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_竹里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_竹里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17 14:0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竹里馆》
主备:许妮娜
类别:古诗诵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4个生字“馆、弹、复、深”;读准字音;正确书写“弹”“复”。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入情入境地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理解诗意,引导学生感悟诗情,体会王维田园诗歌的“诗中有画”的特点。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知道古诗描写的大致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古诗教学录音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读通古诗。
拓展层面:背诵古诗。
探究层面:想象《竹里馆》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过程:
共享教案 本班学生实际 二度设计 备注(运用资源技术)
一、诵读旧诗,激发兴趣: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我们同学已经学习了许多优美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爱的古诗诵读给大家听? 本班学生经过长期学习古诗,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
二、揭题,读题,释题。1今天我们又要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一首古诗:《竹里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生字:馆(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书写;扩词。)2作者简介:它是王维晚年所作。王维,唐代山水诗人的代表之一,他还是画家,音乐家。他的诗以写山水为主,画面感强。苏轼曾对他的田园诗有很高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读准字音,读准节奏。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无论是学文章,还学诗,都要多读,现在我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读顺。2、生字认读:弹:读,什么旁?右边几划?笔顺?复:(明确:撇横下面是个“日”)“复”有哪些朋友?深:翘舌音3、出示带有节奏符号的古诗: 独坐 幽篁里,弹琴 复长啸。 深林 人不知,明月 来相照。(1)教师范读:古诗学习的第一步是读,现在按照古诗节奏老师先读一读。(2)学生读:现在你们能读准诗的节奏吗?要求: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读准节奏,有板有眼。学生自渎体味,同桌互相交流,最后找好朋友(包括老师)朗读交流。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是学习诗歌的方法之一,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记忆诗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和体味诗歌意境的目的。
四、了解诗意。1我们学古诗仅仅会读是不够的,还要了解诗的意思。怎样才能读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可以查字典、看注释、找资料……)2出示带有注释的诗:独坐幽篁里,(篁:竹林)弹琴复长啸。(复:又;啸:长声吟唱)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理解每一句的含义:利用注释是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现在,想想每一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同桌听,看看能不能说明白。诗意:月夜,肚坐幽静的竹林子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声吟唱。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相伴,殷勤来相照。 先逐句理解诗意后,要求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如果句与句连接不连贯,教师加以引导。是句子能通顺、连贯。
五、感悟诗情1背诵古诗,个别背,齐背,背出诗的意境。2王维诗的一大特点是“诗中有画”。这首诗写了哪些景?(幽篁、深林、明月)诗中的人物有哪些活动?(独坐、弹琴、长啸)3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4全班交流,同桌试编故事,评议。5你还积累了哪些写景的古诗,诵读给大家听。古诗是一块美玉,愿你们走近它,欣赏它。 通过品读,学生已在头脑里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审美的情趣也被诗中之美渐渐牵动。我们再借着这份兴致,把所悟、所感之画面,绘就笔端,写就笔端,进入诗人所创设的意境,那么学生与作者的内心会贴得更近,情感上会进一步激起共鸣。
六、拓展想象《竹里馆》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七、课后作业1 背古诗2想象《竹里馆》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这首古诗孩子们普遍感到陌生,所以背诵就成了一个难点。 反复朗读,适当抄写。
板书: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篁:竹林)弹琴复长啸。(复:又;啸:长声吟唱)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