影子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早上,小明家门前大树的影子指向学校的方向,即西方,所以学校在小明家的西方。
11.B
【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同样用1分钟,甲跑了90米,乙跑了110米,丙跑了100米,乙经过的距离长,所以乙跑得快。
12.A
【详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经历了如下阶段,想象阶段,初识阶段,近距离认识阶段,零距离认识阶段,实地认识阶段。从远古开始的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炭等来作观月纪录;用望远镜来观察月球;无人探测器近距离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人类登月进行科学考察与实验;射电雷达观察月球。
13.月球
【详解】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叫卫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14. 水 水
【详解】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食物链会断,微生物、鱼会死亡、捕鱼的鸟会死亡、猎食鸟的动物会死亡、依次相关动物灭绝,最后人类灭绝。科学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15.牛、老鼠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蜜蜂、青蛙的繁殖方式属于卵生,牛、老鼠的繁殖方式属于胎生。
16. 成长 繁殖 死亡
【详解】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在成长与变化着,每种生物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阶段,任何生物都会经历一个生长、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称为生命周期。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17. 直线 曲线
【详解】物体的运动也叫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过山车“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18. 参照物 方向
【详解】要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参照物、方向、距离三者缺一不可。以参照物为观测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和距离确定被观测物体的相对位置,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19.×
【详解】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太阳体积大,月球体积小。
20.×
【详解】太阳是一颗位于银河系中心的恒星,太阳是恒星、会发光发热,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平时说的月光是指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21.√
【详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的星球。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陆地占29%,因此人们称地球是一个“水球”。
22.×
【详解】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上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在西;随着中午的到来太阳逐渐到了南方,影子朝向北方;到了下午太阳西下,影子朝向东。所以太阳一天的方向变化是东→南→西,所以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的规律是:西→北→东。所以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的正午时分会朝向北方。
23.√
【详解】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一代一代循环往复,使得动物种族得以延续。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是不一样的,比如哺乳动物的生命周期一般很长,而昆虫的生命周期一般很短。
24.×
【详解】人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人的生长发育一般包括婴儿期、幼年期、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六个时期。从出生到长大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变化的过程反映了人生长发育的规律。当我们长到成年时,身体就会完全发育,不再继续生长了。
25.×
【详解】鸡蛋由卵壳、卵白、卵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保护胚胎,做缓冲剂。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胚发育成新生命。所以鸡蛋中储存着胚胎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是蛋黄。
26.√
【详解】刚从卵里出来的蚁蚕是蚕的幼虫。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在茧内蜕皮两次,所以蚕一生共蜕皮6次。
27.×
【详解】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如船在水中航行,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以船上的人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28.√
【详解】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时,由于“过山车”轨道有直线和曲线两种,所以应该用细绳直接从起点开始沿着轨道一直铺到终点,这样测量所用细绳的长度就是小球和起点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软尺测量出距离即可。
29.×
【详解】过山车利用小球自身重力作为动力滚完全部路程。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我们制作的过山车,起点放在低的地方,玻璃球没有足够的动力滚动,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0.×
【详解】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31.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则就处于运动状态;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以地面为参照物,飞翔的小鸟、飘动的白云、游动的鲨鱼都是运动的物体,教室内的黑板、楼房和校园中的树木都是静止的物体。
32.
【详解】鸡蛋内部由以下部分构成:气室、卵黄、卵壳、卵白。气室为胚的发育提供空气、卵黄提供胚胎发育时所需要的营养、卵壳起到保护卵的作用、卵白提供水分和营养。
33.
【详解】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我们在做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时,用细沙模拟月球表面,用石子模拟流星,用手电筒的光模拟阳光,用扔石子模拟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用大小不同的沙坑模拟环形山。
34.不适合;月球上没有液体水;月球上没有空气,人类在月球上不能呼吸,不能说话交流;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
【详解】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对月球充满探索。月球是个球体,距地球约38.4万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月球比地球小的多,体积相当于地球的49分之一。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上没有水也没有空气,没有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在月球上不能呼吸,没有水喝,在真空状态下,声波不能传播,不能说话交流,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不适合人类居住。
35.卵生:鸡、鸭、鱼;胎生:狗、猫、猪
【详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都是卵生动物,比如鸡、鸭、鱼等。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哺乳动物是胎生动物,比如狗、猫、猪。
36.(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6)在制作过程中,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
【详解】设计“过山车”时,要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可以设计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注意结构的稳定性。“过山车”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6)在制作过程中,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
37. B C 38. B A 39.C 40.A 41.B
【解析】37.根据表格的数据,第6次影子最短,影长是25厘米。第1次影子最长,影长是90厘米。
38.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根据表格的数据发现,影长最短的一次测量时间应该是中午1时。影长为60厘米的测量时间是上午,因为影子比较长。
39.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从上表数据可以推测出,第11次测量的时候会是下午,影子会逐渐变长,竹竿影长可能是65厘米,所以C符合题意。
40.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一天中的影子的长短的变化是长、短、长。从上表中可以知道,从上午到中午,影长变化的规律是由长变短,所以A符合题意。
41.影子的形成与光和不透明的物体有关。影子的形成的条件是光、遮挡物、屏。这个实验中影子的“屏”是地面,所以B符合题意。
42. 温度 25 增加样本数量,防止蚕的意外生病或死亡而干扰实验结果。
【详解】(1)探究温度对蚕生存的影响,改变的条件是温度的高低,其他的条件均相同。这个实验说明:温度可以影响蚕的生长发育的。一般在春夏之交养蚕。蚕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5℃。(2)在实验中多放几条蚕可以防止体弱的蚕干扰实验结果,减少实验的偶然因素,增加实验的可靠性。
43. 7 9 44.计时员 45.A 46.B 47.A
【分析】小组实验要合理分工,安排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数据相差较大时再次进行实验获得数据;数据相差不大时取3次数据的平均数。我们可以用“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或“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来测算物体运动的速度。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反之,物体的运动速度慢。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物体的运动速度快;反之运动速度慢。
43.在实验中,为了准确测得物体运动所需要的时间,我们应该测量3次取平均数。白色小球运动50厘米平均用时是(6+7+8)÷3=7秒,黄色小球运动50厘米平均用时是(9+9+8)÷3=8.7秒。
44.在实验前,我们进行了小组分工,将小组中的成员分为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各负其责,提高实验效率。
45.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仔细观察数据,该小组同学比较小球运动快慢的方法为相同距离比较时间的多少。
46.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同理同一种小球要测量3次,主要原因是重复实验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7.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比较数据,可以发现相同距离内,白色小球用的时间少,运动得快。
48.B 49.A 50.B 51.B 52.A 53.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月食时,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的。
【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48.太阳是一颗位于银河系中心的恒星,太阳是恒星、会发光发热,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平时说的月光是指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太阳、地球和月球都是球形,都会有规律的运动,.太阳上有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大小,是因为太阳离我们的距离比月球离我们的距离更远。
49.用小球、细沙模拟制造月球上的环形山实验中,我们发现陨石撞击可能会形成环形山。
50.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那天的月相是满月,A符合题意。
51.一天中,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上午物体的影子由长变短,到中午最短,下午由短到长。
52.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登陆,发现月球的背面有陨石坑。
53.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航行,1522年9月6日,麦哲伦环球航行结束,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大船出海归来时的,在陆地上的人总是先远远看到船帆,然后慢慢的看到整个船,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4. 卵生 蚂蚁 55.C 56.B 57.BCD
【解析】54.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像蚕、鸡、蚂蚁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都是卵生动物。
55.孵化孵卵是鸟类繁衍生存的关键,其卵内胚胎需要在接近体温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和发育。鸟体与卵体接触的部分,羽毛会脱落形成孵卵斑,这里的微血管发达,皮肤温度高,能促使卵的孵化。故选C。
56.鸟巢使鸟卵不致滚落并能均匀受到亲鸟体温的孵化,还利于亲鸟喂养雏鸟。鸟巢还能减缓热量散失,防止其他动物攻击等。故选B。
57.金丝燕属国家保护动物,不能捕捉,近年当地人民政府已采取措施,对金丝燕加以保护,禁止采摘其燕窝。我们应该植树造林,保护鸟类栖息地,不捕捉野生鸟类,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鸟类的知识,不随意投喂鸟类。
58.C 59.C 60. 滚动 滑动 61. A 小球运动相同距离小球运动得更快,所用时间少 62.加大轨道斜坡的坡度 63.秒表按下的时间有快慢
【分析】“过山车”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在制作过程中,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
58.过山车的轨道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要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用软尺测量,或者用直尺配合细绳测量,用直尺测量不合适。
59.“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有: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60.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一样;斜面坡度不同,物体运动方式也不相同。奇奇把小球和小方块放置在“过山车”的入口位置,使小方块和小球从轨道A点移动到B点,小球的运动方式是滚动,小方块的运动方式是滑动。
61.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快慢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或者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少,它的速度就越快。坡度不大,滑动摩擦的两个摩擦面是固定的面,速度慢;而滚动摩擦中有一个变化的摩擦面,接触点在不断改变,速度快。
62.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要有轨道和轨道。设计过山车时坡度要有变化。如果要让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更快,我们可以改进过山车轨道,增加起点的高度或降低终点高度,即增加轨道的坡度。
63.轨道的光滑程度不一样,小车运动速度也不一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