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复习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多音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像漂(piào)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
B.一片超眼的色调(diào)
C.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juàn)啊
D.石块之间的缝(fèng)隙
2.下列形容威尼斯夜晚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可爱迷人 B.恬静优美 C.花香浓郁 D.宁静梦幻
3.下列语句中描写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仿佛绿色的地毯上飘拂着银白色的绸带。
B.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都在水面上不断地跳跃。
C.漆黑的夜晚,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汽笛的鸣叫,显得四周更加寂静。
D.小艇轻快地穿过一座座石桥,如同在小巷中自由穿行。
4.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铸成 漂浮 陵暮 B.神秘 风彩 不愧
C.融化 绝妙 思绪 D.巴黎 峰利 肥沃
5.《金字塔夕照》的前两个自然段是从 这个方面来描写九月的开罗,展现了开罗的 美。横线处应填( )。
A.听觉 静态 B.视觉 静态
6.下列加横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东方明珠”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B.小女孩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触摸那温暖的阳光。
C.郑成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英雄。
二.填空题(共7小题)
7.看拼音,写词语。
máo zhān niú dú bì lǜ xiāng qiàn jùn mǎ
yě cǎo mián yáng hū lu wǎn xiá shēng chù
8.比一比,组词语。
仪 眺 骏 驰 绵
议 挑 俊 池 锦
铃 铛 恢 踢 牲
玲 挡 诙 惕 性
9.选词填空。
耸立 屹立
(1)天安门广场上 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上海体育馆对面 着一排排新建的高楼。
静寂 沉寂
(3) 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4)水面上渐渐 ,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10.把词语补充完整。
七手 脚 运用自 世界 名 手忙 乱
操纵 如 小巧 珑 快灵活 横交叉
11.世界上有许多城市独具特色,请根据特点填写对应的城市名称。
世界水城
世界雾都
音乐之都
世界书城
12.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3)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4)难道荷兰不是欧洲的花园吗?
13.根据课文《牧场之国》内容填空。
(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先写牧场的动物,接着写 ,最后写 。
(2)猪群的特点是 。傍晚时,牧场环境的特点是 。夜深后,牧场的特点是 。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ī zhǐ) 很多,他操纵自如,(豪 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作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的往后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晴 睛)忙极了,不知看(哪 那)一处好。
(1)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在“ ”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3)选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这是一个 句。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 ;② ;③ 。因此,选段的写作方法是先 ,后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苏州的小巷
苏州的小巷有一种特殊的风格,有人说是古色古香,有人说是玲珑剔透,有人说是雅静幽深,不过谁也无法用几个字来概括它的全部特征。
当你漫步在狭窄而纵深的石板路.上,两边矗立着黛瓦粉墙的楼房,抬头看天,织成了一幅狭长的蓝色锦缎。街边的房子,有的是石库门,有的是矮踏门。进去往往是一个不大的天井,或植有花草,或摆放着盆景,两边是厢房,再进去是后屋,如果打开房子的后门,可以见到一条小河潺潺地流过。你感受到的是一种古朴、清幽、恬静的氛围。
元代大作家马致远的散曲中曾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名句,这可以说是对苏州最生动、最贴切的写照。苏州地处五湖三江交汇之处,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城内城外河港纵横,水网交织,因此桥特别多,古人曾有“画桥三百映江城”的诗句。其街道的格局往往是中间为河道,两边是街巷,一般称上塘、下塘,居民的住房通常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正如晚唐诗人杜荀鹤的诗中所写:“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所以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水巷”。河道内,装着各种货物的小贩的船只来来往往,咿呀之声不绝于耳。有时满载着茉莉花、白兰花的船只款款而过,飘得一河的馥郁芳香。老百姓的住房后门沿河有石级直达水面,过去妇女就在河边淘米、洗菜、洗衣裳,黄昏,不时可以领略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意境。那时有些小贩还摇着小船在河里做生意,卖米、卖柴自不消说,还有卖油盐酱醋、点心小吃、日用品的。你若要买东西不必出门,甚至不须下楼,只要用绳子把盛东西的竹篮吊.下去,里面搁了钱,你需买的东西可以放在竹篮里再吊上来。这样的买卖方式可说是十分独特和别致的。
苏州小巷的名称也很有趣。一种是以古代名人命名的,如干将坊、专诸巷、伍子胥弄、范庄前等;一种是以园林名胜命名的,如留园路、狮子林巷等;还有一种是以花草树木命名的,如水仙弄、丁香巷、兰花街等,不一而足。这一切都与苏州的文.化、历史相关。
苏州的小巷,宁静中带点喧闹,古朴中蕴含着青春。有时幽深的石库门里传出苏州弹词的吴侬软语和弦索叮咚,桥头茶馆里爆发出一阵阵爽朗的谈笑声,小巷里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情趣;而沿河楼房的窗户里,间或飘出一串流行歌曲的旋律,则给古朴的小巷抹上了几分现代的色彩。
(1)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州的小巷让人感受到一种古朴、清幽、恬静的氛围。
B.对苏州最生动、最确切的写照是名句“小桥流水人家”。
C.苏州的小巷宁静、古老,缺少了一些热闹和时尚。
D.苏州小巷的名称中有许多与苏州的文化、历史相关。
(2)下列内容短文中没有描写的一项是 。
A.苏州的“水巷”船来船往,分外热闹。
B.坐在小船上漫游“水巷”十分独特、别致。
C.漫步在苏州小巷感觉十分幽雅恬静。
D.苏州小巷的名称很有趣。
(3)下列语句中不是对苏州“水巷”动态描写的一项是 。
A.装着各种货物的小贩的船只来来往往,咿呀之声不绝于耳。
B.城内城外河港纵横,水网交织……居民的住房通常前门沿街,后门临河。
C.有时满载着茉莉花、白兰花的船只款款而过,飘得一河的馥郁芳香。
D.过去妇女就在河边淘米、洗菜、洗衣裳……
(4)“苏州的小巷,宁静中带点喧闹,古朴中蕴含着青春”,小巷的喧闹体现在哪些地方?联系全文内容,举例说说。
四.习作(共1小题)
16.书面表达。
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它写一份不少于450字的简介。注意内容要准确,可以引用资料,但要注明来源。还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把遗产的特点写清楚。
第七单元复习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B、C、D三项正确。
A项错误,“漂”读“piāo”时,指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读“piào”时,意思是落空。因此,“漂浮”的“漂”应读“piāo”。
故选:A。
2.【解答】A、B、D恰当。
C.不恰当,花香浓郁:指花儿的香气浓厚,也用来形容环境。威尼斯夜晚没有这个特点。
故选C。
3.【解答】A、C、D正确;
B.前后矛盾。“湖面水平如镜”与“在水面上不断地跳跃”矛盾,应改为:在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
故答案为:B。
4.【解答】A.有误,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故“陵暮”的“暮”错误。
B.有误,风采:风度神采。故“风彩”的“彩”错误。
C.正确。
D.有误,锋利:一指兵器、工具等尖而薄;二指言论、文笔等尖锐。故“峰利”的“峰”错误。
故选:C。
5.【解答】《金字塔夕照》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故事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借物写人,借“金字塔”建筑,讴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以及勤劳。通过阅读可知,前两个自然段是从视觉这个方面来描写九月的开罗,展现了开罗的静态美。
故选:B。
6.【解答】A、B正确。
C.不当,“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结合语境运用不当。
故选:C。
二.填空题(共7小题)
7.【解答】故答案为:
毛毡 牛犊 碧绿 镶嵌 骏马
野草 绵羊 呼噜 晚霞 牲畜
8.【解答】例如“仪”与“议”,音不同,部首不同,义不同。仪:人的外表。可组词“仪表”。议:讨论;商量。可组词“商议”。
故答案为:
仪表 远眺 骏马 奔驰 绵羊
商议 挑担 英俊 池塘 锦缎
响铃 铃铛 恢复 踢球 牲畜
玲珑 挡住 诙谐 警惕 性别
9.【解答】耸立:高高地直立。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1)根据句子语境,结合词语意思,形容人民英雄纪念碑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可用“屹立”。
(2)根据句子语境,结合词语意思,形容新建的高楼可用“耸立”。
静寂:指十分安静。
沉寂:指十分寂静。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沉寂”。
(3)静寂:指十分安静。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静寂”。
(4)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沉寂”。
故答案为:
(1)屹立;
(2)耸立;
(3)静寂;
(4)沉寂。
10.【解答】七手八脚 运用自如 世界闻名 手忙脚乱
操纵自如 小巧玲珑 轻快灵活 纵横交叉
故答案为:
八 如 闻 脚
自 玲 轻 纵
11.【解答】世界水城:威尼斯;
世界雾都:伦敦;
音乐之都:维也纳;
世界书城:莱比锡。
故答案为:
威尼斯
伦敦
维也纳
莱比锡
12.【解答】(1)句中“……之国”分句连续出现三次,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2)句中将“牛群”赋予人的特点,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句中将“草原”比作“丝绒”,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4)本句无疑而问,增加了语气,运用了反问的手法。
故答案为:
(1)排比;
(2)拟人;
(3)比喻;
(4)反问。
13.【解答】《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宁静和悠闲。
故答案为:
(1)牧场的工人挤牛奶 牧场的夜景;
(2)不停地呼噜着 寂静 万籁俱寂。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解答】(1)考查了对语段中多音字和同音字的掌握情况。“只”,多音字,读“zhī”时是量词或用于船只,组词:“船只”;读“zhǐ”时意思是。表示仅限于某个范围,组词“只要”。根据句子语境,应划掉“zhǐ”;“豪”意思是具有杰出才能的人,组词“豪杰”;“毫”意思是数量极少,一点儿,组词“毫不”。根据句子语境,应划掉“豪”;“转”读“zhuǎn”时意思是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组词“转弯”;读“zhuàn”时意思是绕着某物移动;打转,组词“转圈”。根据句子语境,应划掉“zhuàn”;“倒”多音字,读“dào”时意思是向后,往后退,组词“倒退”;读“dǎo”时意思是竖立的东西躺下来,组词“倒下”。根据句子语境,应划掉“dǎo”;“晴”读“qíng”,指天空中无云或云很少,组词“晴朗”;“睛”读“jīng”,指眼球,眼珠,组词“眼睛”。根据句子语境,应划掉“晴”;“哪”读“nǎ”,疑问代词,组词“哪里”;“那”读“nà”,代词,组词“那里”。根据句子语境,应划掉“那”。
(2)考查了对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关联词语是指在语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和词组的统称,泛指用在复句中连接分句表示一定关系的连词和某些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使用关联词语要弄清楚句子之间所表示的关系。短文中“怎么拥挤”和“他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之间是转折关系,要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如: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他能平稳地穿过”和“速度非常快”这两个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可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如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掌握情况。选文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主要描写了船夫是如何驾驶小船在威尼斯纵横交错的河道上行驶的,因此,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短文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船夫驾驶小船在河道中行驶时毫不手忙脚乱;二是不管怎么拥挤他都能够左拐右拐,轻快灵活地挤过去;三是船夫驾驶小船既快又稳,还能够急转弯。作者采用先总写后分述的方法,把 船夫的驾驶技术描写的非细致。
故答案为:
(1)zhǐ 豪 zhuàn dǎo 晴 那;
(2)不管 总 总 而且 还;
(3)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总起句 毫不手忙脚乱 左拐右拐,轻快灵活 既快又稳 总述 分述。
15.【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文主要描写了苏州的小巷的古朴、清幽、恬静的氛围。文中引用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突出了苏州小巷的“东方威尼斯”的特点;小巷的名称多以古代名人命名,如“干将坊、专诸巷、伍子胥弄、范庄前”等,说明苏州小巷与苏州的文化、历史相关。故A、B、D正确,C有误。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知,第三自然段写出了苏州的“水巷”船来船往,分外热闹。第二自然段写出了漫步在苏州小巷时幽雅恬静的感觉。第四自然段描写了苏州小巷的名称有趣的特点。故短文中没有描写的是B项。
(3)考查了描写方法。动态和静态的描写会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准确、真实、形象,特别是动态描写更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装着各种货物的小贩的船只来来往往,咿呀之声不绝于耳”“有时满载着茉莉花、白兰花的船只款款而过,飘得一河的馥郁芳香”“过去妇女就在河边淘米、洗菜、洗衣裳……”等是对苏州小巷的动态描写,“城内城外河港纵横,水网交织……居民的住房通常前门沿街,后门临河”这是对小巷的静态描写。故选B。
(4)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苏州的小巷,宁静中带点喧闹,古朴中蕴含着青春”这是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对描述,表现了苏州小巷的喧闹。从“幽深的石库门里传出苏州弹词的吴侬软语和弦索叮咚,桥头茶馆里爆发出一阵阵爽朗的谈笑声”“沿河楼房的窗户里,间或飘出一串流行歌曲的旋律”的喧闹中可体会到小巷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情趣和现代色彩。
故答案为:
(1)C;
(2)B;
(3)B;
(4)从“幽深的石库门里传出苏州弹词的吴侬软语和弦索叮咚,桥头茶馆里爆发出一阵阵爽朗的谈笑声”“沿河楼房的窗户里,间或飘出一串流行歌曲的旋律”的喧闹中,可体会到小巷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情趣和现代色彩。
四.习作(共1小题)
16.【解答】范文;
长城
长城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今天我带你饱览长城风光。
八达岭耸立在北京西郊,远望起伏连绵,近看山岭陡峭。长城盘旋在山梁上,像腾飞的龙。站在长城上往下看,只见停车场的一辆辆轿车如甲虫,一个个行人如蚂蚁;往上仰望,蓝天白云,烽火台傲然挺立。
登长城看起来容易,登起来难,好不容易才走到好汉坡,大家都累得汗流满面。妈妈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不自满。”听了妈妈的鼓励,我又坚持往上登,终于登上了八达岭长城高处﹣﹣烽火台。爸爸告诉我:这段长城是秦朝时期人们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劳动人民用肩挑手扛,用砖石砌成的。以后逐渐连成了万里长城。我们的心情都很激动,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的景点,拍下了10多个镜头。
站在长城上,我浮想联翩:二千多年前,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就能烧制出质量这么好的火砖,砌成了坚实的城墙,实在是了不起!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长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护好长城,更要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我今年9岁了,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要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世界的和平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象,没有很多人进行艰辛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长城修筑时间跨度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确实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的。
长城作为人类历史的奇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之无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