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30 诗四首
1、了解有关每首诗的作者的文学常识及时代背景。
2、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把握并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理解诗中个别词、句的特殊含义和意境。
4、领会诗词的美。学习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把握并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中个别词、句的特殊含义和意境。
重点难点归园田居陶渊明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著作《饮酒》《拟古》 《归园田居》:抒发了诗人不愿再混迹污浊的官场,而归园田居以求返璞归真的情感。中心思想写作背景 归园田居: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反映出作者的深刻思想变化。词语解释菏锄:扛着斧头,荷,读hè,扛着。
草木长:草木丛生。精彩赏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衣裳沾湿了不值得惋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心愿就行了。 体现出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现实中失去自我。写作特色 《归园田居》用语平淡自然,朴素随口而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使至塞上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著有《王右丞集》作者简介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传达了诗人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中心思想 使至塞上: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主要以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的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写作背景词语解释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烟:烽火,报警时点的烟火。
长河:黄河。精彩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译:大沙漠里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更圆。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写作特色 《使至塞上》诗歌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观的塞外景色。渡荆门送别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 著有《李太白集》作者简介 《渡荆门送别》:表达对长江中游秀丽景象的赞叹和对故乡的留恋。中心思想 渡荆门送别:这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此时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船过荆门一带,视域岭,色。写作背景词语解释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色。 精彩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译:巴山尽头现出平山,长江沿着旷野奔流。 颔连写景,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变化。hàn写作特色《渡荆门送别》全诗运古诗浑壮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首联叙事、颔联、颈连写景,尾连叙事,时空广阔,写景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hàn游山西村陆游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剑南诗稿》《沈园》著作作者简介《游山西村》:书写了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之美里的快乐之情。中心思想 游山西村:诗人正因推助张俊北伐,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写作背景慰之情。词语解释柳暗花明:柳色深绿,所以说“暗”;花光红艳所以说“明”。
闲乘月: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精彩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山层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 这句诗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写作特色 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中间两句对偶自然工整,显示出了诗人锤炼语言的 非凡功力。精彩诗句《归园田居》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课后习题解答二、1、《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愿”是体指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上强。我们的发现:陶渊明与陆游心态比较 陶渊明与陆游当时写下《归园田居》与《游山西村》这两首诗时都以弃官。但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看出,陆游仍然希望为国效力;而淘渊明则钟意于田园生活,钟意于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日子。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