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秦朝的统一1、“六王毕”
2、“四海一”
3、秦统一的意义
4、秦统一的原因
一、秦朝的统一秦灭六国形势图齐秦楚燕赵魏韩1、“六王毕”时间:前230年——前221年方式:远交近攻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领导者:嬴政西南夷岭南匈奴2、“四海一”秦统一的影响:(1)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发展,符合人民共同愿望。(2)扩大了疆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3)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前提。3、秦王嬴政个人作用4、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2、灵活运用“远交近攻”的对外战略;5、诸侯争霸战争促进民族间的交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东到大海北至长城南到南海西到陇西六合之内,皇帝之上。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 秦始皇本纪》学历史,勤思考问题:面对着这样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帝国,秦始皇又是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的呢? 二、巩固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二、巩固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制度
(二)中央官僚机构:三公九卿制
(三)地方行政制度:“海内为郡县”
(四)朝议制度
(五)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挟书律(一)皇帝制度的建立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1、“皇帝”称号的由来 “皇帝”这个称号来自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秦始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于是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就成了“皇帝”这个称号。
秦始皇规定了皇帝专用的称谓: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自称为“朕”。“陛下”是臣下对皇帝的尊称。2、皇帝制度的特点及实质材料一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皇帝制度的特点及实质(1)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实质: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3)核心:皇权至上。皇帝九卿(二)中央官僚机构的建立三公
特点:1、皇权为中心;
2、“家天下” 第一,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无法独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第二,充分体现“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郎中令等官职是为皇室专设,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还设置宦官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三)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1、出现:春秋战国
2、确立:秦朝
3、内容:
4、特点:
5、意义:
6、发展:西汉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朝 议1、出现:春秋战国2、确立:秦朝3、内容:4、特点(1)中央垂直管理地方(2)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5、意义(1)是中央集权制的重要环节。(2)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6、发展:西汉消除地方割据,巩固大一统。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不同点:相同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血缘地域 相对独立,世袭直属中央,皇帝任免,不得世袭诸侯有统治权官吏只有管理权导致割据利于统一贵族政治官僚政治 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四)朝议制度的建立1、朝议——中央机构讨论国家军政大事的方式
2、你如何认识朝议制度的作用?
朝议制度是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君主专制制度下,最终的决策者仍然是皇帝。
(五)思想控制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烧之,有敢偶语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于是使御史悉案问世諸生,諸生傅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引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如何评价“挟书律”?
统一思想,维护中央集权和皇帝制度的权威
思想文化专制
a.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b.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c.是暴政的表现,是秦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
(1)目的:(2)实质:(3)评价:挟书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含义)
专制主义: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评价)积极:
(1)政治: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经济: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民族:有利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
(4)皇帝在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评价)消极:
(1)极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
(2)束缚社会生产的进步,阻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文化专制禁锢思想,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秦始皇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对秦朝及后世有什么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秦的影响积极:对巩固国家统一、发展社会经济,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皇帝的专制权威,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促使秦朝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