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09 06:3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4
第4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0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02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怎样研究地球内部?
钻?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怎样研究地球内部?
地震波
横波
纵波
0
3
6
9
12
15
速度/km S-1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深度/km

33
2900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一)地震波
问题探究1
1、什么是地震波?
2、地震波有哪些类型?
3、地震波分别的特点(速度、通过的介质、地面感受)?
地震波
横波(S)
纵波(P)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速度较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地面感受——水平晃动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速度较快
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地面感受——上下颠簸
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震源
震源
破坏较大
想一想: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先感觉到什么震动,后感觉到什么震动?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此时在海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因为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的速度慢。
纵波可在固、液、气三态物质中传播,
而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
地震波与地球不连续面
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
在大陆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
33km
莫霍界面
地震波与地球不连续面
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
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古登堡界面”
2900km
古登堡界面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以这两个界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三个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
地核
地幔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一)地 壳
组成:
固体岩石
厚度:
洋壳——薄——5~10Km
陆壳——厚——39~41Km
地壳 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规律 :高处厚,洼处薄
位置:
莫霍界面(33KM)以上
最厚:青藏高原
最薄:马里亚纳海沟
陆壳(厚)
洋壳(薄)
地壳:
莫霍界面(33Km)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二)地 幔
位置:
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33KM 2900KM
分层:
上地幔
下地幔
软流层
岩石圈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900KM
岩浆的发源地
软流层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三)地 核
组成:
铁、镍
分层:
外核
内核
位置:
古登堡界面(2900KM)以下
熔融态金属(液体)
固态金属
外核(液体)
内核(固体)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壳:固态
地幔:体积80%
外核:液态
内核: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岩石圈的表面高低不平,被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覆盖。
1、大气圈
组成:气体、悬浮物
特点:①厚度2 000~3 000千米;
②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作用:使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缓,同时提供了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氧气
概念: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3、生物圈:
分布:存在于水圈(全部)、大气圈(底部)、岩石圈(上部)
概念: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最活跃的圈层
水圈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在岩石圈的上部。
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作用:是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各圈层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2023·云南·高一校考学业考试)2021年2月13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7.1级地震,东京地区产生强烈震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是由于其位于( )A.板块内部地带 B.大洋中脊地震带C.板块碰撞地带 D.喜马拉雅地震带
32.火山喷发若诱发地震,则附近海域船只上人们的感受是(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只有上下颠簸C.同时发生左右摇晃和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
C
B
(2023·湖北·高一学业考试)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火山爆发,是20世纪以来全球最为猛烈的火山爆发。它产生了30千米高的云体,58千米高的火山烟柱,产生的冲击波6天内绕地球转了4圈。下图为汤加火山喷发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此次大山道发产生的物质来源是A.地壳 B.上地幔C.下地幔 D.地核
34.汤加火山的爆发伴随着刚烈的地震和浓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会导致全球变暖、酸雨等现象②在太平洋上航行的船只上下颠簸③平流层中航行的飞机视野变差④北极上空不会受到此次爆发的影响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B
B
(2017·北京东城·高二统考学业考试)读“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5.图中A圈层( )A.是一个连续且规则的图层
B.是一个规则但不连续的圈层C.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D.由坚硬的岩石组成36.图中B圈层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地球内部的能量 B.太阳辐射
C.地球的引力 D.人类活动
D
B
(2019秋·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学业考试)2020年11月04日01时59分,台湾屏东县海域(北纬21.49度,东经121.56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96k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
48.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B
A
(2022·辽宁沈阳·高二统考学业考试)沈阳某高中毕业生打算利用暑假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在网上看到了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下图为黄果树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0.图中景观能够观察到的地球圈层有( )①大气圈②水圈③生物圈④岩石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1.下列关于图中主景观所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供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氧气 B.海洋是此圈层的主体C.被大气圈、生物圈覆盖 D.是岩浆的发源地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