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唐人街第2课
贞观之治1、这座墓在南方地区
2、它位于古城扬州
3、它的主人死于非命
4、墓主人生前很有作为但也很残暴
5、他下令修建了著名的大运河?暴君隋炀帝(磬竹难书)营建东都洛阳乘龙舟出游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荒淫无
度的宫
廷生活 滥用民力和劳师远征是导致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暴虐无道是隋灭亡的主要原因。一、唐王朝的建立1、隋朝的灭亡一、唐王朝的建立时间:618年2、唐朝的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即唐高祖)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1、唐太宗即位高祖窦皇后四子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威胁。李建成要保住太子地位,就必须除掉李世民。斗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持,处于优势。626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发现伏兵,急忙掉头回马便走。李世民从后面大呼追赶,李元吉仓皇转身张弓搭箭,连发三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李世民还箭,李建成中箭而亡。李元吉也被李世民部将射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公元626-649年在位。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二“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的原因: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唐太宗为什么这么说?1、“贞观之治”的原因:开明思想:唐太宗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正事,善于听取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治国政策:政治、经济、用人方面。二“贞观之治”虚心纳谏善于用人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阿史那社尔知人善任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中进士。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善于用人,不问贵贱;恪守职责,不自居功。 杜如晦(585~630),唐代名相。年轻时爱读书,喜谈文史。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朝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在太宗前议事,玄龄说:非如晦不能决。如晦亦能尊重玄龄之策。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故有“房谋杜断”之说。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虚心纳谏“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薄赋敛,轻租税”君似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魏征长孙皇后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征敢于直言,是因为陛下是明君,我怎能不祝贺呢?最贤慧的女人 “(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ú)逝,遂亡一镜矣”。
——《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魏征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
国力逐步加强
史称“贞观之治”。2、“贞观之治”(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思考总结“贞观之治”是怎样的一种局面?试评价唐太宗。(围绕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和措施;贞观之治)二“贞观之治”一位智勇兼备的统帅,
一位兼听纳谏的开明君主,开创“贞观之治”……唐太宗 李世民你知道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与“贞观之治”有什么相同之处吗?你能否说出为什么?动脑筋提示:这几个时期都是在其朝代的初期;都有着相似的盛世局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社会秤,经济繁荣。
出现这种盛世局面的背景:均是统治者在建立王朝后吸取前个朝代灭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的结果。 乾陵“无字碑”,也称丰碑,是为女皇武则天立的一块巨大的无字石碑。它与西侧唐高宗的述圣纪碑相对应。历代对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有不同的说法,或许较为合理的解释是,这“无字碑”是按武则天本人的临终遗言而立的,其意无非是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这充分展示了她博大的帝王胸怀与气魄。因为她临终前已经历了被逼退位,早已预见到她身后将面临的无休止的荣辱毁誉的风风雨雨…… 三、女皇武则天三、女皇武则天1。执政过程:
2。在位措施:
3。如何评价:改国号周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板书设计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建立唐朝“贞观之治”“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第二课 贞观之治人物排序:唐高祖 李 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 治
武则天 武 曌
618—626
627—649
650—660
690—705议一议: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统治措施的异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制度将盐铁专营权收归中央,亲
临治黄一线,重视兴修水利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派兵北击匈奴,夺取河套
和河西走廊地区,击溃匈奴设置管理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重视培养人才,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汉藏关系发展1、唐朝建立于:
A.618年 B.626年 C.581年 D.589年
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3、发现并提拔名臣姚崇、宋璟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AAC课堂练习4、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1.下列表述中,你认为最能反映秦朝短暂而亡的原因的是( )
A.秦坑儒耶?儒坑秦耶?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礼崩乐坏
D.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