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单元复习巩固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芙蓉(fú) 玉壶(hú) 哭泣(qì)
B.单于(shàn) 悲戚(qī) 洛阳(luò)
C.砚台(yàn) 乾坤(kūn) 老媪(wēn)
D.铁杵(chǔ) 船舷(xuán) 凌晨(lí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调遗 混乱 冰雹 惊天动地
B.冈位 边赛 卒子 失魂落魄
C.窟窿 屡次 腹部 纹丝不动
D.自卑 穿梭 需臾 惊慌失错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端正了学习的目的。
B.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和一顶帽子。
C.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发奋学习啊!”
D.万里长城、故宫、水立方是游客向往的古迹。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B.胤恭勤不倦。(恭:肃敬。倦:疲倦。)
C.博学多通(通:通晓,明白。)
D.太白感其意。(感:感觉。)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语言描写 ②心理描写 ③外貌描写 ④动作描写 ⑤神态描写
(1)“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2)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
(3)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4)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A.①③④⑤ B.②①④③ C.①⑤③④ D.①⑤④③
6.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人物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语言描写)
B.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动作描写)
C.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外貌描写)
D.青铜播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 (动作、心理描写)
二、填空题
7.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fú rónɡ luò yánɡ shuǐ hú dà yàn yàn tái
( ) ( ) ( ) ( ) ( )
qián kūn kū lónɡ hùn luàn wéi chí zhì xù
( ) ( ) ( ) ( ) ( )
8.辨字组词。
嘶( )岗( )洛( )遣( )
撕( )刚( )络( )追( )
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约——( )随便——( )轻快——( )
惊异——( )包蕴——( )战役——( )
10.在括号里填恰当的词语。
( )绳索 ( )的声音 ( )地行驶
( )职守 ( )的任务 ( )地射击
( )敌人 ( )的薄雾 ( )地握着
11.补充词语,并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 )云( )雾 不解( )( )
心( )诚( ) 意味( )( )
(1)不能解答的疑问。( )
(2)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
(3)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现在比喻走得快。( )
(4)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 )
三、判断题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打“√”,有错误的打“×”。
12.平明(天刚亮)送客楚山孤(孤单) ( )
13.月黑(月亮变成黑色)雁飞高,单于夜遁逃(逃走,躲避) ( )
14.欲(想要)将轻骑(骑兵)逐,大雪满弓刀 (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15.选文描写“阴惨惨的雾气”的作用是( )
A.点明了“诺曼底号”遇难的原因是海面大雾弥漫
B.渲染悲壮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悲痛的心情
C.突出了环境的恶劣,救援的困难
D.只是描写天气,没有特别的意思
16.选文中的“黑色的雕像”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哈尔威船长______的形象。
17.哈尔威船长的事迹让人感动,你还知道哪些有类似品质的人?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把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呢?”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哩!”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
18.解释下面的词语
倘若:_____________
一字一板: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组词。
漆( ) 倘( ) 遍( )
膝( ) 淌( ) 骗( )
21.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什么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3.妙笔生花。
题目:我的“自画像”
假如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请你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要写清楚自己的外貌、性格特点、爱好和特长等。
参考答案:
1.A
【详解】考查汉字字音。
B项 单于(shàn)——单于(chán)
C项 老媪(wēn)——老媪(ǎo )
D项 船舷(xuán)—— 船舷(xián);凌晨(lín)——凌晨(líng)
2.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项,“调遗”改为“调遣”。调遣:调动派遣。
B项,“冈位”改为“岗位”;“边赛”改为“边塞”。
D项,“需臾”改为“须臾”,“ 惊慌失错”改为“惊慌失措”。
3.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A“端正目的”搭配不当,应该是“端正态度”,故错误。
B“穿着帽子”搭配不当,应该是“戴着帽子”,故错误。
C.正确。
D“水立方”不是古迹,故错误。
4.D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其一),句意: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胤恭勤不倦”出自《晋书·车胤传》,句意: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恭:谨慎的意思。倦:疲倦。
C.“博学多通”出自《晋书·车胤传》,句意:知识广博,学问精通。通:通晓,明白。
D.“太白感其意”出自郑之珍的《铁柱磨针》,句意:李白被她的行为感动。感:感动。
选项D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故选D。
5.D
【详解】本题考查了写作手法之一的人物描写的方法。
(1)从“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
(2)从“目光凶恶可怕”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
(3)从“张开、扑、堵”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
(4)从“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可知,运用了外貌描写。
6.C
【详解】考查人物的描写方法。描写方法的运用,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动作描写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
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做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C选项“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是神态描写。
7. 芙蓉 洛阳 水壶 大雁 砚台 乾坤 窟窿 混乱 维持 秩序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芙蓉、洛阳、水壶、大雁、砚台、乾坤、窟窿、混乱、维持、秩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嘶哑 岗位 洛阳 派遣 撕开 刚才 经络 追赶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嘶与撕: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声嘶力竭;撕裂
岗与刚: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山岗;刚刚
洛与络: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河洛;络绎不绝
遣与追:偏旁相同,读音不同。
消遣;追回
9. 大概 放任 轻盈 惊奇 包含 战争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
“大约”的近义词还有:约莫、大抵、大略、大致、约略、大意、大要、梗概、约略、也许。
“随便”的近义词还有:任意、随意、疏漏、逍遥、松弛、恣意、马虎、敷衍、苟且、自便、任性、容易、轻易、肆意。
“轻快”的近义词还有:轻松、轻飘、轻巧、轻捷。
“惊异”的近义词还有:讶异、惊讶、骇怪、吃惊、惊诧、奇异、诧异。
“包蕴”的近义词还有:蕴藏。
“战役”的近义词还有:大战、战斗。
10. 解开 威严 缓慢 忠于 艰巨 凶猛 消灭 阴惨惨 紧紧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后为名词,前面可搭配合适的动词,如:解开绳索。
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前面需要搭配合适的形容词,如:威严的声音。
中间为“地”,后面为动词,前面可搭配合适的形容词,如:缓慢地行驶。
11. 腾 驾 之 谜 悦 服 深 长 不解之谜 意味深长 腾云驾雾 心悦诚服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成语和选词填空。
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古代神话小说中形容神仙的法术。也形容在空中飞腾或奔驰迅速。还形容头脑不清,感到迷迷糊糊。
不解之谜:不能弄明白的事物。
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
意味深长:形容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1)“不能解答的疑问”指的是“不解之谜”。
(2)“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指的是“意味深长”。
(3)“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现在比喻走得快”指的是“腾云驾雾”。
(4)“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指的是“心悦诚服”。
12.√ 13.× 14.√
【解析】12.此句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此句意思是天亮的时候送别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13.此句出自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意思是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14.此句出自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意思是想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15.B 16. 比喻 沉着、坚定、无畏 17.我还知道白求恩是忠于职守的典范。
【分析】15.考查理解句子的作用。“阴惨惨的雾气”为后来出现意外灾难埋下伏笔,天气恶劣是事故的一重要因素;烘托惨淡的气氛,渲染灾难的惨痛。
16.考查体会人物形象。把哈尔威船长比作“黑色的雕像”,形象地描写出了哈尔威船长誓死与船同在的决心,赞扬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17.考查课外延伸拓展。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镇定、忠于职守,类似的人还有杨靖宇、邱少云、张自忠、史可法等。
18. 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19.冰天雪地没有农活,正是读书的大好时间。 20. 油漆 倘若 遍地 膝盖 淌水 骗局 21.冬天乃一年的业余时间;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阴雨天。 22.以董遇为榜样,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和工作。
【分析】1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词语语义的分析,写出对应的词义,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全文的主要内容分析,写出符合词语的词义。
倘若,为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相当于“如果”、“假使”。多用于书面语。
一字一板,意思是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19.本题考查的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示例:冰天雪地没有农活,正是读书的大好时间。
20.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形近字辨识和组词能力。首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每个字,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怎么组词。其次,对学生做错的题进行讲解。最后,强调常见字字音字形是考试的必拿分点,要重视起来。
21.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上下文的内容来分析,可以得出答案,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还有阴雨之天。
2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的分析和理解,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析出道理是我们要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而且把一本书读上百八十遍,自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23.例文:
我的“自画像”
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一个小女孩正抱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她长着一张圆圆的小脸,脸上镶着一对弯弯的柳叶眉,眉毛下面有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一个高鼻梁下面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你们知道她是谁了吗?嘻嘻,她就是我——一个活泼文静的小书虫。
我的优点是爱看书。我的家里,书架上满满地摆着一大堆的文学书,童话书和绘本,都可以创建一个迷你图书馆了。爱看书有时也是坏事。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看书,妈妈叫我赶快写作业。我说“妈妈,我已经做完了。”于是妈妈半信半疑地翻开书本帮我签名。结果,我被她骂了一顿。原来,我太想看书了,结果把作业做得一塌糊涂。她对我说,快点重做!我只好不情愿地做了。唉,我这个毛病可得改改了!
除了爱看书,我还喜爱音乐。家里摆着一架大钢琴和一个圆号。如果你恰好在我做完作业时来到我家,那你一定能够听见我家传出的音乐声。每年,在学校期末的家长会上,总能听到我圆润的号声……
这就是我,一个爱书如命的小女孩!
【详解】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每个人最了解的人是自己,你想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自己?可根据题目中的提示确定写作内容。写作时可先介绍自己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写完后,读给家人听,请他们说说哪些地方写得像,哪些地方不像,再根据他们的建议改一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