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鸦片战争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19世纪的最初10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结算大约盈余2 600万元,到1828—1836年,中国却流出了3 800万元。此时期中国的国际收支发生逆转的直接原因是( )
A.小农经济的破坏 B.鸦片的大量走私
C.中国手工业落后 D.“闭关锁国”政策
2. “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
A.清朝官员贪污腐败严重
B.中国处于贸易出超地位
C.鸦片泛滥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
D.中国的自然经济正在逐步解体
3.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关于这一历史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生于1839年 ②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③由林则徐主持
④成为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 下面军事路线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戚继光抗倭
C.雅克萨之战 D.鸦片战争
5. 下表反映了清朝爱国将领在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情况,从表中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道光帝抗战态度摇摆不定
C.清政府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
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6.在鸦片战争中,英军进犯吴淞,身为江南提督的他,率众抵抗,力竭牺牲。“他”是( )
A.林则徐 B.戚继光
C.关天培 D.陈化成
7.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含“割香港岛给英国”内容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虎门条约》
D.《望厦条约》
8.《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
A.领土主权
B.司法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内河航运权
9.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败下阵来
B.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所遭受的屈辱
D.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历史的发展自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1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1.下面是1820—1839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判断该物品指的是( )
进口总数变化统计图
A.谷物 B.棉纱 C.鸦片 D.茶叶
12.1839年,一位美国传教士在参观销烟过程后写道:“我们已反复检查了销毁烟土过程的每一个部分,其细心和忠实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我感到非常满意。”此场景发生( )
A.虎门 B.厦门 C.上海 D.南京
13.在谈到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的墓都要矮小时,一位历史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14.1836年《中国丛报》登载:“(中国)是一个不大理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一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15.对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的探究,几位同学作了如下阐述,正确的是( )
A.英国综合国力强大,装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B.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C.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D.清朝武器落后,军备废弛
16. 关于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几位同学做了如下阐述,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甲: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乙:清政府避战求和。
丙: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丁:清朝武器落后、军备废弛。
A.甲 B.乙 C.丙 D.丁
17. 《南京条约》签订180周年下面是某一事件的场景图,这一事件后可能出现的历史场景是 ( )
A.清朝官员普遍为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庆幸
B.所签订的条约影响很坏,道光帝一直不予批准
C.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中国全境通商举杯祝贺
D.清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
18. 有学者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只是因为垂涎中国的金银,并非觊觎(渴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领土。最能反驳上述观点的条约内容是 (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 100万银元
C.开放上海等地为通商口岸
D.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19.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
A.反映了清政府尊重民意
B.抵制了列强的侵略活动
C.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维护了中外的友好关系
20.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开埠通商
二、非选择题
21、材料一 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法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逐步确立起来。他们依靠海盗式掠夺、直接搜刮、贩卖奴隶、走私鸦片以及发动殖民战争、争夺海上霸权等暴力手段,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掠夺财富。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之后,迅速发展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社会生产力飞速提升,使英国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英国资产阶级一面对内加强阶级压迫和剥削,一面对外加紧发动侵略战争,开辟新的市场。当欧洲在17世纪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8世纪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还处在封建社会阶段,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武器落后,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贸易不断扩大,其主要进口品为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中国主要的出口品仍为茶叶等农副产品……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19世纪70年代以后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扩大。20世纪初,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其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在怎样的国际环境中步入近代社会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摘编自阿英《鸦片战争文学集》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结果中国惨败,英国胜利。
(1)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有何举动
(3)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 为什么
(4)鸦片战争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迨流毒于天下……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1)材料一中林则徐为什么这样说 为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行动
材料二 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又北上攻占浙江定海。接着,英国陈兵天津白河口,向清政府提出赔款、割地、通商等无理要求。道光帝惊慌失措,连忙派大臣与英国谈判,后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此后两年中,英国侵略军不断扩大侵略,炮轰广州,先后攻陷厦门、宁波、镇江等地。
(2)材料二中所述的是什么事件 这一事件的结果是什么
材料三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需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3)材料三中的“大皇帝”是指哪位皇帝 “给予”的实质是什么
(4)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是怎样的关系
答案
1-5BCDDA 6-10DACBA 11-15CABAC 16-20CDACB
21、(1)①西欧处在资本主义时代,中国还在封建时代;②欧洲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飞速提升,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③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任答两点即可)
(2)特点:①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被动性增强;③贸易不断扩大;④进口产品以工业品为主;⑤中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副产品,科技含量低。(任答两点即可)成因:①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②中国市场的逐渐开放;③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任答两点即可)
22、(1)在当时(19世纪上半期)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后来,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便向中国走私鸦片。(概括为“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亦可)
(2)鸦片输入危害巨大。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3)中国武器落后,英国“船坚炮利”。不是。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或以清政府为代表的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先进的资本主义)。
(4)如联系中西巨大差距、先进与落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等,言之有理即可。
23、(1)因为鸦片泛滥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后果,也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清政府派林则徐担任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2)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3)道光帝。清政府被迫割让。
(4)依次递进关系,材料一是材料二的导火线,材料二是材料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