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中杂诗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17 14:2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山中杂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把握欣赏诗歌的方法,培养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了解与诗歌有关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目标:认真揣摩诗人的情感,学习诗人通过写景来抒情的方法。能品味重要诗句的深刻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感悟诗的意境,并使学生从中受到美得熏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法与学法 角色情感体验法
授课类型 新授 授课方式 合作探究+启发点拨
通案 个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背景介绍: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一、分析诗句:
1、山际见来烟——山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际:边际。○以“见”写存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现,灵动了景色,增添了人气。
2、竹中窥落日——窥:从缝隙或隐蔽处偷看。○“窥”呼应了前一句的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窥”,生动地再现了夕阳余晖疏朗地洒落竹林的情景。
3、鸟向檐上飞—— 向:从,在。 檐:屋檐。○用“向”不用“于”,借词 。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激活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诗意的表达。
4、云从窗里出——这正是山居不可思议的神奇景象。本有的突兀感在前 三个诗句的铺垫下,自然熨帖,不露半点神来的痕迹。
二、译文:
山边飘来的烟霭,从竹林的缝隙里看到落日。
鸟儿向屋檐上飞着,远远看去天边的云气好象是从窗里流出来的一样
三、题解:
本篇是《山中杂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首之一。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山中杂诗 映入眼帘的——是暮色里蔼蔼的山岚,陷入竹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落如缓缓的画卷。
鸟儿悠闲地飞向人家的房檐,从窗口缓缓飘出的是一丝淡淡的云岚。

赏析一:
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哪”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杜甫《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放眼四望,触处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赏析二: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
作业: 必做:背诵诗歌并默写。选做:将诗中意境绘画出来,并配上改写的散文。
板书设计 山中杂诗一、背景介绍:二、译文:三、分析诗句:
教后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