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解剖”原子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沪粤版 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3 “解剖”原子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沪粤版 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09 21:1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粤版 物理八年级下同步练习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0.3 “解剖”原子
一.选择题
1.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原子是不可以再分的最小微粒,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原子的结构逐渐被人们揭开。以下微观研究结论或宏观现象中可以说明原子还可以再分的是(  )
A.玻璃杯摔坏了的碎玻璃还可以碾成粉末 B.原子呈电中性
C.汤姆孙发现比原子小得多的电子 D.糖果熔化后还有甜味
2.关于物质的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都带正电
B.原子的质量主要都集中在原子核,而电子的质量相对原子核很小
C.一个原子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电子所带的电量不等
D.原子、原子核、质子三者尺度上由小到大排列的
3.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如图所示为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  )
A.质子、电子所带的电荷不等
B.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与质子数相等
C.电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D.所有原子都由电子、质子、中子构成
4.自从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后,人们意识到原子还可以再分,于是开始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下列各图中与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模型相类似的是(  )
A.西红柿模型 B.枣糕模型
C.面包模型 D.行星绕日模型
5.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大的是(  )
A.原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6.氧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8号元素,下列有关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氧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C.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小于质子数
D.氧原子的质量分布均匀
7.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是在一次次挫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比如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首先可以排除对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原子核
8.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首先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汤姆孙
B.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D.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9.通常情况下原子是呈电中性的,这是因为(  )
A.原子核不带电
B.中子不带电
C.构成原子的所有微粒都不带电
D.原子内的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10.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D.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止
11.氢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一个电子构成的,关于氢原子的原子结构模型,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卢瑟福用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的实验为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所示线条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部分运动轨迹,其中能说明原子核带正电且质量较大的是(  )
A.a B.b C.c D.d
13.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14.下列各项,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正确排列的是(  )
A.中子、生物体、分子、质子
B.质子、原子、分子、生物体
C.原子、分子、生物体、夸克
D.分子、质子、原子、生物体
15.在很长的时间里,科学家曾认为原子不可再分。后来对一种微粒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这种微粒指的是(  )
A.电子 B.原子核 C.质子 D.中子
16.如图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C.锂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
D.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
二.填空题
17.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1897年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高速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是    ;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    结构模型,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    。
18.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    (选填“原子”或“原子核”)是有结构的。科学家对其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选填“A”或“B”)是汤姆孙提出的“枣糕模型”;    (选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9.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绕核高速运转。原子内部空间分布上,原子核占据了    (选填“绝大部分”或“很小部分”)空间;质量分布上,原子核占据了    (选填“绝大部分”或“很小部分”)质量且带    (选填“正电”或“负电”)。
20.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    (可分/不可分)的。在此基础上,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带    电,它是由质子和    组成。
21.如图所示的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    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    就相当于行星。
22.如图甲所示是锂原子的结构图,从图甲中可以看出锂原子内有   个质子,电子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原子的结构类似于太阳系的模型(图乙),那么图甲中的   相当于太阳系中的太阳。
23.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    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    组成。如图所示是不同科学家提出的原子模型,其中    (选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4.请将分子、病毒、质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入右边微观世界尺度图中。①   ,②   ,③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C D A B C B D B D C B B A B
17、电子 核式 质量
18、原子 A B
19、很小部分 绝大部分 正电
20、可分 正 中子
21、卢瑟福 电子
22、3 负 原子核
23、电子 中子 B
24、质子 分子 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