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四单元 期末复习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关知识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重大作用
3.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复习目标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新中国建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单元概述
时空坐标
思维导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确立过程
实践
地位
意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考点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前提
实行地区
核 心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2)1954年《纲要》的主要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五个自治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年自治州,120年自治县(旗)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特别注意: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其自治权是在执行宪法、法律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下的自治权。
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1)历史传统: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2)长期以来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形成相互储存、不可分离的民族关系;
3)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根本利益一致。
民族大团结的内涵:
一个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大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一个战略(西部大开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青藏铁路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背景
措施
意义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1.因地制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_____和_______改造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______
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____与发展
4. 世纪末实行________战略和_______
兴边富民行动
民主改革
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
保护
西部大开发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项目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经济特区
不同点 目的
制度
权限
范围
相同点
稳定社会,解决民族问题
祖国和平统一
发展经济,促进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可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自治区
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
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政策
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港、澳、台(台湾尚未回归)
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①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非主权实体);
②都是中央和地方关系;
③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比较辨析
“一国两制” 提出者 邓小平
提出 邓小平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
依据 从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
目的 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考点2 :“一国两制” 香港、澳门回归
“一国两制” 含义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意义 “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成功实践 香港、澳门回归
香港 、 澳门 回归 原因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2)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3)人民的支持
香港 回归 (1)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底,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2)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问题来源: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香港 、 澳门 回归 澳门 回归 (1)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问题来源: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意义 (1)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2)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材料二:漫步在香港街头,从那喜迎回归的一幅幅标语,一串串彩灯,一张张笑脸上,你能强烈地感受到游子归乡的急切心情……巡游总指挥杨毓明先生说:“今天参加巡游的9条巨龙和100只醒狮,取意‘九九归一’,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祖国的意志和决心”。 ——余玮《荣归——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
回顾近现代史,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材料一: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 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
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指导
4)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3)
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认识
1)近代时期,香港澳门与祖国的分离说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现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新中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2)港澳回归后持续发展,说明“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也得益于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香港、澳门人民的努力。
对台政 策 、措施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4)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5)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四点强硬的“反独”主张;
(6)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7)2009年5月,胡锦涛提出新“六点意见”
台湾问题由来
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属中国内政,不容其他国家干涉。
港澳问题是基于外国侵略产生的,属外交问题,需通过外交谈判解决
(1)1949年解放战争,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2)1950年,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1)新中国成立以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3)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考点3 :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往
海峡两岸关系改善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政府倡议通邮、通航、通商,海峡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3)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1993年,“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5)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此次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7)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实现“三通”,两岸关系取得重大发展
(8)2015年11月,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两岸交往的史实
意 义
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1)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2)增进了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增强了民族情感和民族凝聚力,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奠定基础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无法改变
(2)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
两岸交往的意义
重点拓展
在海峡两岸关系逐渐缓和的今天,还有哪些势力在阻碍我们的统一大业?
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2016年至今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从未承认“九二共识”。
(1)台独势力;
(2)外国势力的干涉
实现台湾统一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中学生应如何做
(1)根本保证: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政策、法律保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反分裂国家法》的实施
(3)历史渊源: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血缘和文化基础,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4)经验积累: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并保持高度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5)现实情况: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统一是大势所趋,也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台独”势力的阻挠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警惕“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
合作探究:结合现如今海峡两岸政治局势,说说如何实现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国-吴国
元朝
1662年
1684年
1885年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州
澎湖巡检司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设台湾省
荷兰侵占台湾
明末
1895年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收复台湾
1945年
1949年
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
第一次分离
第三次分离
回归
第二次分离
回归
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巩固东南海防,维护国家统一
知识链接:历史上的台湾
单元小结
1.1950年,周恩来在欢迎各民族代表大会上强调指出:“对于各民族的内部改革,则按照各民族大多数人民的觉悟和志愿,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造
C.实行赎买政策
D.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D
当堂训练
2.“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材料中“神奇的天路”的修通起到的作用不包括( )
A.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B.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C.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D.彻底消除了西藏和东部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D
3.“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D
4.“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水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时任总理的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领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A
5.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到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最富天才的创见”是指( )
A. 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6.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
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 ( )
A.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
C.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D.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
A
7.“环太湖”地区有近一万家台企,常居台胞有15万人。两岸马拉松、海峡两岸中秋灯会、无锡海峡两岸佛教文化交流活动、常州两湖旅游文化论坛等活动相继举办。这说明( )
A.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C.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
D.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A
8. “海峡两岸虽然只有100多千米的距离,但是要花50多年才跨过台湾海峡这样很窄的鸿沟。”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有( )
①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败退台湾 ②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 ③“台独”势力兴风作浪 ④海内外中国人民没有共同心愿去实现统一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