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山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七)
满分75分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下面文物属于材料所述的礼器的是
A.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B.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
C.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D.戴枷奴隶陶俑
2.据《史记》记载,荆轲刺秦时,秦王左右的大臣依秦法均未携带武器。而从出土的东汉时期荆轲刺秦画像石来看,秦王左右配有武器(如图)。这表明
A.《史记》的记载都是真实的
B.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真相的唯一途径
C.历史事实认定需综合多种证据
D.不同时期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不一
3.观察下列三幅图片,据此拟一个合适的主题
《耕获图》 定窑娃娃枕 《清明上河图》(局部)
A.宋朝时期经济发展 B.宋朝时期农业发展
C.宋朝时期民族融合 D.宋朝时期手工业进步
4.1408年,古浡泥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受郑和友好访问之影响,率团150人来华进行回访;1410年,在郑和船队初访满剌加国后,该国国王即率540人庞大使团来华进行友好交流。这体现了郑和下西洋
A.促进了沿线贸易的发展 B.推动了国家间的友好往来
C.促进了民间的情感交流 D.留下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5.这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某事件的评价:“该事件的高潮虽说为期不过三个月,并且最终还在清政府的叛卖下,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陷于失败,但是,它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保存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悠久文化,阻止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可能爆发,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并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该事件
A.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B.以“扶清灭洋”为口号
C.拉开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D.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6.在战争过程中,国共两党之间虽存在矛盾,但基本上是团结的,能够集中力量对敌。将士们英勇奋战,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辉煌战果,使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面临崩溃。但是,战争的胜利进军,并未能扼制革命阵营的危机。这场战争指的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7.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中国人高兴的原因是
A.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B.和平曙光的出现
C.毛泽东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8.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一文指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社论这段话可用来研究新中国成立的
A.背景 B.过程 C.标志 D.意义
9.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其中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会议协商的方式参与了这一事件,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材料论述的事件是
A.万隆会议召开 B.日内瓦会议召开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D.周恩来与印度领导人会面
10.古代希腊制陶业中的手工业者之间的竞争很普遍,有在出土文物上发现讥讽竞争对手的刻字:“尤弗洛尼奥斯永远无法作出此等人物瓶。”这反映出古希腊文化中的
A.自由因素 B.平等因素 C.竞争因素 D.法治因素
11.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两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
西蒙·玻利瓦尔投身独立运动,组建军队。他征战南美洲北部,解放了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由于不可磨灭的功绩,他被南美洲许多国家共尊为“解放者”。 1857年,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作为起义领导人之一的章西女王,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章西失陷后,她和起义军战士一起同敌人拼死搏斗。最终章西女王在防守瓜廖尔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A.都以暴力革命取得了胜利 B.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都成立了共和国 D.都涌现出伟大的民族英雄
12.1932年前后的美国关于找工作的传说有很多,有些听来离奇,却一点不假。如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第二天好占个排头;有一个阿肯色州人为了找工作步行900英里;曼哈顿某职业介绍所招聘300人,有5000人来应聘。在美国著作《光荣与梦想》中作者这样写道:“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直接导致材料中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A.政府政策不合理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经济危机的爆发 D.自然灾害的发生
13.观察下面的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这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是
A.生态环境问题加剧
B.地区冲突不断
C.女性社会地位降低
D.宗教问题突出
某校历史社团开展“走进山西,读懂山西”的社会实践活动。据此完成第14-15小题。
14.山西稷山东渠遗址发现夏时期东下冯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历史文物。下列文物
折肩罐 玉钺 石纺轮 骨铲
A.可以证明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 B.佐证山西的制陶工艺是已知最早的
C.说明玉器在这一时期应用于祭祀 D.为研究夏朝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5.近年来,山西经济快速发展。对此,二组同学整理出下列资料,从中可以得出
2017年,太重时速350千米中国标准动车组轮轴关键制造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2019年,“晋华炉”获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2022年,中车永济电机喜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A.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 B.山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C.山西科技创新成绩斐然 D.山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历久弥新。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创新精神】简述图1所示发明在当时产生的影响和图2反映的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3分)
图1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图2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2)【民族精神】简述下面两首歌曲蕴含的价值,并概括它们体现的共同的民族精神。(4分)
义勇军进行曲(节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节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3)【梦想精神】概括下列两位人物的共同梦想和出发点的不同。(3分)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货币变迁是时代变迁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实行着有别于欧洲、印度等地区的货币系统,长期以铜钱为主要货币。但是中国古代货币形制和币材不断变动,北宋时期出现纸币①,明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最重要的货币。我国货币系统是在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摘编自黄纯艳《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十八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①处纸币的名称,并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系统的特点。(4分)
材料二 1816年,英国率先推行金本位制。在金本位制期间,英国凭借“世界工厂”的经济实力和“日不落帝国”庞大的殖民体系,在国际贸易、海运、海上保险和金融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英镑成为国际经济交往尤其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1931年七八月,英国被迫宣布停止英镑对黄金的兑换,更是在9月21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这标志着以英镑代替黄金充当国际本位货币时代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被美元取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镑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2分)
材料三
2002年,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国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左图所示欧元采用正面是拱门,背而是桥梁的设计方式,拱门和桥梁象征着开放合作的精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上面欧元图案表达的内涵,并指出欧盟各国为什么要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4分)
18.改革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明治政府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购买工业设备的外汇主要来自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品出口。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为己任,通过刊物引导日本国民移风易俗,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
——摘编自《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农业方面: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工业方面: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商业方面: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材料三
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试办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颁布《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全国掀起了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摘编自《复兴之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各种社会力量在推动日本近代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简述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两次土地政策调整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多种因素推动历史进步。某班以“历史的进步”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任务,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任务一【社会变革】(4分)
(1)根据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解放农奴、美国解放黑人奴隶的背景及带来的影响。
与同期的西欧国家相比,俄国的工业化程度和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这主要是受农奴制的影响。一方面,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扩大工商业者队伍以及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农奴的贫困化严重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因此,到19世纪中期,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废除农奴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国内战之初,北方占据了人力、物力和政治方面的优势。但由于在解放奴隶的问题上态度不明确,对战争的艰巨性没做充分的估计,再加上军事指挥的失误,致使战争在开始阶段遭到重大挫折。林肯政府的保守政策和北军的屡次败北,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前线的失败和后方人民群众运动的高涨,迫使林肯政府改变了保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1862年9月,林肯发表了震惊世界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任务二【勇敢探索】(4分)
(2)谈谈下面两位人物的探索取得了什么成果,其成果对人类社会进步分别有何价值?
图1麦哲伦 图2 牛顿
任务三【思想引领】(7分)
(3)先进思想推动社会发展。请以“思想解放·光明前行”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百家争鸣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参考答案
1 B【解题思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是一种饰品,排除A;贾湖骨笛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笛子,排除C;戴枷奴隶陶俑反映的是奴隶制度,排除D。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故选B。
2 C【素养落地】本题主要考查认定历史事实的方法,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A说法错误,排除;“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真相的唯一途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不同时期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不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故选C。
3 A【解题思路】根据图片及图片下文字信息“耕获图”“定窑娃娃枕”“清明上河图”可知,这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宋朝的经济发展。故选A。
4 B【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古浡泥国国王……受郑和友好访问之影响,率团……来华进行回访”“在郑和船队初访满刺加国后,该国国王即率……使团来华”可知,受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沿线国家来华进行交流,推动了国家间的交往。A、C、D从材料中得不出,排除。故选B。
5 B【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义和团运动,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潮虽说为期不过三个月”“在清政府的叛卖下,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陷于失败,但是,它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可知,该事件指的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B正确。
6 C【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国共两党……基本上是团结的”“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辉煌战果,使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面临崩溃”可知,这场战争是北伐战争。故选C。
7 B【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判断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此时老百姓特别渴望实现国内和平,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和平建国问题,让人民看到了和平的曙光。故选B。
8 D【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新中国的成立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可知,D符合题意。
9 A【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万隆”“新中国以会议协商的方式参与了这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论述的是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故选A。
10 C【解题思路】由材料中关键信息“竞争很普遍”“竞争对手”等可知,C符合题意。
11 D【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分别是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都涌现出杰出的民族英雄。故选D。
12 C【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美国的人民就业困难,社会出现大面积失业的现象,再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32年”可知,直接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经济危机的爆发。
13 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考查人口数量迅速增长的影响,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解题思路】根据图片可知,世界人口数量迅速增长,这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加剧生态环境问题。故选A。
14 D【解题思路】观察四幅图片可知,夏时期时先民使用陶器、玉器,会纺织,使用磨制石器。这些文物为研究夏朝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D符合题意。
15 C【解题思路】由材料中“太重……关键制造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获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中车永济电机-·喜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可知,材料反映出山西科技发展成就斐然,C正确。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16【参考答案】(1)影响:促进了土地私有化;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探索: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分)
(2)价值:《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志;《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创作于抗美援朝时期,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豪迈气概和必胜信念。(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共同梦想:国家富强。(1分)出发点:李鸿章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为了人民。(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由图下文字信息“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和所学知识即可解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由材料中“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第(3)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中“中国欲自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可知,李鸿章和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共同梦想是国家富强;第二小问,李鸿章的出发点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为人民利益着想。
17【参考答案】(1)名称:交子。(1分)特点:铜钱为主要货币;货币形制和币材不断变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3分)
(2)变化:英镑的国际地位不断下降。(1分)原因: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的实力。(1分)
(3)内涵:欧元是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象征,体现了坦诚和开放合作的精神。(1分)原因:为了提升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欧洲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减少成员国之间的内部矛盾。(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3分)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北宋时期”可知,该纸币名称是交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长期以铜钱为主要货币”“货币形制和币材不断变动”“货币系统是在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英镑成为国际经济交往尤其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以英镑代替黄金充当国际本位货币时代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被美元取代”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193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8【参考答案】(1)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促进了日本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思想家积极宣传先进思想,引导社会习俗的变革;明治时期的教育家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3分)
(2)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实行自由贸易。(1分)影响: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缓解了经济、政治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农业合作化运动:国家通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确立起来。(1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1分)
(4)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既要抓住时机又不能急于求成。(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明治政府兴建了现代化……基础设施”“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 ‘文明开化’为己任”“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等概括答案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自由贸易”“工资制”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的相关内容回答即可。第(4)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19【参考答案】(1)背景:俄国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林肯政府的政策保守,在美国内战中接连失利。(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影响:为俄国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争中的被动局面,使北方最终获得胜利。(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成果:麦哲伦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价值: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示例:思想解放·光明前行
先进的思想可以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
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打开了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18世纪时,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综上所述,先进思想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俄国的工业化程度和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这主要是受农奴制的影响”“前线的失败和后方人民群众运动的高涨,迫使林肯政府改变了保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图片及图片下文字信息“麦哲伦”“牛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围绕主题任选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山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七)
满分 75分 考试时间共 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1.“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下面文物属于材料
所述的礼器的是
A.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B.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
C.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D.戴枷奴隶陶俑
2.据《史记》记载,荆轲刺秦时,秦王左右的大臣依秦法均未携带武器。而从
出土的东汉时期荆轲刺秦画像石来看,秦王左右配有武器(如图)。这表明
A.《史记》的记载都是真实的
B.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真相的唯一途径
C.历史事实认定需综合多种证据
D.不同时期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不一
3.观察下列三幅图片,据此拟一个合适的主题
《耕获图》 定窑娃娃枕 《清明上河图》(局部)
A.宋朝时期经济发展 B.宋朝时期农业发展
C.宋朝时期民族融合 D.宋朝时期手工业进步
4.1408年,古浡泥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受郑和友好访问之影响,率团 150 人来
华进行回访;1410年,在郑和船队初访满剌加国后,该国国王即率 540 人庞大
使团来华进行友好交流。这体现了郑和下西洋
A.促进了沿线贸易的发展 B.推动了国家间的友好往来
C.促进了民间的情感交流 D.留下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这是对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某事件的评价:“该事件的高潮虽说为期不过三
个月,并且最终还在清政府的叛卖下,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陷于失败,但
是,它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保存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悠久文化,阻止
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可能爆发,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并成为
‘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该事件
A.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B.以“扶清灭洋”为口号
C.拉开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D.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6.在战争过程中,国共两党之间虽存在矛盾,但基本上是团结的,能够集中力
量对敌。将士们英勇奋战,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辉煌战果,使北洋军阀的反动
统治面临崩溃。但是,战争的胜利进军,并未能扼制革命阵营的危机。这场战
争指的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7.1945年 8月 29日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昨日下午三
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
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中国人高兴的原因是
A.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B.和平曙光的出现
C.毛泽东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8.1949年 10月 1日,《人民日报》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一文指出: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
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社论
这段话可用来研究新中国成立的
A.背景 B.过程 C.标志 D.意义
9.20世纪 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其中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
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会议协商的方式参与了这一事件,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
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材料论述的事件是
A.万隆会议召开 B.日内瓦会议召开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D.周恩来与印度领导人会面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古代希腊制陶业中的手工业者之间的竞争很普遍,有在出土文物上发现讥
讽竞争对手的刻字:“尤弗洛尼奥斯永远无法作出此等人物瓶。”这反映出古
希腊文化中的
A.自由因素 B.平等因素 C.竞争因素 D.法治因素
11.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两段材料描述的历
史事件的共同点是
西蒙·玻利瓦尔投身独立运动, 1857 年,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
组建军队。他征战南美洲北部,解放 义。作为起义领导人之一的章西女
了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哥伦 王,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
比亚和玻利维亚。由于不可磨灭的功 章西失陷后,她和起义军战士一起同
绩,他被南美洲许多国家共尊为“解 敌人拼死搏斗。最终章西女王在防守
放者”。 瓜廖尔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A.都以暴力革命取得了胜利 B.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都成立了共和国 D.都涌现出伟大的民族英雄
12.1932年前后的美国关于找工作的传说有很多,有些听来离奇,却一点不
假。如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第二天好占个排头;有一个阿肯
色州人为了找工作步行 900英里;曼哈顿某职业介绍所招聘 300人,有 5000人
来应聘。在美国著作《光荣与梦想》中作者这样写道:“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
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直接导致材料中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A.政府政策不合理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经济危机的爆发 D.自然灾害的发生
13.观察下面的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这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是
A.生态环境问题加剧
B.地区冲突不断
C.女性社会地位降低
D.宗教问题突出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某校历史社团开展“走进山西,读懂山西”的社会实践活动。据此完成第
14-15小题。
14.山西稷山东渠遗址发现夏时期东下冯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历史文物。下
列文物
折肩罐 玉钺 石纺轮 骨铲
A.可以证明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 B.佐证山西的制陶工艺是已知最早的
C.说明玉器在这一时期应用于祭祀 D.为研究夏朝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5.近年来,山西经济快速发展。对此,二组同学整理出下列资料,从中可以
得出
2017年,太重时速 350 千米中国标准动车组轮轴关键制造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2019年,“晋华炉”获第 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2022年,中车永济电机喜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A.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 B.山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C.山西科技创新成绩斐然 D.山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10分)
16.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历久弥新。根据下面的图文信
息,回答相关问题。
(1)【创新精神】简述图 1所示发明在当时产生的影响和图 2反映的中国革命
道路的探索。(3分)
图 1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图 2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民族精神】简述下面两首歌曲蕴含的价值,并概括它们体现的共同的民
族精神。(4分)
义勇军进行曲(节选)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节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3)【梦想精神】概括下列两位人物的共同梦想和出发点的不同。(3 分)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
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
民幸福。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20分)
17.货币变迁是时代变迁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实行着有别于欧洲、印度等地区的货币系统,长期以铜钱为主要货
币。但是中国古代货币形制和币材不断变动,北宋时期出现纸币①,明中期以
后白银成为最重要的货币。我国货币系统是在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
的。
——摘编自黄纯艳《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十八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①处纸币的名称,并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系统的特点。
(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二 1816年,英国率先推行金本位制。在金本位制期间,英国凭借“世界
工厂”的经济实力和“日不落帝国”庞大的殖民体系,在国际贸易、海运、海
上保险和金融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英镑成为国际经济交往尤其是国际贸易的
主要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1931年七八月,英国被迫宣布停止英镑对黄金
的兑换,更是在 9月 21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这标志着以英镑代替黄金充当国
际本位货币时代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被美元取
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镑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2分)
材料三
2002年,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国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
——欧元。左图所示欧元采用正面是拱门,背而是桥梁
的设计方式,拱门和桥梁象征着开放合作的精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上面欧元图案表达的内涵,并指出欧盟
各国为什么要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4分)
18.改革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明治政府兴建了现代化交
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购买工业设备的外汇主要来自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品出口。明治时
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为己任,通过刊物引导日本国民
移风易俗,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
生。
——摘编自《新全球史》等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二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农业方面: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工业方面: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商业方面: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材料三
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试办以土地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
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 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
合作社。1955年,颁布《关于农业合 仍归集体所有……是适应我国农业特
作化问题的决议》,全国掀起了兴办 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
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 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摘编自《复兴之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各种社会力量在推动日本近代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简述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发展产
生的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两次土地政策调整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15分)
19.多种因素推动历史进步。某班以“历史的进步”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任务,
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任务一【社会变革】(4分)
(1)根据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解放农奴、美国解放黑人奴隶的
背景及带来的影响。
与同期的西欧国家相比,俄国的工业 美国内战之初,北方占据了人力、物力
化程度和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 和政治方面的优势。但由于在解放奴
段,这主要是受农奴制的影响。一方 隶的问题上态度不明确,对战争的艰
面,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扩大工 巨性没做充分的估计,再加上军事指
商业者队伍以及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 挥的失误,致使战争在开始阶段遭到
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农奴的贫困化严 重大挫折。林肯政府的保守政策和北
重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进而影响 军的屡次败北,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
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因此,到 19世 满。……前线的失败和后方人民群众
纪中期,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废 运动的高涨,迫使林肯政府改变了保
除农奴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 守 政 策 , 采 取 了 一 系 列 革 命 措
势。 施。……1862 年 9 月,林肯发表了震
惊世界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任务二【勇敢探索】(4分)
(2)谈谈下面两位人物的探索取得了什么成果,其成果对人类社会进步分别有
何价值?
图 1麦哲伦 图 2 牛顿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任务三【思想引领】(7分)
(3)先进思想推动社会发展。请以“思想解放·光明前行”为题,写一篇 150
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百家争鸣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 B【解题思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是一种饰品,排除 A;贾湖骨笛是目前世界上
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笛子,排除 C;戴枷奴隶陶俑反映的是奴隶制度,排除 D。二
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故选 B。
2 C【素养落地】本题主要考查认定历史事实的方法,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
料实证。
【解题思路】A说法错误,排除;“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真相的唯一途径”说法
过于绝对,排除 B;“不同时期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不一”与材料主旨不符,
排除 D。故选 C。
3 A【解题思路】根据图片及图片下文字信息“耕获图”“定窑娃娃枕”“清明
上河图”可知,这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宋朝的经济发展。故选 A。
4 B【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古浡泥国国王……受郑和友好访问之影响,率
团……来华进行回访”“在郑和船队初访满刺加国后,该国国王即率……使团来
华”可知,受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沿线国家来华进行交流,推动了国家间的交往。
A、C、D 从材料中得不出,排除。故选 B。
5 B【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义和团运动,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
料实证、家国情怀。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高潮虽说为期不过三个
月”“在清政府的叛卖下,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陷于失败,但是,它阻止了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可知,该事件指的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以“扶清
灭洋”为口号,B正确。
6 C【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国共两党……基本上是团结的”“以鲜血和生命
换来了辉煌战果,使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面临崩溃”可知,这场战争是北伐战争。
故选 C。
7 B【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判断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此时老百姓特别
渴望实现国内和平,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和平建国问题,让人民看到了和平的曙光。
故选 B。
8 D【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新中国的成立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家
国情怀。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揭开了历史的新
的巨册”可知,D符合题意。
9 A【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20 世纪 50 年代”“万隆”“新中国以会议协商
的方式参与了这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论述的是 1955 年召开的万
隆会议。故选 A。
10 C【解题思路】由材料中关键信息“竞争很普遍”“竞争对手”等可知,C符
合题意。
11 D【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分别是拉美独立运动和
印度民族大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都涌现出杰出的民族英雄。故选 D。
12 C【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美国的人民就业困难,社会出现大面积失
业的现象,再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32 年”可知,直接导致这种状况出现
的原因是经济危机的爆发。
13 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考查人口数量迅速增长的影响,落地历史学科核
心素养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解题思路】根据图片可知,世界人口数量迅速增长,这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
的压力,加剧生态环境问题。故选 A。
14 D【解题思路】观察四幅图片可知,夏时期时先民使用陶器、玉器,会纺织,
使用磨制石器。这些文物为研究夏朝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D符合题意。
15 C【解题思路】由材料中“太重……关键制造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获第 47
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中车永济电机-·喜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
奖一等奖”可知,材料反映出山西科技发展成就斐然,C 正确。A、B、D 与题干
内容不符,排除。
16【参考答案】(1)影响:促进了土地私有化;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引发了
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探索:开创了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分)
(2)价值:《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鼓舞
了中华民族儿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志;《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创作于
抗美援朝时期,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豪迈气概和必胜信念。(答出
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答出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3)共同梦想:国家富强。(1分)出发点:李鸿章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为了人民。(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由图下文字信息“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和所
学知识即可解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由材料中“义
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跨过鸭绿
江”“保和平,卫祖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第(3)问第一小问,由材
料中“中国欲自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可知,李鸿章和国
家主席习近平的共同梦想是国家富强;第二小问,李鸿章的出发点是维护和巩固
清政府的统治,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为人民利益着想。
17【参考答案】(1)名称:交子。(1分)特点:铜钱为主要货币;货币形制和币
材不断变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3分)
(2)变化:英镑的国际地位不断下降。(1分)原因: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
英国的实力。(1分)
(3)内涵:欧元是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象征,体现了坦诚和开放合作的精
神。(1分)原因:为了提升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欧洲国家
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减少成员国之间的
内部矛盾。(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3分)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北宋时期”可知,该纸币名
称是交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长期以铜钱为主要货币”“货币形制和币
材不断变动”“货币系统是在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概括即可。第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英镑成为国际经济交往尤其是国际贸易的主
要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以英镑代替黄金充当国际本位货币时代的结束。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被美元取代”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
料二中“1931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8【参考答案】(1)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促进了日本工
业化和经济的发展;思想家积极宣传先进思想,引导社会习俗的变革;明治时期
的教育家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3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实行自由贸易。(1 分)影响:
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缓解了经济、政治危机,巩
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3)农业合作化运动:国家通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
组织起来,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最终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确立起来。(1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
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
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1分)
(4)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既要抓住时机又不能急于求成。
(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明治政府兴建了现代化……基础设
施”“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 ‘文明开化’为己任”“教育家
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等概括答案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允许
私人经营中小企业”“自由贸易”“工资制”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的
相关内容回答即可。第(4)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19【参考答案】(1)背景:俄国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林肯政府的政
策保守,在美国内战中接连失利。(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影响:为俄
国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争中的被动局面,使北方最终获得胜利。(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2)成果:麦哲伦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
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答
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价值: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
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3)示例:思想解放·光明前行
先进的思想可以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
治国方略,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学术和思
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
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打开了思想涌流的
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18世纪时,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
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法国大革命
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综上所述,先进思想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俄国的工业化程度和发展水平
还处于较低的阶段,这主要是受农奴制的影响”“前线的失败和后方人民群众运
动的高涨,迫使林肯政府改变了保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回答即可;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图片及图片下文字信息“麦
哲伦”“牛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围绕主题任选关键词,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