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5 20:3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 走向整体的世界   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哀悼一个人的去世。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  1931年10月18日,闻名世界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与世长辞,他为人们点燃了二十世纪的灯火!一、电气时代的来临原因过程影响①政治:②市场:③技术:④资本:⑤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的确立,政局相对稳定(前提) 科学理论成果的突破和创新(直接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充足资本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一)、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提供劳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二)、过程:①电的发明和应用: ②钢铁工业:③新兴产业:2、中心:1、开始标志:3、成就:美国和德国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发电机 电气时代 钢铁时代 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电灯泡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留声机这是一张作于巴黎一次展览会上的速描,从小孩到老太太都在排队听爱迪生新发明的留声机。卡尔·本茨和他设计的三轮汽车炸药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诺贝尔物理奖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和平奖遗嘱:遗产作基金1901年开始12月10日颁 诺贝尔 诺贝尔化学奖化学工业的发展诺贝尔和平奖奖章4、特点:多国同时进行从重工业开始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原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直接原因) 影响:②垄断资本家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①推动大工业的发展,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5、垄断组织的产生(19世纪中后期)生产力的进步(根本原因) 原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概况: 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为企业兼并创造条件影响:②垄断资本家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①推动大工业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形式: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5、垄断组织的产生(19世纪中后期)漫画中描述了参议院议员正在辩论反托拉斯法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铜业、食糖、石油等托拉斯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1917年福特汽车公司建成自动生产流水线1863年纽约股票交易所成立(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2)社会关系:(3)国际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社会贫富差距扩大①世界连为一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③各国发展不平衡,竞争加剧②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二、瓜分世界的狂潮原因 1、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2、经济实力上升到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增大。3、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 概况1、到1900年为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 2、到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影响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 一战2、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变的更加贫困和落后美国的对外侵略扩张 早期政策重点门罗主义 泛美同盟 新殖民主义倡导者和设计者 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 1、目的是追逐商业利润,要求“公平”竞争,不搞歧视和垄断措施和政策“海权论” “美西战争” “门户开放”政策 ——建立美洲体系2、“不割让主义”,反对分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3、“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门户开放”政策原因提出内容实质1、新殖民主义的提出美国国务卿约翰1899年9月6日提出“自由贸易”原则。次年7月3日,重申“公平贸易”原则 1、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即得利益为了缓和列强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影响1、标志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有了独立政策2、使帝国主义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2、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实行排他性殖民政策。2、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利益均沾”1、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2)交通运输工具变革和电信工具创新,缩小时空距离⑴人口流动和融合及物种交流,促进世界经济发展⑵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社会化程度提高⑶全球性文化交流扩大⑴经济政治发展和不平衡加剧局限性⑵列强之间矛盾冲突加剧,造成国际局势紧张⑶导致亚非拉人民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C末20C初)(3)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殖民体系形成2、影响:进步性三、世界连接为一体 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影响 1、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3、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 4、世界一体化导致了国际关系得紧张 3、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工匠、技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棉纺织---轻工业 1765--19世纪中期
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
19世纪中期 德俄日开始1866--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0多年科学家、工程师
自然科学成果同时开始于几国英国—法美—德俄日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重工业交叉进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知识综合 新航路开辟 世界市场出现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巩 固 练 习选择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B、爱迪生发明电灯
C、贝尔发明电话 D、乔治发明电影放映机
2、1898年人们可使用最新发明的交通工具是( )
A、飞机 B、汽船 C、火车 D、汽车
3、垄断组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表现为
( )
①扩大生产规模 ②改善经营管理
③提高生产效率 ④加紧瓜分世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ADB选择题
4、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革命的特点是( )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选择题5、19世纪美国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在不断调整,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形势的变化 B、美国经济的发展
C、自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D、英国等国家的衰落的
6、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
A、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7、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B、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
C、社会财富的日益集中 D、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BDA选择题8、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面对世界一体化潮流,亚非走向了自主型的工业化道路
B、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
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D、世界一体化在政治领域内主要体现为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A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