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标点符号精选题-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
B.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C.“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
D.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冼星海谱出了这部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黄河大合唱”。
B.“那件骨头嘛,”怀特森老师笑了,“不过是马的头骨罢了。”
C.“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D.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理不在声高”,老师摸摸我的头说:“以后遇事要冷静。”
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C.同学们都很喜欢“红日”这部革命红色经典影片。
D.他走遍了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云南、广东……等15个省、自治区。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 )
A.《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B.杂拌儿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而成的。
C.“别动,小张!王明大声喊道:“这张面很容易掉下来”。
D.理想,像梦一般五彩;理想,似彩蝶一般翩翩;理想,像明灯一样照亮前程。
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句是( )
A.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B.“跑快一点,”徐老师说,“不然你就要迟到了。”
C.本学期,我阅读了《少年文艺》《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书刊。
D.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汉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6.下列句子中的分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B.太阳落后,明月升起时;可怜的水莲,抱着她悲哀的心,含泪的眼,亭亭玉立在黑暗的深处。
C.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后,我扑倒在他脚下。
D.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7.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我深深地感受到邱少云的伟大。
B.钱学森诚恳地说:“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C.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D.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8.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B.“是啊,天气坏透了!”她喃喃地说。“哦,鱼打得怎么样?”
C.它一面兜着圈子;一面死死盯住棍子;一旦主人挥起棍子,它就马上躲开。
D.李大钊,叶挺,刘胡兰,董存瑞……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
B.我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具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C.“你过来,”名叫金百合的牛说:“我要让你在我的角上跳舞。”
D.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0.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 )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 )( )同志们( )为了党的事业( )为了最后的胜利( )冲啊( )( )
A.。 , “ 。 , , ! ”
B.。 :“ 。 , , 。 ”
C., 。 “ ! , , 。 ”
D., : “ ! , , ! ”
11.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声音断断续续的一项是( )
A.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B.听着妈妈动情地讲述,小磊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C.老班长有气无力地说:“我……我不行啦,你……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
D.课堂上,娇娇抑扬顿挫地读着:“昔我往矣……莫知我哀!”
12.下面的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詹天佑经常对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B.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C.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D.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B.“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C.“你过来,”名叫五月玫瑰的牛说,“我给你一蹄子,让你永远不能忘记!”
D.西安的大雁塔﹑钟楼、旬阳的蜀河古镇,商洛的金丝大峡谷都是陕西著名的旅游景点。
1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B.《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C.“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D.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1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贝多芬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B.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
C.“我知道小狐仙在什么地方,”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
D.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
二、填空题
16.在下面这段话的“ ”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该有这样几个条件_____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_____一般应在﹣50℃~150℃之间_____二是必要的水分_____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_____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_____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
17.写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1)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 )
(2)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 )
18.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 )怎么了( )孩子( )喂( )快来人哪( )快拿杯水来( )
(2)汤姆才听说卡迪夫山发生的事( )还得知那个( )衣衫褴褛的人( )的尸体最后在渡船码头附近被发现了( )很可能是在逃跑途中溺水而死的( )
19.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1)“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 )
(2)“看,你们都瘦得……”( )
20.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啊(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道的( )
(2)(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 )妈妈解释的结果( )是拣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3)这一回我班演的是( )兄妹历险记( )中间有这么一段情节( )兄妹俩在森林里迷了路( )碰上一只老虎。
(4)老人断续续地说( )小朋友( )别( )别管我( )快快去上学吧( )
21.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织女心里恨极了( )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 )一时不知该怎么办( )只喊了一句( )( )快去找你爹( )( )
(2)( )从老家( )( )将军纳闷( )( )就近的海岛上有土( )不也行吗( )( )
(3)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 )看踩高跷走路( )看虾兵( )蚌精( )牛头( )马面( )人山人海( )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 )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 )鸡鸭鱼肉都有(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
C.人物对话时提示语在中间,在提示语的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因此“他低声说”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C。
2.A
【详解】考查标点符号使用。
A.“黄河大合唱”是作品名,使用书名号。
B.提示语在中间,“说”的后面使用逗号,“怀特森老师笑了,”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提示语在后,“说”的后面使用句号,“母亲上前说道。”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破折号后的内容是对破折号之前内容的解释说明,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故选A。
3.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有理不在声高是名言,不用双引号。
C.影片名要用书名号,应为《红日》。
D.“……”“等”意思一致,选择其中之一即可。
故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掌握。
C.引用话语时,提示语在中间的位置时,提示语“王明大声喊道:”中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故选C。
5.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
D.有误,并列语句之间用分号。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汉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故选D。
6.B
【详解】本题考查分号的使用。
B.有误,“明月升起时”为句子间的一般停顿,后面应为逗号。
故选B。
7.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D.“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短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句子改为: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故选D。
8.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B.提示语在中间,后面用逗号。句子改为:“是啊,天气坏透了!”她喃喃地说,“哦,鱼打得怎么样?”
C.句子间的一般停顿用逗号。句子改为:它一面兜着圈子,一面死死盯住棍子,一旦主人挥起棍子,它就马上躲开。
D.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句子改为:李大钊、叶挺、刘胡兰、董存瑞……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故选A。
9.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掌握能力。
A.“义勇军进行曲”是歌名,应用书名号,故选项有误。
B.句子间的一般停顿用逗号,如“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具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故选项有误。
C.提示语在中间,后面应用逗号故选项有误。
10.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读句子可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句子未说完,因此使用逗号,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后面是团长和政委说的话,因此使用冒号,上引号;同志们,感情比较激烈,因此使用感叹号,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是两个并列的句子,因此使用逗号,冲啊感情激烈,使用感叹号,话已经说完,使用句号和下引号。
可知选择D。
11.C
【详解】本题考查省略号的用法。
A.观察句子可知省略号表示对递增次数的省略;
B.观察句子可知省略号省略的是小磊对未来的遐想;
C.观察句子可知省略号说明老班长说话断断续续;
D.观察句子可知省略号省略的是娇娇朗读的课文内容。
因此选择C。
12.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B、C三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等和后面的省略号表达的意思一样,用法有误。
因此选择D。
13.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解答标点符号试题,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弄清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句号一般用在陈述句末尾的停顿。叹号用在感叹句末尾的停顿。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顿号用在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引号: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书名号:书名、篇号、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志。
A、B、C正确。
D.错误。“西安的大雁塔﹑钟楼”“旬阳的蜀河古镇”“商洛的金丝大峡谷”这三个地方之间是并列关系,“大雁塔”与“钟楼”之间也是并列关系,并列之间用逗号,并列内部的小并列用顿号。“钟楼”后面的顿号应改为逗号,改为:西安的大雁塔﹑钟楼,旬阳的蜀河古镇,商洛的金丝大峡谷都是陕西著名的旅游景点。
选D。
14.C
【详解】本题考查加标点。
作答此类题要熟悉各种标点的基本用法,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标点使用是否正确。
逗号是句子中短暂的停顿,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叹号表示语气的感叹,问号表示有疑而问,说话内容要用双引号引起来,“说”后加冒号。
A.有误,提示语在中间,“想”后面用逗号。
B.有误,“精兵简政”应该用引号。
C.正确。
D.有误,“他们吧”后面应用逗号。
15.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掌握能力。
A.阅读例句可知,《月光曲》是作品名,需使用书名号,故选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B.阅读例句可知,“肉、鸡、鱼、青菜、年糕”是除夕以前所需准备的东西,是并列关系,应使用“、”。故选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C.阅读例句可知,提示语在中间,说的后面使用逗号。“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其后应为逗号和后引号。故选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D.正确。
16. : , ; , 、 ,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
第一空前面是概括性语句,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中间用冒号相连。
第二空是句子间的一般停顿用逗号。
第三空并列关系的句子间用分号。
第四空是句子间的一般停顿用逗号。
第五空“蛋白质”与“核酸”是并列词语间用顿号。
第六空句子间的一般停顿用逗号。
17. 提示下文 解释说明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破折号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的符号。破折号的作用:用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语意的转换、递进、转折,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标明行文中的插说,总说与分说之间。
(1)句中破折号,停顿大于逗号,更加醒目,能引起读者注意。有提示下文兼停顿的作用。
(2)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提出问题,答案是“有人偷了他们吧”,故为解释说明。
18. “ , ! , ! !” , “ ” , 。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标点符号的识记。
(1)根据阅读原句,“怎么了”是说的话语,故要用双引号,“孩子”是惊讶喊叫后跟感叹号,“喂”后面停顿后跟逗号,“快来人哪”是紧急语言,后跟感叹号,“快拿水来”是语言表述完整,后跟句号。
(2)根据阅读原句,“发生的事”中间有停顿后跟逗号,“衣衫褴褛的人”是特指,要用双引号引起,“被发现了”是语言我表达完整后跟逗号,“在逃跑途中溺水而死的”语句表述完整,后跟句号。
19.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表示话未说完
【详解】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
(1)“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结合句子看出这是人物的语言描写,省略号表示说话时断时续。
(2)从“看,你们都瘦得……”省略了说的话,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
20. ! , 。 “ 。” , 《》 , : , “ , …… …… !”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掌握。
(1)感叹号可用于感叹句的句末通常用于抒发比较强烈感情的句子。一句话未结束,需要停顿,一般用“逗号”。陈述句结束用“句号”。即: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道的。
(2)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加逗号,引用的话用引号,一句话未结束,需要停顿,一般用“逗号”。即“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拣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3)节目名称用书名号,解释的作用用冒号,一句话未结束,需要停顿,一般用“逗号”。即:这一回我班演的是《兄妹历险记》,中间有这么一段情节:兄妹俩在森林里迷了路,碰上一只老虎。
(4)提示语在最后,在提示语后加句号,引用的话加双引号。表述说话断断续续,用省略号,感叹号可用于感叹句的句末通常用于抒发比较强烈感情的句子。即:老人断续续地说“小朋友,别……别管我……快快去上学吧!”
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1)语段选自《牛郎织女(二)》,学生根据课文原文作答即可。
原文: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喊了一句:“快去找你爹!”
(2)语段选自《小岛》,课文以将军的见闻为线索,记叙了战士们在小岛上种出一大块中国地图形状的菜地的事,赞扬了海防战士们坚强乐观、不怕困难、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学生根据课文原文作答即可。
原文:“从老家?”将军纳闷,“就近的海岛上有土,不也行吗?”
(3)语段选自《父爱之舟》,是吴冠中所写的散文体裁的文学作品。在一般人的笔下,母爱如水般温柔,父爱如山般厚重,而著名画家吴冠中记忆中的父爱,却能载于小舟之中,飘入他的梦境。学生根据课文原文作答即可。
原文: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