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教法、学法
说课流程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本文记述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景。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含义丰富的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空间。
二、说学情
对于生长于我们平原地区的孩子,草原是遥远、陌生的。学生到过内蒙古大草原的不多甚至没有,因此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草原风光美、人情美,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草原的美,在自主创设的情境表演中体会草原人民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
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语
1.引导学生揣摩优美语句;
2.体会课文的表达上的特点,初步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1.感受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2.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以上对文本解读后,我为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1、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2、引起学生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根据新课程标准,单元训练重点和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情境教学法和诵读激情法贯穿教学始终。
学法:采用自主探究和品读感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草原的风光美,并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
创设情境—孕育美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美轮美奂的视听感受,“入其境、爱其美”,心神一下子进入到那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上,不仅唤起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更使学生产生了对美丽草原的向往,这时我板书课题:(1、草原)。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通过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出示图片,使学生进入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这样就能很自然的讲解下一环节的教学。
这样用音乐、图像渲染的情境,能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入其境,爱其美”,在感到喜悦、快乐的同时,让学生谈谈自己欣赏后的感受。此时,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也就油然而生。于是顺势揭开课题,进入第二环节。
(二)整体感知—发现美
这一环节是学生默读课文,同时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思考: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写草原美的?学生通过读书、思考、汇报,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两部分。为后面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此时我板书:风光美 人情美(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一)走进“景色美”。
我会这样问:“草原景色美丽。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才把草原的景色写得如此美丽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新课标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静静地默读”“边读边标”,给学生充分时间独立钻研文本,感悟意境,促使学生走进文本。
课件出示: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也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时,我先让学生针对这些句子自由畅谈,然后想象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画面。在学生直观感受和想象画面的基础上,我再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我预设到学生可能对“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渲染、勾勒”这些词语的理解有难度。对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两个词语,我采用多媒体演示和让学生想象的方法,去感受草原的美景。而“渲染、勾勒”两个词语,我则用国画的简单演示法,让学生有个直观的认识。
翠色欲流
一碧千里
渲染
勾勒
(二)走进“人情美”
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下面我们利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把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画出来,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体会。
学生通过自学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衣裳,群马疾驰,衣袖飞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俗话说:“画龙贵在点睛。”,在这个环节上,我将引导学生紧紧的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一点题之句,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揣摩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情感得到升华,把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
第四版块:拓展视野 延续美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民族团结互助的事情又何止这些呢?你还知道哪些?
设计意图: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了学练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微型的教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板书将如此设计:
空气清新
天空明朗
颜色美丽
线条柔美
景 美
迎 接
相 见
款 待
联 欢
人美(情 深)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