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08 23:2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 -40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计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哪个变化,与其他三个变化有本质的不同
A.粮食酿酒 B.牛奶变酸 C.蜡烛燃烧 D.滴水成冰
2.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3.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②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③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4.水稻易受砷污染,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结合图示分析,下列有关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C.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 D.中子数为33
5.相同质量的 CO 和 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应为
A.2:1 B.1:2 C.14:11 D.11:14
6.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化学式为 C15H10O2)有很高的医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酮素是一种氧化物
B.黄酮素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15:10:2
C.黄酮素分子由 15 个碳原子、10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
D.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22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m 8 7
反应后质量/g 2 3 30 25
A.W不可能是单质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化合反应
C.m的数值为32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O2H2↑+O2↑ B.2P+5O2P2O5
C.3Fe+2O2Fe3O4 D.S+O2 SO2↑
9.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10.石墨烯是我国前沿新材料的重点发展领域。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C.木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11.装有汽油的运输车应该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12.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人类生活燃烧煤、石油过程中,排放大量的甲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生物呼吸和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乙气体造成的。根据你了解的化学知识甲、乙气体分别是
A.CO SO2 B.SO2 NO2 C.NO SO2 D.SO2 CO2
13.燃料的利用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下列燃料中,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14.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换气扇
B.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15.当地时间2022年4月2日,俄罗斯米努辛斯克市附近发生森林火灾,当地消防员迅速展开灭火。消防员开辟“隔离带”的目的在于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隔绝氧气
D.隔离可燃物
16.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着火点为170℃)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风将热量吹散后降低了纸质灯罩的着火点
C.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D.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17.完全燃烧2.8 g某有机物,生成8.8 g CO2和3.6 g H2O,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该有机物由碳、氢元素组成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该有机物中碳与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2
18.下列有关能源与环境、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节能减排”提倡多用电,少用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
B.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是造成温室气体CO2、SO2、CH4、氟利昂等排放的主要原因
C.燃烧不一定需要O2,水不一定能灭火
D.从着火燃烧的房子逃离时,应成站立姿势迅速跑出
19.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20.下列是常用的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其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8分。
21.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将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十N”政策体系,并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
(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______(选填“碳单质”、“碳元素”或“二氧化碳”)。
(2)海洋可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_(填字母)。
A.加大火力发电,保证电力供应
B.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
C.提倡开荒种田,应对粮食危机
22.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 。
(3)热水的作用是 。
2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
(2)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3)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4.已知A-F六种不同常见物质,其中A、B、E常温下为气体;C为生活中最常见液体,D、F为黑色固体,F中含有地壳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转化关系如图: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E_______;F_______。
(2)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A转化为B、C反应的现象: 。
三、科学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16分。
25.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1)A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在向试管内装人药品之前,应该先 ;
(3)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上图中的 (填字母)装置来进行实验。
2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甲烷燃烧产物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1)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会生成CO2,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
(2)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会变为蓝色
(3)
【提出猜想】甲烷燃烧的产物是①CO2、H2O;②CO、H2O;③CO2、CO、H2O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兴趣小组同学将甲烷在一定量纯净氧气中的燃烧产物通入下列装置中。
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固体变红,证明猜想______成立。
【反思与交流】(1)若去掉D装置,也会得到同样的结论,因为 。
(2)(2分)此反应可简单表示为____________
(3)由以上实验探究可知,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浴室外非密闭空间中的原因是

四、计算题:6分。
27.为测定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取10g洗净、晾干并研磨成粉末的鸡蛋壳于烧杯中,再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数据如下表(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它成分不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也不含有钙元素):
【查阅资料】浓盐酸易挥发。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包住鸡蛋壳阻止反应的进行。
加入稀盐酸质量/g 20 40 60 80 100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29.12 48.24 X 86.48 106.04
(1)表中X=_____________。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CDD 6-10.DDCDB 11-15.BDDCD 16-20.DACDB
二、填空题
21.(1)二氧化碳 (2)H2O+CO2=H2CO3 (3)B
22.(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
23.(1) (2) (3) (4)
24. (1) H2 Fe3O4 (2) (3)无色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热
三、科学探究题
25.(1)酒精灯 (2)2KMnO4 K2MnO4+MnO2+02↑,检查装置气密性
(3)BC
26. ③
装置C中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也能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1 2 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造成危险
四、计算题
27.(1)67.36
(2)解:据表格可知,蛋壳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质量=100g+10g-106.04g=3.96g。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