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课件+音频+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三首(课件+音频+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2 10:32:24

文档简介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古诗词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理解诗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4、通过学习,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激发自己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学习准备:
1、同学们可以在课前搜集、诵读、积累有关写童年趣事的诗词,可以把自己搜集和积累的古诗词与同学进行交流。
2、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不同时期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词,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课时:建议2—3课时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1、知人论世 :阅读诗歌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才能体会出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知人”,就是要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这些因素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着诗歌的特殊主题。如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白的大气豪放,王维的生活情趣,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作,也就是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
2、诵读感悟 :“三分诗,七分读。”可见,要使自己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必须加强朗读。
  一是熟读成诵。多读,琅琅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并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养成整体感悟的能力。二是联系扩充。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三是想象入境。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
3、品评赏析 :古典诗歌语言凝炼、语意含蓄。在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基础达标
1、我能多读几遍课文,结合拼音把诗词读正确,读流利,能完成以下练习。
⑴在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快乐(lè yuè) 清平乐(lè yuè) 剥落(bō bāo) 剥莲蓬(bō bāo)
亡羊补牢(wáng wú) 亡赖(wáng wú) 草铺(pù pū) 铺开(pù pū)
⑵我能正确书写本课字词,而且写得美观漂亮。
牧童、蓑衣、遮住、醉酒、媚好、锄豆、剥开


本课的生字我觉得比较难记的是    。我采用的识记方法是  
比较难写的字是       ,我再组两个词,增加记忆
2、我能通过( )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弄、蓑衣、蒿、棹、怪生、茅檐、相媚好、亡赖
3、通过反复朗读,我发现

诗人描述的儿童生活给我的印象是 ,表达诗人 的思想感情。
学贵有疑:我在预习时遇到了关于( )方面的问题,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挑战自我
读了三首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诗词旁边做批注。
二、拓展阅读:
我们学了《牧童》,看到了一个可爱、调皮,自由自在的牧童,请大家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所 见                 牧童
清 袁枚               唐 刘驾
牧童骑黄牛,             牧童见客拜,
歌声振林樾。             山果怀中落。
意欲捕鸣蝉,             昼日驱牛归,
突然闭口立。             前溪风雨恶。
 你觉得《所见》中写的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刘驾的诗中又写了怎样的牧童?与课文中的牧童比较一下:


三、作业及活动设计:建议组织一次古诗文朗读比赛。
四、相关链接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有《诚斋集》。请欣赏他写的另外两首儿童生活的诗:
1、《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2、《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3、《与小女》【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4、《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5、《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6、《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7、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课件40张PPT。12/31/2018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乡村四月渔歌子12/31/2018乡 村 四 月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宋] 翁 卷景人词语义诗句义1诗句义2介12/31/2018作者简介:翁卷 生平: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一生没做过官。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返12/31/2018词语解释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
了:(读liǎo)结束。返12/31/2018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意思是: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稻田里的水色映照着天空的光辉,只听见杜鹃鸟不停地在蒙蒙细雨中叫着。描写的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板书返12/31/2018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生动描绘了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与赞美之情板书12/31/2018分析句子用词 前两句重在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有静有动,优美和谐。
后两句重在写“人”。“才”“又”平实地用词,充分地说明了农民劳动的紧张繁忙,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赞美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返12/31/2018乡 村 四 月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江南农村初夏美景返12/31/2018乡 村 四 月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江南农村初夏美景
紧张繁忙的劳动景象返12/31/2018四时田园杂兴释题文12/31/2018范成大12/31/2018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最后10年隐居石湖,所以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58岁病辞。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12/31/2018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田园:田地和园圃,泛指农村。
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12/31/2018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理解词语理解句意句子赏析表达感情补充赏析12/31/2018 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
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白天 除草 搓麻线 各人有自己的活干 不懂得,不会 做,从事靠近12/31/2018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的拿手本事。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2/31/2018 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
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村庄儿女——耘田 织布
童孙——学种瓜12/31/2018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12/31/2018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结合想象诵读,注意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12/31/2018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勤劳不怕苦可爱爱劳动天真好学 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12/31/2018 朗读古诗,思考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田园生活广泛、生动、真切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赞美农民勤劳,喜欢孩子天真的思想感情 12/31/2018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补充赏析12/31/2018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晴蜓蛱蝶飞。
夏天白天很长,篱笆墙外无人走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12/31/2018读过了,学过了,让我们了解一下寓意吧
第一首通过描写劳动的场景表现了农村的人们个个爱劳动以及劳动充满乐趣。

第二首通过描写初夏农村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12/31/2018渔歌子【唐】张志和12/31/2018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12/31/2018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 歌 子?【唐】张志和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俗称“花鱼”或“桂鱼”用竹篾编成的斗笠。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不想回去,回家。12/31/2018 张志和(730?-810?),唐代诗人。字子同,本名龟龄,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自称烟波钓徒。著书《玄真子》,今流传《渔歌子》五首。 【词人简介】 12/31/2018 同学们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自由读词】 析12/31/2018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景物:白鹭、桃花、流水
鳜鱼、斜风、细雨12/31/2018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高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鳜鱼是那样肥美。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译文?】 析12/31/201812/31/2018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江上一位老翁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译文?】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析12/31/2018【词句赏析】 “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渔父的生活环境。 图12/31/2018 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词句赏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盛开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析12/31/2018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 12/31/201812/31/2018《渔歌子》写成四十九年后,传到了日本。当时的嵯峨天皇读后非常喜欢,也效仿《渔歌子》填了几首词。据说,嵯峨天皇的《渔歌子》成为日本词学的开山。其中一首是:
青春林下渡江桥,
湖水翩翩入云霄。
烟波客,钓舟遥,
往来无定带落潮。张志和的《渔歌子》,还影响了日本的词创作呢! 12/31/2018【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渔歌子》。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画面,动手描绘一下,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同步作业及字词句段篇作业。12/3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