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六)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山西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六)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9 14:22: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山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六)
满分75分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经毁建,明清修葺。明隆庆四年(1570年)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令许朝柱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葺。新郑市多次对黄帝故里进行改造扩建,整体布局突出了“中华民族之根”的主题。这一过程体现出华夏民族
A.寻根敬祖的传统 B.敬畏天命的意识
C.家族观念的浓厚 D.爱国精神的承续
2.战国时期,某学派提出“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东汉张衡推算出的圆周率为3.162;三国时王蕃推算出的圆周率为3.155;三国时魏国的著名数学家刘徽创立了割圆术,得出圆周率为3.1416,并且说明这个数值比圆周率实际数值要小一些;南北朝祖冲之进一步钻研,去探求更精确的数值。从上述史实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割圆术为推算圆周率提供了基础 B.古代统治者重视数学发展
C.数学家推算出的圆周率数值日益精确 D.中国古代数学成就世界领先
4.某历史小组想做一期以“多视角再现古代历史”为主题的内容,推送到微信公众号,于是他们搜集到下列资源包。据此判断,他们推送的内容的标题可能是
①视频:《贞观长歌》 ②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③音乐:《霓裳羽衣舞》
A.大美宋朝
B.盛唐气象
C.汉唐盛世
D.最美三国
5.下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一幅描绘都城东京的市井风俗画。下列历史叙述与图中情景一致的是
A.坊市界限分明
B.海外贸易扩大
C.城市商业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
6.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说:“最近的战斗使北京许多街区毁灭。北京被占领之后头3天公开允许的抢劫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英军的抢劫是相当有制度的……日本军的战利品必须上交国家……俄军的抢劫以最原始的方式进行,东西被扔得乱七八糟;法国在抢劫方面也不落人后。”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发生后
A.允许列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
C.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了 D.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被侵占
7.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他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这反映了
A.梁启超是一个思想善变之人 B.梁启超是一个与时俱进之人
C.时局变化影响梁启超思想 D.梁启超一直致力于救亡图存
8.1980年,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这表明当时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B.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 D.农村温饱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9.下面是某位同学在学习时在网上检索到的图片,据此拟一个合适的主题
图1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图2 中国芯 图3 中国空间站
A.中国科技的腾飞 B.中国国防的现代化
C.中国军队的建设 D.社会生活的变迁
10.中世纪的西欧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中国宋代范大成的诗中有“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描述。这二者体现的共同的特征是
A.经济自给自足 B.都是自由农民
C.都不需要捐税 D.土地都公有
11.《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指出:“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休·培里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这主要得益于
A.美国的援助 B.大化改新的实行
C.明治维新的推行 D.倒幕运动的发动
12.用图示表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构建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空白处可以填入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3.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对材料中的两个“战争”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个战争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
B.第一个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
C.第二个战争造成了德国的分裂
D.第二个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某中学历史社团的同学们开展了“爱我家乡”系列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请完成第14-15小题。
14.下面是田华同学搜集的平遥历史文化资源的图片及史料,由此可以得出
日升昌票号的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总庄设在平遥,并在北京崇文门外设有分庄。清嘉庆末年,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埠际间货币流通量大增,而过去的起标运银由于很不安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西裕成颜料庄首先在京、晋间试行汇兑办法,结果效果很好,便开始兼营汇兑业。道光初年,西裕成颜料庄正式更名为日升昌票号,专营汇兑。
A.山西经济发展领先全国 B.票号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已成为主流
C.日升昌票号业务遍布全国 D.票号的出现是当时经济发展的结果
15.走进山西历史,感悟家乡文化。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一些资料,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①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②蒲剧、晋剧、上党梆子、晋南威风锣鼓、平遥推光漆器、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等都是山西有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A.山西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 B.山西的著名建筑遗址众多
C.山西在手工业方面成就颇多 D.山西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思想引领时代,精神铸就丰碑,理论促进发展。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新征程】写出下面两则材料的关系。(2分)
材料一“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2)【新精神】分别写出下面诗词、歌曲诞生的背景,并指出它们蕴含了怎样的民族精神。(4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
(3)【新发展】写出下面年代尺上①②处会议确立的科学理论的名称,并归纳这些科学理论的共同之处。(4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吕氏春秋》中,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定得很具体,称为“四时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人不敢灰僇,缳网罝罦不敢出于门,罛罟不敢入于渊……”这种思想认为要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就要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有节制的开发。这些规定,基本上是各朝各代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诏告天下的,如秦代的《秦律·田律》、宋代的《宋大诏令集》等。《荀子·王制》更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另外,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历代统治者在官员设置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周朝设有掌管山林的官员山虞,宋代专门设有农师这一官职,指导并检查民众植树。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与措施。(4分)
材料二 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乱第四次爆发。如果说霍乱的爆发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一方面是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要求改善自己的生存现状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一些人士开始呼吁政府解决疾病流行的问题。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中现象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3分)
材料三 中华先民得益于自然环境和广大宇宙的善意滋养,生成灭人合一的思维观念,庄子主张“与天为一”“人与天一”,明代王阳明提出“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可见,天人合一思想是各家各派共同的理论基础与思维取向。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足见其对天人合一生态智慧的继承。
(3)根据材料三,举例说明文中画线部分。请你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写一条宣传语。(3分)
18.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着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给各国民众社会生活带来新变化的同时,也影响到全球人类共同体的面貌,其中之一便是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成为将局部性的国际交流推进到全球性的沟通,将分散的世界变成互动的、联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的根本动力。
材料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聘用的当地员工接近80万人,每年在当地纳税超过100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计算,2002-2010年,中国对世界GDP增量的贡献率,由2003年的4.6%,增长到2009年的14.5%,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贡献国。……2009年,中国进口量增长2.8%,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进口呈现增长的国家。在全球贸易下降12.9%的情况下,中国进口值仍然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 影响世界》
(1)材料一中,推动欧、亚、非、美四大洲物品交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并指出物品交换对世界的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世界的影响。(2分)
(4)综上所述,归纳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大国崛起是历史发展中靓丽的风景线。李老师以“富强”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开启·新路径】(4分)
(1)下面场景见证了国家崛起的重大历史时刻。请分别写出“新”在哪里以及有何影响。
图1 英国议会要求威廉和玛丽承认《权利法案》 图2 攻占冬宫
任务二【开创·新局面】(4分)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粉碎了“四人帮”,举国欢腾。这个时候,世界经济正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它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了正确的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2)根据材料,写出“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的特点及实质。(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出了正确的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的有利因素。(2分)
任务三【肩负·新使命】(7分)
(4)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请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和平·崛起”为题,依据下面材料的画线部分,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了列宁提出的和平共处思想,始终不渝地恪守从和平立国到和平共处、从和平发展再到和平崛起的战略选择。
参考答案
1 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远古传说的相关知识,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再结合材料中历代对黄帝故里祠的修缮与完善可知,A符合题意。
2 D【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列德而尚贤……有能则举之”可知,该学派主张选贤任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墨家的主张。故选D。
3 C【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张衡、王蕃推算圆周率在割圆术被创立之前,排除A;材料并未体现统治者对数学的重视,排除B;材料只提到圆周率的计算,并未与世界对比,排除D。根据材料可知,圆周率经过科学家长期的推算,数值越来越精确。故选C。
4 B【解题思路】根据“贞观”“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霓裳羽衣舞”可知,这些都反映了盛唐气象。故选B。
5 C【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材料考查宋代都市生活的相关知识,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图片中人物、街市、车轿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幅市井风俗画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街市上商业繁荣的景象。故选C。
6 B【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最近的战斗使北京许多街区毁灭。北京被占领之后头3天公开允许的抢劫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英军的抢劫是相当有制度的”“日本军的战利品必须上交国家”“俄军的抢劫以最原始的方式进行,东西被扔得乱七八糟;法国在抢劫方面也不落人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相关的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结果是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B为《辛丑条约》的内容。故选B。
7 D【解题思路】从材料中梁启超“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可以看出,梁启超的活动是为了找到一条挽救民族危机的道路,其最终目的都是救亡图存。故选D。
8 A【解题思路】由材料中“1980年”“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可知,其肯定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B从材料中得不出;C与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有关;D明显与材料时间不符。故选A。
9 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考查中国科技的发展,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图片及图片下文字信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国芯”“中国空间站”可知,其反映的是中国科技的发展。故选A。
10 A【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奶酪、火腿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和中国小农经济都有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A。
11 C【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舰队……在江户湾停泊”“19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从1868年开始进行明治维新,通过向西方学习,全面改革,日本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参与世界的竞争。故选C。
12 D【素养落地】本题通过示意图考查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的相关知识,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解题思路】由“玻利瓦尔、圣马丁”与“章西女王”的共同点“体现爱国精神”可知,空白处应填“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共同点。故选D。
13 C【解题思路】根据“1945年”“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可知,第一个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个战争指的是美苏冷战。A、B、D说法错误,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冷战使德国分裂成东德和西德。故选C。
14 D【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埠际间货币流通量大增,而过去的起标运银由于很不安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便开始兼营汇兑业”可知,票号的出现是当时经济发展的结果,D正确。
15 A【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世界遗产名录》”“蒲剧、晋剧、上党梆子……平遥推光漆器、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知,材料反映了山西建筑、戏曲、手工业等方面的文化遗产,A符合题意。B、C、D都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排除。
16【参考答案】(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2分)
(2)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共产党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日本侵略中国,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①毛泽东思想;(1分)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分)共同之处:都是党的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中“《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红军不怕远征难”“《黄河大合唱》”可知,与其相关的事件分别是长征和抗日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概括体现的精神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1)理念:要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有节制的开发;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颁布法律;设置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原因:工业革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1分)影响:激起了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促使人们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经过精心设计,使堤防、分洪、排沙等功效合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等多方面的作用,既可以维护生态,又可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举例1分,说明1分,共2分)宣传标语: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你的明天。(1分)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有节制的开发”“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各朝各代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诏告天下”“历代统治者在官员设置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1854年”“1866年”“水污染”“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一方面是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要求改善自己的生存现状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概括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18【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1分)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饮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有利于促进商品的流通;电话、电报等问世,通信手段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强了资本输出,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评分说明:史实2分,说明2分,共4分。
(3)影响:为贸易伙伴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其经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4)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组织的建立。(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可知,标志性事件是新航路开辟;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影响和改变着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对世界GDP增量的贡献率,由2003年的4.6%,增长到2009年的14.5%”“在全球贸易下降12.9%的情况下,中国进口值仍然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总结即可。第(4)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1)图1:确立起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1分)影响:巩固了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1分)图2:建立起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1分)影响: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1分)
(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1分)实质: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生产关系调整。(1分)
(3)政治上,粉碎了“四人帮”;思想上,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4)示例:和平·崛起
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是和平,实现中国式的和平崛起,是中国的梦。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多项行动,实现和平立国,如通过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实行“一五”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完成三大改造,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外交上,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善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和平外交取得显著成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对内实行一系列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建立经济特区,加大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快速上升。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积极发展多边外交,多次主办国际盛会,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的和平崛起一定能惠及世界!
评分说明: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紧扣文章主题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7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图片及图片下文字信息“英国议会要求威廉和玛丽承认《权利法案》”“攻占冬宫”可知,其分别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俄国十月革命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中“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罗斯福”可知,“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指的是罗斯福新政,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特点和实质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中“粉碎了'四人帮',举国欢腾”“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可知,“它”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围绕主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山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六)
满分 75分 考试时间共 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1.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经毁建,明清修葺。明隆庆四年(1570年)于
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令许朝柱于祠前立“轩辕
故里”碑,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葺。新郑市多次对黄帝故里进行改造扩
建,整体布局突出了“中华民族之根”的主题。这一过程体现出华夏民族
A.寻根敬祖的传统 B.敬畏天命的意识
C.家族观念的浓厚 D.爱国精神的承续
2.战国时期,某学派提出“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
人,有能则举之”。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东汉张衡推算出的圆周率为 3.162;三国时王蕃推算出的圆周率为 3.155;
三国时魏国的著名数学家刘徽创立了割圆术,得出圆周率为 3.1416,并且说明
这个数值比圆周率实际数值要小一些;南北朝祖冲之进一步钻研,去探求更精
确的数值。从上述史实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割圆术为推算圆周率提供了基础 B.古代统治者重视数学发展
C.数学家推算出的圆周率数值日益精确 D.中国古代数学成就世界领先
4.某历史小组想做一期以“多视角再现古代历史”为主题的内容,推送到微信
公众号,于是他们搜集到下列资源包。据此判断,他们推送的内容的标题可能

A.大美宋朝 ①视频:《贞观长歌》
B.盛唐气象 ②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汉唐盛世 ③音乐:《霓裳羽衣舞》
D.最美三国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下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一幅描绘都城东京的市井风俗画。下列历史叙述与
图中情景一致的是
A.坊市界限分明
B.海外贸易扩大
C.城市商业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
6.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说:“最近的战斗使北京许多街区毁灭。北京被占
领之后头 3天公开允许的抢劫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英军的抢劫是相当有制度
的……日本军的战利品必须上交国家……俄军的抢劫以最原始的方式进行,东
西被扔得乱七八糟;法国在抢劫方面也不落人后。”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发生后
A.允许列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
C.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了 D.我国 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被侵占
7.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他对袁世凯称
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这反映了
A.梁启超是一个思想善变之人 B.梁启超是一个与时俱进之人
C.时局变化影响梁启超思想 D.梁启超一直致力于救亡图存
8.1980年,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
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是搞活经济
的不二法门……”这表明当时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B.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 D.农村温饱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9.下面是某位同学在学习时在网上检索到的图片,据此拟一个合适的主题
图 1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图 2 中国芯 图 3 中国空间站
A.中国科技的腾飞 B.中国国防的现代化
C.中国军队的建设 D.社会生活的变迁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中世纪的西欧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
也自己制作。中国宋代范大成的诗中有“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的描述。这二者体现的共同的特征是
A.经济自给自足 B.都是自由农民
C.都不需要捐税 D.土地都公有
11.《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指出:“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休·培
里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
以平等条件进入 19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这主要得益于
A.美国的援助 B.大化改新的实行
C.明治维新的推行 D.倒幕运动的发动
12.用图示表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构建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图空白处可以填入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3.1945年 5月 8日,德国投降。“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
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对材料中的两个“战争”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个战争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
B.第一个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
C.第二个战争造成了德国的分裂
D.第二个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某中学历史社团的同学们开展了“爱我家乡”系列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请完成
第 14-15 小题。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下面是田华同学搜集的平遥历史文化资源的图片及史料,由此可以得出
日升昌票号的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总庄设在平
遥,并在北京崇文门外设有分庄。清嘉庆末年,
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埠际间货币流通
量大增,而过去的起标运银由于很不安全,已不
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西裕成颜料庄首先在京、
晋间试行汇兑办法,结果效果很好,便开始兼营
汇兑业。道光初年,西裕成颜料庄正式更名为日
升昌票号,专营汇兑。
A.山西经济发展领先全国 B.票号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已成为主流
C.日升昌票号业务遍布全国 D.票号的出现是当时经济发展的结果
15.走进山西历史,感悟家乡文化。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一些资料,据此判
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①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②蒲剧、晋剧、上党梆子、晋南威风锣鼓、平遥推光漆器、杏花村汾酒酿制
技艺等都是山西有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A.山西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 B.山西的著名建筑遗址众多
C.山西在手工业方面成就颇多 D.山西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10分)
16.思想引领时代,精神铸就丰碑,理论促进发展。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
答相关问题。
(1)【新征程】写出下面两则材料的关系。(2分)
材料一“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 材料二“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
产阶级夺取政权。”“全世界无产 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
者,联合起来!” 产阶级专政。”
——《共产党宣言》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新精神】分别写出下面诗词、歌曲诞生的背景,并指出它们蕴含了怎样
的民族精神。(4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
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
(3)【新发展】写出下面年代尺上①②处会议确立的科学理论的名称,并归纳
这些科学理论的共同之处。(4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20分)
17.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
材料一 在《吕氏春秋》中,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定得很具体,称为“四时之
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人不敢灰僇,缳网罝罦不敢出于门,罛罟不敢入
于渊……”这种思想认为要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就要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
有节制的开发。这些规定,基本上是各朝各代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诏告天下的,
如秦代的《秦律·田律》、宋代的《宋大诏令集》等。《荀子·王制》更是将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
理念。另外,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历代统治者在官员设置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周朝设有掌管山林的官员山虞,宋代专门设有农师这一官职,指导并检查民众
植树。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与措施。(4分)
材料二 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 10天中就有 500人死亡。
1866年,霍乱第四次爆发。如果说霍乱的爆发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种烟
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在英国,肺结核、支气
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疾病的流
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一方面是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要求改善自己的生
存现状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
题,一些人士开始呼吁政府解决疾病流行的问题。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中现象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
响。(3 分)
材料三 中华先民得益于自然环境和广大宇宙的善意滋养,生成灭人合一的思维
观念,庄子主张“与天为一”“人与天一”,明代王阳明提出“天地万物与人
原是一体”,可见,天人合一思想是各家各派共同的理论基础与思维取向。国
家主席习近平在 2021 年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
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足见其对天人合一生态智慧的继
承。
(3)根据材料三,举例说明文中画线部分。请你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写一条宣传
语。(3 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
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
改变着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
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给各国民众社会生活带来新变化的同时,也影响到全
球人类共同体的面貌,其中之一便是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
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
段,成为将局部性的国际交流推进到全球性的沟通,将分散的世界变成互动
的、联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的根本动力。
材料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 7500亿美元的商品,
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 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聘用的
当地员工接近 80万人,每年在当地纳税超过 100 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计
算,2002-2010年,中国对世界 GDP增量的贡献率,由 2003年的 4.6%,增长
到 2009 年的 14.5%,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贡献国。……2009 年,
中国进口量增长 2.8%,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进口呈现增长的国家。在全球贸
易下降 12.9%的情况下,中国进口值仍然超过 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进
口国。
——《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 影响世界》
(1)材料一中,推动欧、亚、非、美四大洲物品交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并
指出物品交换对世界的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
体化趋势”。(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世界的影响。(2分)
(4)综上所述,归纳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15分)
19.大国崛起是历史发展中靓丽的风景线。李老师以“富强”为主题设计了下面
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开启·新路径】(4分)
(1)下面场景见证了国家崛起的重大历史时刻。请分别写出“新”在哪里以及
有何影响。
图 1 英国议会要求威廉和玛丽承认《权利法案》 图 2 攻占冬宫
任务二【开创·新局面】(4分)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 粉碎了“四人帮”,举国欢腾。这个时候,世
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 界经济正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党和国
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 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它就关系党和
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了正确的政治决断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 和战略抉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
的新应用。 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罗斯福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2)根据材料,写出“旧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出了正
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的特 确的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的有利因素。(2分)
点及实质。(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任务三【肩负·新使命】(7分)
(4)新中国成立 70多年来,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
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请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和平·崛起”为题,
依据下面材料的画线部分,写一篇 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了
列宁提出的和平共处思想,始终不渝地恪守从和平立国到和平共处、从和平发
展再到和平崛起的战略选择。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 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远古传说的相关知识,落地历史学科核
心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再结合材
料中历代对黄帝故里祠的修缮与完善可知,A符合题意。
2 D【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列德而尚贤……有能则举之”可知,该学派主张
选贤任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墨家的主张。故选 D。
3 C【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张衡、王蕃推算圆周率在割圆术被创立之
前,排除 A;材料并未体现统治者对数学的重视,排除 B;材料只提到圆周率的
计算,并未与世界对比,排除 D。根据材料可知,圆周率经过科学家长期的推算,
数值越来越精确。故选 C。
4 B【解题思路】根据“贞观”“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霓裳羽
衣舞”可知,这些都反映了盛唐气象。故选 B。
5 C【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材料考查宋代都市生活的相关知识,落地历史学
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图片中人物、街市、车轿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幅市井风
俗画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街市上商业繁荣的景象。故选 C。
6 B【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最近的战斗使北京许多街区毁灭。北京
被占领之后头 3天公开允许的抢劫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英军的抢劫是相当有制
度的”“日本军的战利品必须上交国家”“俄军的抢劫以最原始的方式进行,东
西被扔得乱七八糟;法国在抢劫方面也不落人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
相关的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结果是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B为《辛丑条约》的内容。故选 B。
7 D【解题思路】从材料中梁启超“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对袁世凯称帝、张
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可以看出,梁启超的活
动是为了找到一条挽救民族危机的道路,其最终目的都是救亡图存。故选 D。
8 A【解题思路】由材料中“1980 年”“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可知,其肯定
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B从材料中得不出;C与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有关;D 明显与材料时间不符。故选 A。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图片考查中国科技的发展,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
料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图片及图片下文字信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国
芯”“中国空间站”可知,其反映的是中国科技的发展。故选 A。
10 A【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奶酪、火腿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
制作”“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和
中国小农经济都有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 A。
11 C【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舰队……在江户湾停泊”“19 世纪”,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日本从 1868 年开始进行明治维新,通过向西方学习,全面改革,日
本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参与世界的竞争。故选 C。
12 D【素养落地】本题通过示意图考查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的相关知识,落地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解题思路】由“玻利瓦尔、圣马丁”与“章西女王”的共同点“体现爱国精神”
可知,空白处应填“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共同点。故选
D。
13 C【解题思路】根据“1945 年”“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可知,第一个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个战争指的是美苏冷战。A、B、
D说法错误,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冷战使德国分裂成东德和西德。故
选 C。
14 D【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埠际间货币流通
量大增,而过去的起标运银由于很不安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便开始
兼营汇兑业”可知,票号的出现是当时经济发展的结果,D正确。
15 A【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世界遗产名
录》”“蒲剧、晋剧、上党梆子……平遥推光漆器、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知,材料反映了山西建筑、戏曲、手工业等方面的文
化遗产,A符合题意。B、C、D都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排除。
16【参考答案】(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
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马克思
主义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共产党诞生后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2分)
(2)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共产党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日本侵略
中国,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不怕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3)①毛泽东思想;(1分)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 分)共
同之处:都是党的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
共 2分)
【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中“《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一
个纲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红军
不怕远征难”“《黄河大合唱》”可知,与其相关的事件分别是长征和抗日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
等闲”“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概括体现的精神即可。
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 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
党的指导思想,2017 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1)理念:要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有节制的开发;保护是为了更
好地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颁布法律;设置专门的官员进行管
理。(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2)原因:工业革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1分)影响:激起了工人阶级的反抗
斗争;促使人们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3)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经
过精心设计,使堤防、分洪、排沙等功效合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等多
方面的作用,既可以维护生态,又可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举例 1 分,说明 1
分,共 2分)宣传标语: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你的明天。(1分)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有节
制的开发”“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
地发展的先进理念”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各朝各代以国家法律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的形式诏告天下”“历代统治者在官员设置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回答即可。第(2)
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1854 年”“1866 年”“水污染”“各种烟气、热
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
小问,根据材料二中“一方面是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要求改善自己的生存现状
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概括
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追
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
有理即可。
18【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1分)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饮食,改变了人
们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新式交通工
具的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
性变革,有利于促进商品的流通;电话、电报等问世,通信手段的发展加强了世
界各地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
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强了资本输出,促进了世
界市场的发展。
评分说明:史实 2分,说明 2分,共 4分。
(3)影响:为贸易伙伴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其经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稳
定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 分)
(4)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组织的建立。(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
洲的作物……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可知,标志性事件是新航路开辟;第二小
问,根据材料一中“影响和改变着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
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2)
问,根据材料二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
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中
国平均每年进口 7500 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 1400多万个就业
岗位”“中国对世界 GDP增量的贡献率,由 2003 年的 4.6%,增长到 2009 年的
14.5%”“在全球贸易下降 12.9%的情况下,中国进口值仍然超过 1万亿美元,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总结即可。第(4)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1)图 1:确立起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1分)影响:
巩固了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
政治前提。(1分)图 2:建立起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1分)影响:推动
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1 分)
(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1分)实质: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
下作出的生产关系调整。(1分)
(3)政治上,粉碎了“四人帮”;思想上,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4)示例:和平·崛起
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是和平,实现中国式的和平崛起,是中国的梦。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多项行动,实现和平立国,如通过土地改革,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实行“一五”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
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完成三大改造,使社
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外交上,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善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
异”方针,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进入 20世纪 70年代,随着中美关
系的改善,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和平外交取得显著成功。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对内实行一系列改革,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建立经济特区,加大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快速上升。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积极发展多
边外交,多次主办国际盛会,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
重要作用。
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的和平崛起一定能惠及世界!
评分说明: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紧扣文章主题
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 7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图片及图片下文字信息“英国议会要求威廉和玛
丽承认《权利法案》”“攻占冬宫”可知,其分别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俄国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十月革命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中“拒绝了任何
彻底的革命计划”“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罗斯福”可知,“旧民
主秩序的新应用”指的是罗斯福新政,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特点和实质即可。
第(3)问,根据材料中“粉碎了'四人帮',举国欢腾”“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
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可知,“它”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召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围绕主题,根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言之有理即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