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五)
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铸造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
A.《大明历》 B.《论语》 C.《齐民要术》 D.《史记》
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涿郡 B.余杭 C.江都 D.洛阳
4.右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郑和下西洋
5.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武昌起义 D.护国战争
6.20世纪初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红军长征 C.秋收起义 D.第一次国共合作
7.1950年10月,率领中国军队赴朝作战的司令员是( )
A.朱德 B.周恩来 C.彭德怀 D.刘伯承
8.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会议(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9.被誉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是( )
A.凯撒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亚里士多德
10.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杜鲁门主义 B.成立北约 C.马歇尔计划 D.成立华约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4分)
(1)秦朝时负责统一文字的丞相——
(2)唐朝时前往天竺取经的高僧——
(3)唐朝“安史之乱”的发动者两位——
1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3分)
(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1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3 分)
(1)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被消灭的阶级——
(2)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3)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地区——
1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法律文件。(5分)
(1)它是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2)它是重要的立国文书,宣告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独立——
(3)它是成文宪法,确立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4)它是法国的一部民法典,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它为参照蓝本——
(5)它是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的法律文件——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材料二: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载初元年二月,(武则天)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材料三: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1)材料一中隋文帝“初步建立的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这-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 分)
(2)使材料二中的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科目的是哪位唐朝皇帝?“殿前试人”指的是什么制度? (2 分)
(3)材料三中的文体被称为什么?明朝要求考题必须来自哪里? (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说说科举制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有哪些? (1分)
16.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江山 洒热血] 看其连日由各处所来团民不下数万,多似乡愚务农之人,既无为首之人调遣,又无锋利器械;且是自备资斧,所食不过小米饭玉米面而已。既不图名,又不为利,奋不顾身,置性命于战场;况只仇杀洋人与奉教之人,并不伤害良民。
材料二:[保江山 为人民] 事件经过:①叶挺独立团开赴两湖战场,揭开战争的序幕,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胜利。②分三路进军,西路指向湖南、湖北,中路江西,东路指向福建、浙江。③目的是消灭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统一全国。
材料三:[护江山 靠人民] 昨天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材料四:[人民就是江山]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运动?该事件中提出了哪一口号? (2分)
(2)根据材料二对事件经过的描述,写出战争名称。(1 分)
(3)材料三报道的是什么事件? (1分)
(4)材料四涉及的这次土地改革有何积极影响? (写出两点)(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拿破仑在治理国家、启发人民才智、运用战争艺术等方面完全是超群绝伦、伟大之极……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材料三:大概很少有比罗斯福更受赞誉和憎恨的了,一提到他的名字,有人会充满尊敬,有人则骂不绝口。那是一个充满动荡、变革与恐怖的年代。不可否认,不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年代,他都使自已处于不败之地。
(1)材料一涉及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所学可知,他的东征具有什么性质? (2 分)
(2)材料二中人物建立的帝国史称什么?请你写出他为发展资本主义颁布的法典名称。(2分)
(3)材料三中人们对罗斯福充满“尊敬”是因为他为挽救经济危机采取了什么措施? (1 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遵循哪些原则?(1分)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18.“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道路探索]
(1)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年代尺中“①、②、③"的会议名称。(3 分)
[党的制度建立]
制度名称 意义
④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⑤ 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⑥ 为港澳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
(2)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中“④、⑤、⑥”的内容。(3分)
[党的科技成就]
(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什么? (1 分)
(4)党的百年探索,百年征程,如今已实现了建党100年的奋斗目标,那么到建国10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1分)
19.纵观世界风云,一场场变革顺应时代的呼唤,构成了一曲曲历史的交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思想先声]
(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哪一科学理论? (2 分)
[制度先河]
材料: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借助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转换:俄国不再是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2)材料中俄国完成了“历史性的转换”是指哪一事件? (I 分)
[经济先例]
(3)1921年苏俄为摆脱困境实施了什么政策? (1 分)
[科技先锋]
材料:今天,网络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利的交流空间……一个地球村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流空前密切。
(4)材料中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地球村出现”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分)
通过以上探究,你有哪些感悟? (1 分)
参考答案:
一、1. B 2.C 3.D 4.B 5.A 6.A 7.C 8.C 9.D 10.C
二、11. (1)李斯 (2)玄奘 (3)安禄山、史思明
12. (1)五四运动 (2)南昌起义 (3)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3. (1)地主阶级 (2)海南经济特区 (3)澳门
14. (1)《十二铜表法》 (2)《独立宣言》 (3)1787年美国宪法 (4)《拿破仑法典》 (5)《宅地法》
三、15. (1)科举制。进士科的创立。 (2)唐太宗。殿试制度。 (3)八股文。“四书”“五经”。(4)开放考试,吸收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后期不讲求实际学问,不利于知识创新,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制度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符合题意即可)
16. (1)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2)北伐战争。 (3)重庆谈判。 (4)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參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两点即可) (5)中国人民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了长期英勇的斗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符合题意即可)
17. (1)亚历山大。侵略性质。 (2)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典》。 (3)罗斯福新政 (4)全面、客观、辩证评价;看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将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等。(符合题意即可)
四、18. (1)①中共七大。 ②中共八大。 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⑥“一国两制”构想。 (3)东方红一号。 (4)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 (1)但丁。马克思主义。 (2)十月革命。 (3)新经济政策。 (4)信息时代。 经济全球化趋势。 (5)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符合题意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