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山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四)
满分 75分 考试时间共 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1.文字是记载历史的工具。可用下图所示文字记载的史事是
A.因战乱、环境等商朝多次迁都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D.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2.《孟子·尽心下》写道:“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
也。”这体现了孟子主张
A.以礼治国 B.无为治国 C.以法治国 D.仁政治国
3.从下图的这些评论中可以认定,隋朝大运河
A.直接导致隋朝的灭亡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B.加快了中外经贸往来 ·自是天下利于转输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C.实现了隋朝的大一统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4.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安德烈·贡德·弗兰克认为:“11 世纪和 12世纪的宋
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 11世纪和 12世纪的宋代以来,
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其中
宋代“商业化”的表现是
A.城市中商业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 B.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
C.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雍正皇帝曾言“从俗从宜”“各安其俗”。下列与这一思想相符的清朝的统
治措施是
A.平定噶尔丹叛乱 B.设立军机处
C.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D.金瓶掣签制度
6.各国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蚕食中国边疆领土,中华民族危
机空前严重……沙俄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东北全境;德国首开在中国强占租借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等特权的恶例;英国强租威海卫和九龙;法国强租广州湾;美国则提出了“门
户开放”政策。这些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 B.中国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窃取
7.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宣传画,画上文字意为“援救中国”“中国
正在帮助我们”,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牵制了日军大部分的有生力量
B.中国扭转了反法西斯战争形势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取得胜利
D.美国的参战加速了日本法西斯投降
8.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变革中进步。下列两个学堂的共同作用是
福州船政学堂 北洋西学堂
A.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B.维护了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C.为洋务运动培养了翻译及军事人才 D.传播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
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共有 1200多名代表,这些代表
包括工农业劳动模范,武装部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
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这个会议有 177名少数民族的代表出
席。材料说明该会议
A.制定了“共同纲领” B.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D.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0.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
业地位一落千丈……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
业都市。上述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
A.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B.使贸易中心发生了改变
C.加速了欧洲城市化进程 D.引发了欧洲的殖民扩张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它用鲜明透彻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科
学的方法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行动指南,不仅对西欧而且对世界,不仅对
发表的那个时代而且对当今时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否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
C.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D.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12.该文献的发表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的革命积极性,很快就有 50
万至 75 万工人参加了军队,南方有 50万黑人逃离种植园,在敌人后方广泛开
展游击战,牵制了奴隶主的 10万军队,使南方在经济上濒于崩溃。这一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3.1941年 7月 26日,美国宣布冻结在美的日本资产,同一天开始部署菲律宾
防务计划……为了巩固战争经济基础,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进而
称霸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对美一战”爆发于
A.珍珠港 B.诺曼底 C.莫斯科 D.华盛顿
三晋大地,物华天宝。晋老师设计了“大美山西·我的家乡”的主题式作业。
请完成第 14-15小题。
14.走进临汾市博物馆,了解国宝传奇。下面图文信息主要反映了
《赵城金藏》是我国宋代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
《开宝藏》的翻刻本,全世界只此一部,被誉为
“天壤间的孤本秘籍”。1942年,日军企图抢劫
这一稀世珍宝,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命太岳区八路
军连夜秘密抢运,“人在经卷在,与经卷共存
《赵城金藏》 亡”。最终,中国共产党从“虎口之下”抢运
《赵城金藏》,使得国宝免遭日寇洗劫。
A.山西物质文化遗产众多 B.日本侵华战争对我国文物造成了巨大损失
C.《赵城金藏》成书于汉代 D.中国共产党为保护中国文物作出巨大贡献
15.同学们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作了下面的大事年表。据此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52年,山西成立各类学校 27000多所。
1949年至 1965年,全省共扫除文盲 248万人。
到 1996年,全省提前完成了普及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
截止到 2008年,全省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630所,比 1978年增加了 420所。
2008年秋季开始,全省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A.职业教育结出硕果 B.义务教育初见成效
C.教育在曲折中发展 D.发展中的山西教育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10分)
16.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
关问题。
(1)【制度创新】是国家治理的关键。根据下面的材料,分别概括材料反映制
度的特点。(2分)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把国家
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 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
非法权力。 分。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
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 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
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高法院掌握 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
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 政大权。最限或方式者,皆为非
权。 法。
(2)【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支撑。简述与下面图片相关的发明
的历史价值。(4分)
图 1 南宋持罗盘陶俑 图 2 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下面两个理论是在哪次会议
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并分别说明其价值。(4分)
图 3 图 4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20分)
17.电影史既是一部艺术史,也是一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史。阅读下列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素材,记录一段光影的影像艺术。其中,历史文
化纪录片以光影艺术来构建历史,以达到“以史鉴今”的重要目的。如纪录片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本片以统一国家的主题为主线,从秦始皇赢政、汉高
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等人物的视角,讲述了统一国家形成的历
程,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心理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因素,对今天的观众了解
中国历史、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国家统一意识都有重要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从画线部分任选两个人物简述他们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4分)
材料二 电影动画片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为美国的战时体制作出了无法估量的
贡献。在 1942年的动画片中,唐老鸭、大力水手、超人等动画形象高调登场,
展现了他们与日本敌人斗智斗勇,最终取得胜利的场面,鼓舞了国民士气。
……1942 年,迪士尼制作了动画宣传片《元首的脸》,以幽默的笔触,描绘了
唐老鸭在纳粹统治下的悲惨命运。类似的宣传片还有《The Ducktators》
《What'sBuzzin Buzzard》,揭露了轴心国奴役人民、玩弄战争把戏的阴险嘴
脸,激发了国民的抗战激情。此外,联合盟友类的动画片也多有出现。
——摘编自苏锋、韩蕉聿《小动画·大威力》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动画电影的积极作用。(3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三
20世纪 30年代末到 40年 20世纪 60年代,早期关于中国及华人
代初电影中的一个明显变化就 的反面形象重返美国影坛,帮会争斗,白
是,到 30年代末,抽鸦片者、 奴与贩毒再次主宰了华人题材的影片,而
厨师、洗衣工之类的华人形象 到了 20世纪 70年代……美国电影对现时
开始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神秘 中国政治题材的表现越来越少,传统的中
的侦探、贫穷但却高尚的农民 国与华人形象又走上银幕。70年代中期,
之类的正面形象。 影星布鲁斯·李(即李小龙)所塑造的中
国功夫形象风靡一时。
——摘编自张小琳《西方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溯源》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不同时期中国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发生变化的原
因。(3 分)
18.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
材料二 1792-1850年,英国每间纺织厂的平均生产率提高了 13倍,棉布产量
占全世界棉布产量的一半以上,煤炭和生铁产业成为铁路时代的动力工业……
材料三 下表所示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共制定的土地政策(或土地路线)。
名称 主要内容
抗战时期抗日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减租”指地主按
民主政权的土 法定减租额收租,原则上按抗战前原租额减收 25%。“交
地法令 租”指农民按减租后之租额交租,依法保护出租人的权利
1950年《中华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把地主阶级
人民共和国土 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地改革法》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及其历史影
响。(3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上述现象出现相关的发明,并简述其带来的生产方式
的变化。(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地主阶级实施不同土地政策的原
因,并分析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3分)
(4)综上所述,概括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15分)
19.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面对各种危机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考验着人类
的智慧。晋华中学的同学们以“危机·应对”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
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图片·展现举措】(4分)
(1)指出下列举措应对的危机以及带来的影响。
图 1《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图 2《联合国家宣言》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任务二【史料·见证措施】(4分)
孝文帝亲政以后,继续推行汉化政策。 19 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城市化发展
当时北魏的都城在平城,平城位置偏 的高潮。生活垃圾的倾倒和工业废物
北,天气寒冷,暴雪风沙天气常见,既 的肆意排放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
不便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的联系, 人口大规模流动增加城市疫病传染的
还不免遭受北方柔然与荒年饥馑的威 概率,严重威胁社会大众的生命安
胁,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加上平城的 全……1870 年纽约成立的卫生局,成
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 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城市政府还
了制约。于是孝文帝决定迁都。迁都 首次吸引社会多元力量包括私人企
后,孝文帝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促进 业、民间团体参与垃圾处理工作。
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大 ——摘编自《城市化下的“卫生”困
融合也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境与突破》
(2)根据材料,简述孝文帝迁都的原 (3)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城市化发展
因及意义。(2分) 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2分)
任务三【政策·促进发展】(7分)
(4)社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常常伴随着危机。各国面对危机作出了相应的
抉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请据此以“危机·抉择·发展”为题,写一篇 150字
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以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改革开放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 A【解题思路】根据图片可知,图片中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
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故选 A。
2 D【解题思路】题干中的话的大意是:不施行仁德却能得到一个国家的,有这
样的事;不施行仁德却能得到天下的,这样的事不曾有过。由此可知,孟子主张
实行“仁政”。故选 D。
3 D【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考查隋朝大运河,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
释。
【解题思路】由图片内容可知,这些评论主要强调隋朝大运河大大加强了南北联
系,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正确。
4 A【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
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
前代,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打破了市、坊的界限,经商的时间
也不再受限制。故选 A。
5 D【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雍正皇帝的意思是统治措施要因地制宜。金瓶
掣签制度是清朝针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措施,符合雍正的思想。故选 D。
6 B【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各国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德国首开在中国强
占租借地等特权的恶例”“英国强租威海卫和九龙”“美国则提出了‘门户开放’
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
条约》。《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以“三国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
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故选 B。
7 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材料考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落
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解题思路】依据题干关键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
助我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中国牵制了日军大部分的有生力量有关。
故选 A。
8 A 【解题思路】根据图片及图片下文字信息“福州船政学堂”“北洋西学堂”,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C、D错误,排除;B 说法错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排除;这两所新式学堂都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A正确。
9 C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有 1200多名代表,这些代表包括工农业劳动模
范,武装部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
教界的代表人物……有 177 名少数民族的代表出席”可知,参加会议的有各民
族、各阶层的代表,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C正确。
10 B【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落地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里斯
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可知,新航路开辟
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发展起来,贸易中心发生了改变。故选 B。
11 A【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它用鲜明透彻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为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行动指南”可知,
“它”是指《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
选 A。
12 D【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该文献的发表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的
革命积极性”“50 万黑人逃离种植园,在敌人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奴
隶主的 10 万军队,使南方在经济上濒于崩溃”可知,这一文献是《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
13 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日本偷袭珍珠港,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
养时空观念。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1941 年”“为了……称霸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日本
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可知,“对美一战”指的是 1941年 12月日本偷袭美
国位于珍珠港的海军基地。故选 A。
14 D【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考查山西地方史,落地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命太岳区八路军连夜秘密抢
运”“中国共产党……使得国宝免遭日寇洗劫”可知,中国共产党为保护中国文
物作出巨大贡献。
15 D【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1952 年,山西成立各类学校 27000 多所”“全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省共扫除文盲 248 万人”“提前完成了普及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历史任
务”“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山西教育的发
展。故选 D。
16【参考答案】(1)特点:国王权力受法律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1
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分权制衡。(1分)
(2)图 1: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大大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传到欧洲
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分)图 2:生产流水线的
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率;使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
交通工具。(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3)图 3:中共七大;(1 分)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1分)图 4:中共十九大;
(1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
的飞跃,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
定性意义。(1分)
【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中“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
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
权……皆为非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
立法权;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概括即可。第(2)
问,根据图片及图片下文字信息“南宋持罗盘陶俑”“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
线”可知,与图片相关的发明分别是指南针和汽车生产流水线,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它们的历史价值即可。第(3)问,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1)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统一货
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
奴,修筑长城。(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汉武帝:在思想文化上,罢黜
百家,尊崇儒术;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军事上,派卫青、霍
去病出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2)作用:有利于鼓舞国民士气;揭露法西斯的本质;有利于联合盟友,团结
力量,共同抗战。(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3 分)
(3)20世纪 30年代末 40年代初:当时正处于二战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了日军的大部分有生力量,极大地减轻了盟国的军事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 世纪 60 年代:美苏冷战对峙,美国敌视新中国。
20世纪 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答
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3分)
【解题思路】第(1)问,从材料一画线部分任选两个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唐老鸭、大力水手、超人等动画形象高调登
场……鼓舞了国民士气”“揭露了轴心国奴役人民、玩弄战争把戏的阴险嘴脸,
激发了国民的抗战激情”“联合盟友类的动画片也多有出现”概括即可。第(3)
问,根据材料三中“从 20世纪 30年代末到 40年代初”“20世纪 60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8【参考答案】(1)新现象:铁制农具、耕犁和牛耕出现及使用。(1分)影响: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推动了井田制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推动了生产
关系的变革。(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2)发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1分)变化: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现
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1分)
(3)原因: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团结一切可以
团结的力量,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对地主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地主阶级封建剥
削的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
地改革,获得土地(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社会形势的变化.(1分)
(4)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进步;科技的创新;统治者的政策。(答出
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
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时间信息“1792-1850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
二中现象的出现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有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地主阶级的政策的变
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分析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
策的依据是社会形势的变化。第(4)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19【参考答案】(1)图 1:日本侵华加剧,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1分)以国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开始形成。(1分)图 2: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的范围,使世界陷入战争的旋
涡;(1分)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各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
扭转了战争的形势。(1分)
(2)原因: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黄河流域;平城自然条件比较差,粮食
供应困难;受北方柔然威胁;平城保守势力强大,社会发展受到制约。(答出任
意一点得 1 分)意义:促进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民族交融。(答
出任意一点得 1分)
(3)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大规模流动加大疫病传染概率。(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
成立卫生局;政府吸引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垃圾处理工作。(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
(4)示例: 危机·抉择·发展
不同国家面临危机时作出的应对,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强兵富国,洋务
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他们创办
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21年,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
会矛盾加剧,面对此现状,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迅速
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33年,面对日益严峻
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
使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
制度。
综上所述,在面对危机时,要依据国情,把握机遇,作出正确应对,从而促
进社会发展。
评分说明: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事
件及其影响建立联系,并紧扣文章主题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 7分。之后按等级逐
条赋分。
【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图片及图片下文字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平城位置偏北,天气寒冷,暴雪风沙天气常
见,既不便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的联系,还不免遭受北方柔然与荒年饥馑的威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胁”“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概括即可;第二小问,
根据材料中“促进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大融合也上升到一个新的水
平”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生活垃圾的倾倒和工业废物
的肆意排放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人口大规模流动增加城市疫病传染的概率”
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1870 年纽约成立的卫生局,成为其他城市效
仿的典范。城市政府还首次吸引社会多元力量包括私人企业、民间团体参与垃圾
处理工作”回答即可。第(4)问,围绕“危机·抉择·发展”,任选三个关键
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山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四)
满分75分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文字是记载历史的工具。可用下图所示文字记载的史事是
A.因战乱、环境等商朝多次迁都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D.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2.《孟子·尽心下》写道:“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这体现了孟子主张
A.以礼治国 B.无为治国 C.以法治国 D.仁政治国
3.从下图的这些评论中可以认定,隋朝大运河
A.直接导致隋朝的灭亡
B.加快了中外经贸往来
C.实现了隋朝的大一统
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4.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安德烈·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其中宋代“商业化”的表现是
A.城市中商业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 B.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
C.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雍正皇帝曾言“从俗从宜”“各安其俗”。下列与这一思想相符的清朝的统治措施是
A.平定噶尔丹叛乱 B.设立军机处
C.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D.金瓶掣签制度
6.各国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蚕食中国边疆领土,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沙俄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东北全境;德国首开在中国强占租借地等特权的恶例;英国强租威海卫和九龙;法国强租广州湾;美国则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这些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 B.中国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窃取
7.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宣传画,画上文字意为“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牵制了日军大部分的有生力量
B.中国扭转了反法西斯战争形势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取得胜利
D.美国的参战加速了日本法西斯投降
8.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变革中进步。下列两个学堂的共同作用是
福州船政学堂 北洋西学堂
A.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B.维护了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C.为洋务运动培养了翻译及军事人才 D.传播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
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共有1200多名代表,这些代表包括工农业劳动模范,武装部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这个会议有177名少数民族的代表出席。材料说明该会议
A.制定了“共同纲领” B.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D.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0.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上述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
A.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B.使贸易中心发生了改变
C.加速了欧洲城市化进程 D.引发了欧洲的殖民扩张
11.它用鲜明透彻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行动指南,不仅对西欧而且对世界,不仅对发表的那个时代而且对当今时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否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
C.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D.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12.该文献的发表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的革命积极性,很快就有50万至75万工人参加了军队,南方有50万黑人逃离种植园,在敌人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奴隶主的10万军队,使南方在经济上濒于崩溃。这一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3.1941年7月26日,美国宣布冻结在美的日本资产,同一天开始部署菲律宾防务计划……为了巩固战争经济基础,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进而称霸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对美一战”爆发于
A.珍珠港 B.诺曼底 C.莫斯科 D.华盛顿
三晋大地,物华天宝。晋老师设计了“大美山西·我的家乡”的主题式作业。请完成第14-15小题。
14.走进临汾市博物馆,了解国宝传奇。下面图文信息主要反映了
《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是我国宋代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开宝藏》的翻刻本,全世界只此一部,被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籍”。1942年,日军企图抢劫这一稀世珍宝,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命太岳区八路军连夜秘密抢运,“人在经卷在,与经卷共存亡”。最终,中国共产党从“虎口之下”抢运《赵城金藏》,使得国宝免遭日寇洗劫。
A.山西物质文化遗产众多 B.日本侵华战争对我国文物造成了巨大损失
C.《赵城金藏》成书于汉代 D.中国共产党为保护中国文物作出巨大贡献
15.同学们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作了下面的大事年表。据此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1952年,山西成立各类学校27000多所。 1949年至1965年,全省共扫除文盲248万人。 到1996年,全省提前完成了普及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 截止到2008年,全省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30所,比1978年增加了420所。 2008年秋季开始,全省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A.职业教育结出硕果 B.义务教育初见成效
C.教育在曲折中发展 D.发展中的山西教育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制度创新】是国家治理的关键。根据下面的材料,分别概括材料反映制度的特点。(2分)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最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2)【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支撑。简述与下面图片相关的发明的历史价值。(4分)
图1 南宋持罗盘陶俑 图2 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
(3)【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下面两个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并分别说明其价值。(4分)
图3 图4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电影史既是一部艺术史,也是一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素材,记录一段光影的影像艺术。其中,历史文化纪录片以光影艺术来构建历史,以达到“以史鉴今”的重要目的。如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本片以统一国家的主题为主线,从秦始皇赢政、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等人物的视角,讲述了统一国家形成的历程,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心理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因素,对今天的观众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国家统一意识都有重要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从画线部分任选两个人物简述他们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4分)
材料二 电影动画片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为美国的战时体制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在1942年的动画片中,唐老鸭、大力水手、超人等动画形象高调登场,展现了他们与日本敌人斗智斗勇,最终取得胜利的场面,鼓舞了国民士气。
……1942年,迪士尼制作了动画宣传片《元首的脸》,以幽默的笔触,描绘了唐老鸭在纳粹统治下的悲惨命运。类似的宣传片还有《The Ducktators》《What'sBuzzin Buzzard》,揭露了轴心国奴役人民、玩弄战争把戏的阴险嘴脸,激发了国民的抗战激情。此外,联合盟友类的动画片也多有出现。
——摘编自苏锋、韩蕉聿《小动画·大威力》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动画电影的积极作用。(3分)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电影中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到30年代末,抽鸦片者、厨师、洗衣工之类的华人形象开始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神秘的侦探、贫穷但却高尚的农民之类的正面形象。 20世纪60年代,早期关于中国及华人的反面形象重返美国影坛,帮会争斗,白奴与贩毒再次主宰了华人题材的影片,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电影对现时中国政治题材的表现越来越少,传统的中国与华人形象又走上银幕。70年代中期,影星布鲁斯·李(即李小龙)所塑造的中国功夫形象风靡一时。
——摘编自张小琳《西方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溯源》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不同时期中国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3分)
18.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
材料二 1792-1850年,英国每间纺织厂的平均生产率提高了13倍,棉布产量占全世界棉布产量的一半以上,煤炭和生铁产业成为铁路时代的动力工业……
材料三 下表所示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共制定的土地政策(或土地路线)。
名称 主要内容
抗战时期抗日民主政权的土地法令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减租”指地主按法定减租额收租,原则上按抗战前原租额减收25%。“交租”指农民按减租后之租额交租,依法保护出租人的权利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把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及其历史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上述现象出现相关的发明,并简述其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地主阶级实施不同土地政策的原因,并分析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3分)
(4)综上所述,概括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面对各种危机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考验着人类的智慧。晋华中学的同学们以“危机·应对”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图片·展现举措】(4分)
(1)指出下列举措应对的危机以及带来的影响。
图1《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图2《联合国家宣言》
任务二【史料·见证措施】(4分)
孝文帝亲政以后,继续推行汉化政策。当时北魏的都城在平城,平城位置偏北,天气寒冷,暴雪风沙天气常见,既不便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的联系,还不免遭受北方柔然与荒年饥馑的威胁,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于是孝文帝决定迁都。迁都后,孝文帝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大融合也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城市化发展的高潮。生活垃圾的倾倒和工业废物的肆意排放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人口大规模流动增加城市疫病传染的概率,严重威胁社会大众的生命安全……1870年纽约成立的卫生局,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城市政府还首次吸引社会多元力量包括私人企业、民间团体参与垃圾处理工作。 ——摘编自《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破》
(2)根据材料,简述孝文帝迁都的原因及意义。(2分) (3)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2分)
任务三【政策·促进发展】(7分)
(4)社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常常伴随着危机。各国面对危机作出了相应的抉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请据此以“危机·抉择·发展”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以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
1 A【解题思路】根据图片可知,图片中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故选A。
2 D【解题思路】题干中的话的大意是:不施行仁德却能得到一个国家的,有这样的事;不施行仁德却能得到天下的,这样的事不曾有过。由此可知,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故选D。
3 D【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考查隋朝大运河,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解题思路】由图片内容可知,这些评论主要强调隋朝大运河大大加强了南北联系,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正确。
4 A【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打破了市、坊的界限,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故选A。
5 D【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雍正皇帝的意思是统治措施要因地制宜。金瓶掣签制度是清朝针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措施,符合雍正的思想。故选D。
6 B【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各国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德国首开在中国强占租借地等特权的恶例”“英国强租威海卫和九龙”“美国则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以“三国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故选B。
7 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材料考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解题思路】依据题干关键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中国牵制了日军大部分的有生力量有关。故选A。
8 A 【解题思路】根据图片及图片下文字信息“福州船政学堂”“北洋西学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C、D错误,排除;B说法错误,排除;这两所新式学堂都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A正确。
9 C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有1200多名代表,这些代表包括工农业劳动模范,武装部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有177名少数民族的代表出席”可知,参加会议的有各民族、各阶层的代表,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C正确。
10 B【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发展起来,贸易中心发生了改变。故选B。
11 A【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它用鲜明透彻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行动指南”可知,“它”是指《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A。
12 D【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该文献的发表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的革命积极性”“50万黑人逃离种植园,在敌人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奴隶主的10万军队,使南方在经济上濒于崩溃”可知,这一文献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3 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日本偷袭珍珠港,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1941年”“为了……称霸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可知,“对美一战”指的是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位于珍珠港的海军基地。故选A。
14 D【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考查山西地方史,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命太岳区八路军连夜秘密抢运”“中国共产党……使得国宝免遭日寇洗劫”可知,中国共产党为保护中国文物作出巨大贡献。
15 D【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1952年,山西成立各类学校27000多所”“全省共扫除文盲248万人”“提前完成了普及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山西教育的发展。故选D。
16【参考答案】(1)特点:国王权力受法律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1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分权制衡。(1分)
(2)图1: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大大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传到欧洲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图2:生产流水线的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率;使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图3:中共七大;(1分)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1分)图4:中共十九大;(1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1分)
【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中“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皆为非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图片及图片下文字信息“南宋持罗盘陶俑”“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可知,与图片相关的发明分别是指南针和汽车生产流水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们的历史价值即可。第(3)问,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1)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汉武帝:在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作用:有利于鼓舞国民士气;揭露法西斯的本质;有利于联合盟友,团结力量,共同抗战。(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3分)
(3)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当时正处于二战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有生力量,极大地减轻了盟国的军事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对峙,美国敌视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3分)
【解题思路】第(1)问,从材料一画线部分任选两个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唐老鸭、大力水手、超人等动画形象高调登场……鼓舞了国民士气”“揭露了轴心国奴役人民、玩弄战争把戏的阴险嘴脸,激发了国民的抗战激情”“联合盟友类的动画片也多有出现”概括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8【参考答案】(1)新现象:铁制农具、耕犁和牛耕出现及使用。(1分)影响: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推动了井田制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发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1分)变化: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1分)
(3)原因: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对地主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社会形势的变化.(1分)
(4)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进步;科技的创新;统治者的政策。(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时间信息“1792-185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现象的出现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有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地主阶级的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分析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是社会形势的变化。第(4)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19【参考答案】(1)图1:日本侵华加剧,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1分)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1分)图2: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的范围,使世界陷入战争的旋涡;(1分)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各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1分)
(2)原因: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黄河流域;平城自然条件比较差,粮食供应困难;受北方柔然威胁;平城保守势力强大,社会发展受到制约。(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意义:促进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民族交融。(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3)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大规模流动加大疫病传染概率。(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成立卫生局;政府吸引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垃圾处理工作。(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4)示例: 危机·抉择·发展
不同国家面临危机时作出的应对,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强兵富国,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他们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21年,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面对此现状,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33年,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使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综上所述,在面对危机时,要依据国情,把握机遇,作出正确应对,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评分说明: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事件及其影响建立联系,并紧扣文章主题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7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图片及图片下文字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平城位置偏北,天气寒冷,暴雪风沙天气常见,既不便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的联系,还不免遭受北方柔然与荒年饥馑的威胁”“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促进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大融合也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生活垃圾的倾倒和工业废物的肆意排放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人口大规模流动增加城市疫病传染的概率”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1870年纽约成立的卫生局,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城市政府还首次吸引社会多元力量包括私人企业、民间团体参与垃圾处理工作”回答即可。第(4)问,围绕“危机·抉择·发展”,任选三个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