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国地理中考三轮冲刺:解答题集中训练
1.读下面的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农业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界线的是____。此线以东的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为主,以西的农业部门以____为主。
(2)图甲的四条曲线中,表示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组成D界线的山脉有____、____、____。
(3)图甲中曲线A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从至少两方面列举该线的地理意义____、____。
(4)E点所在地形区属于____(填温度带),下列数字符合E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①260毫米②50毫米③600毫米④990毫米
(5)图甲中F地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夏季气温有何特点____,其原因____。
(6)根据图乙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7)图乙显示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利的方面是____。
(8)长江流经G处时河流的特征是____。
(9)长江和黄河向东流的原因____。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南大荒”是指我国的云贵高原、广西和海南等地,这里地形崎岖。位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规模农业生产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材料三:我国“三大荒”分布示意图(右图)
(1)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变成“北大仓”的地区主要是指____(地形区)的北部地区,“西大荒”位于____(省级行政区)。
(2)影响“北大荒”、“西大荒”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分别是____和____。“南大仓”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
(3)简要分析如今的“北大荒”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答出三点)
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9月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再增长并逐步下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通过植树种草等措施,吸收和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
材料二:“黄河几字湾经济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能源基地。
材料三:“黄河几字湾经济区”范围示意图(图1),我国局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图2),我国风能分布图(图3)
(1)从三幅图的信息可知,为满足能源需求,实现碳达峰目标,“黄河几字湾经济区”的多种能源中应加大____、____等开发比重,逐步降低____的比重(填能源种类)
(2)“黄河几字湾经济区”的生态问题突出。经济区的北部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南部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
4.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20年底,北京的四位同学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他们认领的贵州丹寨爱心茶园推介给更多的爱心人士。爱心人士每认领一亩茶园,就可以帮助一户农民脱贫。经过帮扶,昔日的荒山变为今天的茶园,还解决了女性就业,消除留守儿童等难题。
材料二:下图中,左图为贵州省地形图,右图为丹寨附近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贵州省位于我国的____(四大地理区域)地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典型的山区省份。丹寨位于贵州省的东南部,海拔在____米之间。
(2)“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贵州属于____气候,因石灰岩广布,渗水严重,且山高坡陡,有水难留,导致地表水匮乏,易发生____(气象灾害),不利于经济发展。
(3)四位同学利用周末从北京去丹寨茶园实地走访并返回,他们选用的最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为____运输和公路运输。交通条件的改善,也为当地发展经济创造了便利条件。
(4)同学们在茶园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感受当地苗族、水族和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古朴、独特的风情,了解苗族芒筒芦笙等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为当地农民走向更加富裕的生活之路,提出建议。(答出一点即可)
5.江西省是我国中部地区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该省发挥邻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动了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白鹤是一种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候鸟,主要取食湿生或水生植物嫩芽与球茎。据推测,全球大约98%的白鹤都聚集到鄱阳湖越冬。
材料二:江西是我国重要的脐橙产地之一,赣南脐橙是国内著名的脐橙品牌。脐橙宜生长在气候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山坡,不耐霜冻。
材料三:下图为江西省简图。
(1)江西位于①____(河流)流域,其行政中心是②____,____铁路纵贯全省。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鄱阳湖的生态效益____(至少两点)
(3)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赣南脐橙能在江西盛产的原因。
(4)赣南脐橙在江西冬季易受低温冻害的主要原因____。
(5)江西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试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能给江西经济发展提供哪些有利条件(至少两点)。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到2022年年底,大湾区内真正实现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到2025年,初步形成对外高铁主干道和城际铁路网骨架。
(1)粤港澳大湾区南邻____海,依托我国四大工业区的____工业区,这比其他三个大湾区有明显的制造业优势。硅谷被称为“世界技术中心”,其位于____湾区。
(2)四大湾区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位于大西洋沿岸的是____。
(3)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的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有利于____。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塞罕坝位于内蒙古高原南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大风天达54天。
材料二:历史上塞罕坝水草丰美,后因开围放垦、过度采伐,成为“黄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在政府的主导下,经过近60年的努力,塞罕坝再现万亩林海,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
材料三:塞罕坝及其周边示意图(左图)、塞罕坝气温降水图(右图)。
(1)塞罕坝地处____(填省区简称)北部,冬季主要受到____(填方向)风的影响。
(2)塞罕坝年均气温低于0℃的时间长达____(填数字)个月,积雪时间长,年降水量较____(多/少),每年,北京都有大量的游客到塞罕坝避暑,在塞罕坝体验传统民居住____。
(3)结合材料,简述塞罕坝生态林场建立之初,造林成活率较低的自然原因。
(4)结合材料,说出恢复塞罕坝林场的环境效益。
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宜城的张爱国同学利用假期到祖国的西部旅游,体验生活中的地理。读“部分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张爱国同学所到的甲、乙两大地理区域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以____业为主。
(2)他在A盆地上看到许多钻井架,猜想盆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____资源,他站在A盆地北部边沿,向北望,看见了高耸入云的____山,山脚下,他看见了星星点点的____。
(3)旅途中,张爱国同学乘坐火车,经铁路线①____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____。他看到湿地上出现流沙、草场退化,深感忧虑。请大家为保护该高原湿地出谋划策。如:退耕还草(林)、____。(答一条即可)。
(4)他在A盆地中看到广阔的沙漠,想到一句名诗:春风不渡玉门关,该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是什么呢,他想主要原因是距海____,且被____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5)他在甲区域品尝了新疆特有的瓜果,感觉特别甜,但他不知道原因。请你微信给他,原因是:____。
9.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跨越山河共赴“宁宁之约”】东西部协作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南京在东西部协作中对口帮扶西宁,让这两座都简称为“宁”的城市开创了东西部协作发展的“宁宁协作”新模式。
探究一:认识区域
(1)说出“宁宁协作”的甲乙两省的名称。
(2)乙省境内有著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识别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河流名称。
探究二:合作共赢
两地结合高原地区所需所能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人才互动凝聚发展合力,加深交流交往铸牢民族团结,实现了产业互补、科技互学、信息互通、人员互动的新模式。
(3)分别说出两省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
(4)列举“宁宁协作”新模式的两项具体方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
1.(1) B 耕地 畜牧业
(2) C 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
(3) 比如:a、1月0℃等温线, b、800mm等降水量线,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4) 暖温带 ③
(5) 气温低 海拔高。
(6)B
(7)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8)水能资源丰富
(9)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2.(1) 东北平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 热量 水源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
(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地广人稀,本地消费少;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3.(1) 风能 太阳能 煤炭
(2)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4.(1) 南方
500米到1000米
(2) 亚热带季风 干旱
(3)航空
(4)利用互联网,扩大非遗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收入
5.(1) 长江 南昌 京九
(2)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等
(3)江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充足
(4)赣南地区北部多平原,冷空气容易侵入;南部多山地阻挡,冷空气易滞留。
(5)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
6.(1) 南
珠江三角洲 旧金山
(2) 粤港澳大湾区 纽约湾区
(3)加强区域内部联系(意思相近即可)
7.(1) 冀 西北
(2) 5 少 蒙古包
(3)①地处高原、山地(地势较高),热量条件不足(生长期较短);②地处内陆,降水较少;③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较大(大风天较多);④荒地缺少植被保护,水土容易流失,土壤贫瘠,土壤中的水分难以涵养;⑤雪期较长,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4)①增加生物多样性,环境承载力;②涵养水源,增加湿地面积,美化环境;③减轻风沙危害,优化大气环境;④使得当地降水增多,调节生态。
8.(1)畜牧
(2) 天然气 天 绿洲
(3) 青藏 三江源湿地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等
(4) 远 山脉
(5)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9.(1)江苏省、青海省
(2) A黄河、B长江、C澜沧江。
(3)江苏省:种植业;青海省:畜牧业。
(4)“造血式”帮扶助力产业发展;“组团式”服务破解人才困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