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 0.1mol·L 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
B.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C.1 L 1 mol·L 1FeCl3溶液水解制备胶体,制得的胶粒数目为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2.下列说法或基本操作合理的是
A.在空气中,将氯化镁溶液蒸发结晶可以获得纯净的氯化镁固体
B.金属钠切割后的剩余部分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应放置废液缸中
C.可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与亚硝酸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的广口瓶中,防止见光分解
3.下列有关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氯气为密度比空气大的黄绿色气体
B.氯气具有漂白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C.“84”消毒液、漂白粉均为含氧化合物
D.用石蕊试液可检验中是否混有HCl
4.配制500mL0.1mol·L1的NaCl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是
A.500mL容量瓶 B.试管 C.酒精灯 D.分液漏斗
5.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
B.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
C.科学家成功将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跨临界直冷制冰
6.0.1mol Na2CO3·10H2O溶于180g水中,溶液中Na+和H2O个数之比是
A.1:25 B.1:55 C.1:5 D.1:100
7.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着色剂——胡萝卜素、苯甲酸钠
B.调味剂——亚硝酸钠、味精
C.营养强化剂——维生素、硫酸亚铁
D.防腐剂——氯化钠、柠檬黄
8.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B.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分子数大于
C.溶液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约为3
D.与足量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9.下列情况中,气体分子数不一定相同的是
A.相同体积的CO和CO2
B.同温同压下1 L CO和1 L CO2
C.常温常压下1 g CO和1 g N2
D.同温同压下,同容积的两个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O2,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分子总数
10.第24届冬奥会中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图甲为场馆提供电能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B.图乙轻合金材料制成的冰刀
C.图丙大理石冰壶
D.图丁聚氨酯速滑服
1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湿法炼铜
12.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可行的是( )
A.检验Cl-,可取少量试剂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检验SO42-,可取少量试剂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C.用氢氧化钠溶液可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D.检验SO42-,可取少量试剂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13.在一定温度下,向24g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充分搅拌并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晶体和8.4g滤液,若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则此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 )
A.34.4g B.32g C.18.4g D.9.6g
14.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错误的是
A.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各含有2 mol O,则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6:3:2
B.n g Cl2中有m个Cl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35.5m/n
C.常温下,a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就是×6.02×1023个
D.2.8 g C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15.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B.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C.在常温常压下,11.2L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二、填空题
16.在探究金属钠与水反应(如图)的实验过程中,某课外小组同学记录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①有碱生成 ②溶液变红 ③钠四处游动 ④钠浮在水面上 ⑤有气体产生 ⑥钠的密度比水小 ⑦钠熔成光亮的小球 ⑧反应放热,钠熔点低
(1)补齐表格(从①~⑧中选择,填序号):
实验现象 ______ ④ ③ ②
实验结论 ⑧ ⑥ _______ ①
(2)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淡黄色固体与 C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17.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2和SO2分子数之比为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摩尔质量之比为____,质量之比为____,密度之比为____。
(2)12.4gNa2X中含Na+0.4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是___,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
(3)人造空气(氧气和氦气的混合气)可用于减轻某些疾病或供深水潜水员使用。在标准状况下,11.2L“人造空气”的质量是4.8g,其中氧气和氦气的分子数之比是___,氧气的质量是____。
18.完成下列计算:
(1)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
(2)0.5mol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___g,含___________个分子,含___________mol氧原子,能和___________molNaOH完全反应。
(3)含0.4molCl-的氯化镁是___________mol,质量是___________g,它跟___________g氯化钠含有相同数目的Cl-。
(4)0.3mol氨气和0.4mol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所含原子数之比___________。
(5)已知4.8g某混合气体含分子数为0.15NA,该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9.(1)同温同压下的氧气和氢气,若体积相同时,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若质量相等时,两种气体的体积比________。
(2) Cl﹣浓度为0.4mol L﹣1的Mg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200mL该MgCl2溶液中含Mg2+的数目为__。
(3) 50mL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4)4gNaOH固体溶解后配制成1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取出10mL该溶液,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将取出的10mL加水稀释至100mL,其物质的量浓度变为__________。
20.(1)顺铂(化学名称为顺二氯二氨合铂(II),化学式为PtCl2(NH3)2,相对分子质量为:300)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一片顺铂药片所含顺铂的质量为6×10-4g。那么一片顺铂药片中N原子的物质的量________;
(2)乙烯气体(C2H4)是石油化工产品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之一,在标准状况下其密度为_______g.L-1;(已知:标准状况下,Vm=22.4L mol-1 )
(3)现有一种矿泉水样品,1.0升的该矿泉水含有4.8×10-2gMg2+。则________升矿泉水中含有1molMg2+;
(4)某“84消毒液”1000mL.其有效成分为NaClO(式量:74.5),质量分数为14.9%,密度为1.2g/L。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5)已知CO和CO2的混合气体7.2g。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4.48L。则该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
(6)如图所示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若瓶1两种气体______(填“物质的量”或者“质量”)相等,则两瓶中的气体原子总数和质量均相等。
四、实验题
21.该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他们称取ag样品,并设计用如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装置出来的气体是否需要干燥_______(填“是”或“否”);请写出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实验结束时,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时,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需冷却到室温
b.上下移动量筒,使得、中液面高度相同
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3)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氧气的质量为mg,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a、m表示)。
(4)实验完成后,到之间导管内残留水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参考答案:
1.A
【详解】A.n(NH4NO3)=c V=1L×0.1 mol·L 1=0.1mol,含有氮原子0.2mol,氮原子数为0.2NA,故A正确;
B.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故B错误;
C.氢氧化铁胶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1L 1mol L-1FeCl3溶液中含1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能生成的胶粒小于NA个,故C错误;
D.2mol SO2和1mol O2混合在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由于该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分子总数大于2NA,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胶体中的胶体微粒是多个分子和离子的聚合体。
2.C
【详解】A.由于MgCl2+2H2OMg(OH)2+2HCl,加热促进水解,故直接在空气中,将氯化镁溶液蒸发结晶将得到Mg(OH)2,而不是获得纯净的氯化镁固体,应该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结晶,A错误;
B.由于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H2,故金属钠切割后的剩余部分应该放回原试剂瓶,不能放置废液缸中,B错误;
C.将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滴入氯化钠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中,NaCl中可以产生白色沉淀AgCl,而NaNO2则无明显现象,故可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与亚硝酸钠溶液,C正确;
D.溶液应该放在细口瓶中,故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瓶中,防止见光分解,D错误;
故答案为:C。
3.A
【详解】A.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呈黄绿色,故A正确;
B.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水中含有的HClO有漂白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故B错误;
C.“84”消毒液、漂白粉均为混合物,故C错误;
D.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显酸性和强氧化性,能使石蕊先变红后褪色,无法判断其中是否含HCl,故D错误;
选A。
4.A
【详解】配制500mL0.1mol·L1的NaCl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等仪器,符合题意的为A;
故答案:A。
5.D
【详解】A.炖排骨汤时加点醋,有利于骨质中钙质的溶出,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茄子的果实里含有一种叫单宁的物质,它具有在空气中氧化成黑色的特性,切开的茄子里面的单宁与O2接触,发生化学变化,故B错误;
C.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是物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6.B
【详解】0.1mol Na2CO3·10H2O中含有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1mol×2=0.2mol,含有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0.1nol × 10=1mol,180g水的物质的量为:=10mol,则该溶液中含有水的总物质的量为: 1mol+10mol=11mol,微粒个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溶液中Na+和H2O个数之比:0.2mol: 11mol=1: 55,故答案为:1: 55。
故选B。
7.C
【详解】A.苯甲酸钠为防腐剂,不是着色剂,选项A错误;
B.亚硝酸钠为防腐剂,不是调味剂,选项B错误;
C.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铁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所以维生素、硫酸亚铁都是营养强化剂,选项C正确;
D.柠檬黄是着色剂,不是防腐剂,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8.B
【详解】A.1.8g水的物质的量为n==0.1mol,1个水分子中中子数目为8个,故0.1mol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8,故A错误;
B.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则的物质的量大于1mol,故含有的分子数大于,故B正确;
C.不确定溶液体积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故C错误;
D.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不是氯化亚铁,故与足量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故D错误。
故选B。
9.A
【详解】A.相同体积的CO和CO2气体的状态不一定相等,则气体分子数不一定相同;
B.据n =,同温同压下Vm相同,则体积相等,n相等,所以同温同压下,1L CO和1L CO2分子数一定相等;
C.依据n=,CO和N2摩尔质量M相等,则质量相等时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常温常压下,1g CO和1g N2一定具有相等的分子数;
D.依据n=,同温同压下Vm相同,则体积相等,n相等,所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H2,一定具有相等的物质的量和分子数;
答案选A。
10.D
【详解】A.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使用半导体Si,是无机非金属材料,A选项错误;
B.轻合金材料是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性的无机物,B选项错误;
C.大理石是无机物矿石材料,C选项错误;
D.聚氨酯是有机高分子材料,D选项正确;
答案选D。
11.C
【详解】A.火药中发生的反应是2KNO3+3C+S===K2S+N2↑+3CO2↑,涉及化学反应,A选项错误;
B.粮食酿酒中涉及淀粉的水解,是化学反应,B选项错误;
C.转轮排字没有涉及化学反应,C选项正确;
D.湿法炼铜涉及化学反应Fe+CuSO4===FeSO4+Cu,D选项错误;
答案选C。
12.D
【详解】A. 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一定是AgCl,可能是为Ag2SO4等,检验Cl-: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Cl-,故A错误;
B. 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一定为BaSO4,可能为BaCO3或BaSO3等,正确的操作:先加入盐酸酸化,无现象,然后在加入BaCl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含有SO42-,故B错误;
C. CO2和HCl都能与NaOH发生反应,不能用NaOH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故C错误;
D. 根据选项B的分析,故D正确;
答案:D。
13.A
【详解】由题意可知,此温度下所得到的8.4g滤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则8.4g饱和溶液中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为=2.4g,水的质量为6g,则析出的蓝色晶体中水的质量为24g-6g=18g,蓝色晶体为CuSO4·5H2O,所以析出的蓝色晶体的质量为=50g,其中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为50g-18g=32g,所以无水硫酸铜的总质量为32g+2.4g=34.4g,故答案为A。
【点睛】无水硫酸铜加入水中会生成蓝色晶体CuSO4·5H2O,该反应为化学反应。
14.C
【详解】A.根据原子守恒知,三种气体CO、CO2、O3分别都含有2molO,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mol,所以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2mol:1mol:mol=6:3:2,故A正确;
B.ng氯气的物质的量==mol,每个氯分子中含有2个氯原子,所以氯分子个数为0.5m,根据NA===/mol,故B正确;
C.常温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未知,则a L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也未知,无法确定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故C错误;
D.2.8 g CO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5.A
【详解】A. 64gS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该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mol3NA=3NA,A项正确;
B. 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物质的量为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B项错误;
C. 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分析,标准状况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其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则11.2L Cl2含物质的量小于0.5mol,C项错误;
D. 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条件不足,11.2L H2O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与阿伏伽德罗常数NA相关的化学计量的选择题是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计量的理解与应用。本题C项是学生的易错点,要特别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的状态与条件,题设陷阱经常误将“常温常压”当作“标准状况”、或者误把标准状态下的固体、液体当成气体,学生做题时只要善于辨析,便可识破陷阱,排除选项。
16.(1) ⑦ ⑤
(2)2Na+2H2O=2Na++2OH-+H2↑
(3)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1)
钠的密度比水小,实验中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该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钠熔成光亮的小球;钠四处游动,说明反应生成了气体;根据溶液变红,说明钠和水反应有碱生成。故答案为:⑦; ⑤;
(2)
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改写为离子方程为:2Na+2H2O=2Na++2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2OH-+H2↑;
(3)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 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17.(1) 1∶1 1∶1 2∶3 7∶16 7∶16 7∶16
(2) 62g/mol 16
(3) 1∶4 3.2g
【解析】(1)
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为微粒数目之比,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2和SO2物质的量相等,V(N2)∶V(SO2)=n(N2)∶n(SO2)=N(N2)∶N(SO2)=1∶1,依据N2、SO2的组成,得到等物质的量的N2、SO2的原子数之比为:2∶3,N2的摩尔质量为28g/mol,SO2的摩尔质量为64g/mol,所以摩尔质量之比为7∶16,等物质的量的N2和SO2质量之比为7∶16,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N2和SO2密度之比为7∶16,故答案为:1∶1;1∶1;2∶3;7∶16;7∶16;7∶16;
(2)
12.4gNa2X中含Na+0.4mol,则Na2X的物质的量为0.2mol,摩尔质量为:M==62g/mol,Na2X是由一个X原子和两个钠原子组成的,所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 46=16,故答案为:62g/mol;16;
(3)
11.2L“人造空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是4.8g,设含O2、H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有xy=0.5mol,32x4y=4.8g,解得:x=0.1mol,y=0.4mol,所以氧气和氦气的分子数之比是1∶4,氧气的质量为m(O2)=0.1mol32g/mol=3.2g,故答案为:1∶4;3.2g。
18.(1)32g/mol
(2) 49 0.5NA 2 1
(3) 0.2 19 23.4
(4) 51:176 1:1
(5)32g/mol
【详解】(1)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32g/mol。
(2)0.5molH2SO4的质量是0.5mol×98g/mol=49g,含有的分子个数为0.5NA,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0.5mol=2mol,共1molH+,故能和1molNaOH完全反应。
(3)1mol氯化镁中含有2mol氯离子,故含0.4molCl-的氯化镁是0.2mol,质量是0.2mol×95g/mol=19g;与0.4mol氯化钠含有相同数目的Cl-,氯化钠的质量为0.4mol×58.5g/mol=23.4g。
(4)0.3mol氨气和0.4mol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0.3×17:0.4×44=51:176,所含原子数之比为0.3×4:0.4×3=1:1。
(5)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5mol,平均摩尔质量为=32g/mol。
19. 16:1 1:16 0.2mol/L 0.04NA 18.4mol/L 1mol/L 1mol/L 0.1mol/L
【详解】(1)同温同压下的氧气和氢气,若体积相同时,根据pV=nRT可知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质量比为32:2=16:1;若质量相等时,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为;
(2)根据化学式可知Cl-浓度为0.4mol L-1的Mg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2=0.2mol/L,200mL该MgCl2溶液中含Mg2+的数目为0.2L×0.2mol/L×NA/mol=0.04NA;
(3)根据可知,50mL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8.4mol/L;
(4)4gNaOH固体溶解后配制成1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取出10mL该溶液,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将取出的10mL加水稀释至100mL,即稀释10倍,则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其物质的量浓度变为1.0mol/L÷10=0.1mol/L。
20. 4×10-6mol 1.25 500 2.4mol.L-1 4.8g 物质的量
【详解】(1)一片顺铂药片中含有顺铂的物质的量是n[PtCl2(NH3)2]==2×10-6mol,根据顺铂的分子式可知:一个顺铂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则一片顺铂药片中含有N原子的物质的量是n(N)=2n[PtCl2(NH3)2]= 4×10-6mol;
(2)乙烯分子式是C2H4,则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即1molC2H4的质量是28g,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是22.4L/mol,就是1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所以乙烯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ρ==1.25g/L;
(3)1molMg2+质量24g,1L水中含有Mg2+的质量是4.8×10-2g,则含有1molMg2+需要的水的体积V==500L;
(4)根据c=可知质量分数为14.9%,密度为1.2g/L的NaCl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4mol/L;
(5)n==0.2mol,假设混合气体中CO、C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根据二者的质量和可得28x+44y=7.2g,根据二者的物质的量的和可得x+y=0.2mol,两式联立,可得x=y=0.1mol,则根据O元素守恒,可得:n(O)=n(CO)+2n(CO2)=0.1mol+2×0.1mol=0.3mol,O原子的质量是m(O)=0.3mol×16g/mol=4.8g;
(6)两个瓶的容积相同,瓶内盛放的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气体分子,气体所处的温度、压强相同,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二者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含有的原子个数也相同,若使两个瓶中气体的质量相等,则瓶1中N2、O2的分子数相同,根据n=可知N2、O2的物质的量相同。
21.(1) 否 、
(2)a
(3)
(4)偏小
【分析】装置图中A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装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B为洗气装置,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HCl,防止HCl与过氧化钠反应,C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装置,D为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的装置,防止多余的二氧化碳进入量气装置,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偏大,E和F是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的装置。
(1)
B装置出来的气体不需要干燥,二氧化碳、水蒸气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定量关系相同对测定过氧化钠质量分数无影响,所以不需要干燥除去水蒸气;B装置出来的气体不干燥的话,则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装置C中应该是二氧化碳和水和过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2)
a.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冷却到室温,会使溶液体积增大,读出结果产生误差,故a错误;
b.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使装置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同,避免读取体积产生误差,故b正确;
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是正确的读取方法,故c正确;
故答案为:a;
(3)
测定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mg,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中氧气和过氧化钠的系数关系可知,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4)
实验完成后E到F之间导管内残留水的体积会使测定氧气体积减小,导致测定过氧化钠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