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短文两篇
要点引导
(一)整体感知
《蝉》开头表明作者讨厌蝉,铺垫下文写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历程,在对比中突出了对蝉的感悟:只要爱惜并尊重自我,生命无论长短都有意义。《贝壳》从贝壳的来历入笔,仔细描摹贝壳的外部色泽花纹,物体虽小却精致非常,堪称艺术品,以上是实写。接着联想到曾寄居这一完美居所里的生命,短暂而脆弱,感叹贝壳生存的一丝不苟,进而联想到人的生命更长,更应尽自己所能把事情做好。
(二)学法点拨
要学会从蝉、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联系生活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际展开联想,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探究。另外,还要掌握欲扬(对生命的肯定)先抑(对蝉声的否定)、互相烘衬(贝壳制作的精细和贝壳里生命的卑微)的手法,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自学评估
语言积累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收敛( ) 宽恕( ) 一丝不苟( )
líng( )落 断xù( ) bēi( ) 微
2.结合语境解释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淘神:
会打算盘:
3.仿照下面的句式,以“人生”开头,仿写一句话,与前句语意连贯。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 , 。
课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按要求作答。
蝉
小思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有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 ( http: / / www.21cnjy.com )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么?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烦人的聒聒。
1980年6月23日
1.文章开头用哪两个词语表明作者对蝉的什么态度?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对文中有关蝉的知识概括较准确的一项是( )
A.蝉的生命短暂,只能活一个夏天。
B.蝉的躯体小,但发声器很发达,它的叫声使人心烦。
C.蝉从幼虫成长到在秋天鸣叫之前,在泥土中孕育了十七年。
D.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时就开始了。
3.文中画线句中的“那”具体指 。
4.文章的结尾处说,“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蝉烦人的聒聒”,你对此如何理解?
5.欣赏下面“相关链接”中的同题古诗,和上文作番比较,它们分别给你怎样的启示?
[相关链接]
蝉
虞世南
垂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②秋风。
【注解】①垂(ruí),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所以说“垂”。②藉:凭借。
拓展延伸探究
阅读下文,按要求作答。
蝶之生
杜虹
①清晨4时许,天空已有微光。我带着一身俱全的野外装备去等一只蝴蝶的羽化。
②大雨一阵阵,不知那个预示今朝羽化的蛹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不会在赖床?虽然与蝴蝶近距离相处已近两年,但对每个蛹的羽化时辰,还是难以完全掌握。都说蝴蝶一般在破晓羽化,有一回,我在天刚亮即到达野地现场,却见初生的彩蝶已出蛹挂在枝条上;有时候以为它清晨应该出来,偏偏它撑过了下午。为目睹蝴蝶破蛹而出的片羽吉光,这回我在夜色未尽便来到野林之中。
③灌丛林内八分黑,灯光下蛹壳已呈透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状,几乎可以透视壳内黑的蝶翅与鲜黄的蝶腹,而蛹壳外,正滴挂着闪亮的雨珠。水汽如此浓重,它会在破晓羽化吗?
④等待,是最惯常的事。放眼四望,万物有形无色,静听夜歌最后一章,雨声偶尔来串场,所幸这会儿雨不大也不连续。
⑤雨停了,天也亮了,阳光被挡在云朵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面,四面无风。从蛹的色泽变化,我知道它今早一定会有一场非生即死的巨变,但这是一场没有约定时间的等待。曾经,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甲)破蛹而出的寄生蜂,那死亡的蛹,已成蝶形;也曾经,彩蝶羽化的过程出了意外,(乙)蝶体粘黏蛹壳,飞向蓝天成了不可及的梦;更多的时候,它们在蛹的阶段即因各种因素而死亡。
⑥曾有朋友问我最喜爱哪些动物,又为什么喜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回答的其中之一便是蝴蝶,原因是幼虫化蛹后重生成蝶的神奇蜕变,这也正是我对自我人生的期许。那时候,我还没有研究蝴蝶,也不曾看着一只蝴蝶在野地长大,而眼前这个即将重生的蛹,却是在我时时探看的情况下长大的。从它还是颗蝶卵,我便记录着它,当然也记录着它众多的兄弟姐妹,这些虫儿们饱受气候的考验,在这过程中,大部分的幼虫先后死亡,能顺利化蛹的屈指可数,着实不易。而最令我期待的,莫过于它接下来即将展示的生命变化。
⑦6点9分,蛹的顶部出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隙裂缝!接着裂缝慢慢被顶开,蝴蝶的前足向外探索;然后再将蛹盖撑开些,脚用点儿力,头部出壳;停顿会儿,脚再用点力,胸部出壳;最后六足齐动,翅翼与腹部被快速拉出这世界。一个腹部肥大,翅膀皱巴巴的小团状蝶体呈现眼前,我屏气凝神盯着这看起来有点陌生的生命,它节奏均一地微动着皱翅,动着动着,血液淋巴注入翅脉,顷刻间皱翅撑平,一只我所熟悉的黄裳风蝶在微雨中新生。整个过程只有1分多钟。
⑧我一边进行调查,一边等待新生的彩蝶起飞,看着草上啃着茎叶的幼虫,再探看准备起飞翔舞的成蝶,我还是惊叹不已: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蜕变的!
⑨10时左右,那只蝴蝶晾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了翅翼,在我附近试舞一段后飞出林外,展开我无缘再时时探看的空中旅程。对它,我自然是充满祝福,但在不远的海上,强烈的台风已经向着这座岛屿而来;在经历过生命中的重重考验之后,它挥动美丽的双翼,又将迎接一场风雨……
1.第①段中画线处中的“等”字换成“看”,表达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2.文章开头几处的环境描写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第⑤段中“非死即生”写出了 ;“巨变”写出了 ;整句话的意思是 。
4.第⑤段中为什么要介绍蝴蝶羽化“关键时刻”的甲乙两种情形?
5.从全文内容看,只有第⑦段写的是“蝶之生”,那么你认为本文写作重点是什么?请说说理由。
6.第⑦段中“整个过程只有1分多钟”这句话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请说明原因。
7.任选自然界中的一种事物,仿照下面语句的格式,再写一个句子。
一个蝶卵,可能在蛹的阶段即因各种因素而死亡,也可能破蛹而出重生成蝶。
资料链接
夏之绝句
简祯
我喜欢在黄昏一面听蝉一面散步。走进蝉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世界里,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唱会一般,如果懂得去听的话。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滩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潭清泉?在机器声交织的音图里,也有所谓的“天籁”。我们只是太忙罢了,忙得与美的事物擦身而过都不知不觉。也太专注于自己,生活的镜头只摄取自我喜怒哀乐的大特写,其他种种,都是一派模糊的背景。如果能退后一步看看四周,也许我们会发觉整个图案都变了。变的不是图案本身,而是我们的视野。所以偶尔放慢脚步,让眼眸以最大的可能性把天地随意浏览一番,我们将恍然大悟:世界还是时时在装扮着自己的。而有什么比一面散步一面听蝉更让人心旷神怡?听听亲朋好友的倾诉,这是我们常有的经验。聆听万物的倾诉,对我们而言,亦非难事,不是吗?
聆听,也是艺术。大自然的宽阔是最佳音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备,想象那一队一队的雄蝉敛翅据在不同的树梢端,像交响乐团的团员各自站在大舞台上一般。只要有蝉起个音,接着声音就纷纷出了笼。它们各以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丹田。它们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示不同的心情。它们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们不需要指挥也无需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者。歌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惊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顷刻间,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蝉声亦有甜美温柔如夜的时候,那该是情歌吧?
总是一句三叠,像那倾吐不尽的缠绵,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蝉声的急促,在最高涨的音符处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锦绣文章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铿锵字句,掷地如金石之声,而后寂寂寥寥,成了断简残篇,徒留给人一丝怅惘、一些感伤。蝉声,何尝不是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