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5 17:3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请做好上课准备第十课
梨园春秋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内容概述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傩”。 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思考】傩怎样演变成戏曲? 穿戴绚丽服饰、载歌载舞是傩和戏曲的共同点。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演员逐渐代替巫师,表演目的由娱神转向娱人,并发展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表演艺术,这样巫术仪式就转化成戏曲表演。所以,傩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源头之一。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1.产生背景《清明上河图》中的说话场面 指出这种戏曲流行的区域,并说一说为什么在这一地区戏曲获得了很大发展?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所以叫南戏。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2.流行区域【原因】宋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人口流徙到南方,大量南徙的北方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南戏就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了。 宋人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杰的恶霸和尚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府,官府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在这种情况下民间艺人将之写成戏文上演,广为宣传,造成社会舆论压力,最后恶霸和尚被治罪。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思考南戏主要流行于社会中的哪个阶层?有什么社会功能?3.特色 南戏主要在民间流行,一般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元戏曲演出壁画二、成熟——元杂剧、明清昆曲 1、元杂剧: 原因: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文人地位低下,借戏剧创作宣泄不满。 特点: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结
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的配
合,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代表: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窦娥冤》:窦娥7岁被父买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10年后死了丈夫。地痞张驴儿和他父亲借口救了蔡婆婆,强行住进蔡家。张驴儿见窦娥貌美,要强迫她为妻,窦娥不肯,后张驴儿想毒死蔡婆婆不成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他转而诬告窦娥,官府见钱眼开,窦娥受了重刑,为婆婆免于受刑,屈招了药死人的罪名。在赴法场的路上,她对天地大加斥责。窦娥的冤屈感动了天地,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月大雪纷飞,三年不雨,草木干枯,最后她的父亲为她昭雪报仇。昆曲的特点:
载歌载舞,无声不歌,无乐不舞;
声腔婉转,极其细腻,格律、宫腔极其考究;
故事至情至性.
成为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的表演艺术惊叹”百戏之祖”—曾经的“国剧”昆曲二、成熟——元杂剧、明清昆曲 2、明清昆曲: 特点: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
代表:汤显祖的《牡丹亭》
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京剧是在众多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的。因为它是在北京形成并最初在北京流行,所以被称为“京剧”。1.产生背景 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戏曲的繁荣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①京剧的发端遇到了什么契机?
②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③在北京地区地方戏曲繁荣发展的情况下,假设你是徽班的班主,你要怎样才能使你的徽班在北京站住脚跟,吸引观众,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2.产生过程徽班进京(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为我所用。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清乾隆年间弋阳腔系统的四大徽班入京后,对秦腔、昆曲等诸腔调兼收并蓄,并大量融进了北京语汇,使京城观众耳目一新。嘉庆、道光年间又和进京的汉调艺人合作,使西皮、二簧两种声腔合流,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到1840年左右,京剧的唱腔、念白、剧本和表演已经成熟,尤其是出现了以演“京戏”为主的一批演员,他们不再以徽戏、汉戏为名,而以演“京戏”自居。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经被北京市民承认,成为人民最喜爱的舞台艺术,并很快风靡全国。京剧成为我国戏曲中最具有全国性、典型性的剧种之一,它的剧目最丰富、表演最精细、流行最广泛、观众最普遍,影响也最大,被公认为“国剧”。2.产生过程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同光十三绝》:描绘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
的13位昆曲、京剧名家自左至右:郝兰田(《行路训子》康氏);张胜奎(《一捧雪》莫成);梅巧玲(《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探亲家》乡下妈妈);余紫云(《彩楼配》王宝钏);程长庚(《群英会》鲁肃);徐小香(《群英会》周瑜);时小福(《桑园会》罗敷);杨鸣玉(《思志诚》闵天亮);卢胜奎(《战北原》诸葛亮);朱莲芬(《玉簪记》陈妙常);谭鑫培(《恶虎村》黄天霸);杨月楼(《四郎探母》杨延辉)。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3.艺术特征——综合性唱念做打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3.艺术特征——写意性舞台布置的写意──一桌二椅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3.艺术特征——写意性人物化妆的写意──戏曲脸谱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3.艺术特征——写意性人物服饰的写意──长袖善舞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3.艺术特征——写意性舞台行动的写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3.艺术特征京剧名段欣赏《铡美案》选段说唱脸谱
……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喳喳哇…… 说实话京剧脸谱本来确实挺好看 可唱的说的全是方言怎么听也不懂 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 乐队伴奏一听光是锣鼓家伙 咙个哩个三大件 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赶上潮流 吸引当代小青年 …… 老爷爷你别生气 允许我分辩 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 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 要革新要发展 哇呀呀…… 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 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
……课后设计:
思考京剧如何革新发展才能跟上时代潮流?请你在广泛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京剧革新的措施和办法。本课结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