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10 13:3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作用。
2. 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够恰当地描述1000以内的数的大小。
3. 能在实际数数的过程中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能说出千以内的数位名称。知道各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4.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 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在实际数数的过程中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新教材又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出示:100
你能介绍这个数?是几位数?
板书:个位、十位、百位、
2、像这样的三位数你还认识哪些啊?(停顿)好,拿出本子,把你喜欢的三位数写下来。(写一个)
师写:327(全体二年级的人数)
你写的数比它大一点的有没有?(抽答)
你写的数比它大的多的有没有?(抽答)
看来大家都很棒,认识了这么多的三位数。
二、操作中认识千以内的数
小棒
师:327,你们都会读会写了,那你们能用小棒的根数来表示327吗
出示一小捆小棒,这一小捆小棒有几根 表示几个10?这样的两捆呢,有几个10?我这里还有一大捆小棒,里面有10个10 ?是多少?(100)那这一大捆表示几个百?两大捆表示几个百?
请一个学生到实物投影上用小棒摆出327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3个百,2个十,7个一,组成了327)
2、计数器上拨出327
师:他是怎么拨的?(百位上拨了3,十位上拨了2,个位上拨了7)
板书:3个百,2个十,7个一
3、三百二十七
你会写吗?请你写一写。(抽一生板演)
说一说你写的3表示什么意思?2呢?怎么这里有个0出来了 ,0在什么位上?你们是这样写的吗
4、计数器上拨302
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302吗?好,请你说,王老师帮你拨。
5、在302上一个一个地拨,这个数你会数吗?到309后,再拨一个呢?
310,个位满十了怎么办
6、回到302,刚才是一个一个往上加,那我倒过来可不可以?一个一个减。
300再减一个呢?
7、师:302你们学会了,它和327比,(要比327小)。
(一、二年级共有九百一十名学生)
比327要怎么样 你会写吗?(生写,一生板演)
在计数器上该怎么拨?(生说师拨)这个数大吗
把910 ,10个10个地加,你会数吗?
把990,一个一个地加,你还会数吗?
数位上怎么写?你们写对了吗 那这个999,它是由几个几组成的?
(计数器)999,这个数大吗?那比它大的数还有吗?还有几?1000是一个几位数?那在三位数里面比999大的数还有没有了?真的没有啦?那我们可以说999是最大的三位数了。
(计数器)999再加一个是多少?好,个位加一个上去满十了怎么办?个位满十向哪一位进一?十位又满十了怎么办?百位又满十了怎么办?(多抽)
(板书:千)百位的前面是什么位?千位的前面还有没有?
设疑:刚才999这么大的数用了那么多珠子来表示,1000比999还大,怎么只要一个珠子就够了?拨错了吧?没有?谁来说明理由。
师:在千位上,一个珠子就表示一个千,原来是这么回事,你明白了吗?
两个珠子呢 三个呢?
认识了新的数位。它是右边起第几位?能将这个数写下来吗?(板书 1000)
(板书课题)今天,王老师和大家一起研究的是千和千以内数的认识。
三、感受1000的大小
1、刚才我们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数出了1000,那一百一百地数,能数出1000吗?(师拨生数)
师:9个百再加一个百就是10个百,10个一百是1000(板书),1000里面有几个一百?
2、1000到底有多大?我们一起来估一估,看一看。
①出示一张纸,你能想象出1000张纸叠起来大概有多厚?你可以用两只手表示一下你认为1000纸大概有多厚,表示出来给大家看看。
②师:这位同学认为是这么厚,这位同学认为是这么厚;大家认为的都不一样, 王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这是一包纸,有500张,500张纸就这么厚,你觉得1000张纸有多厚
我看这位同学调整了一下,开始时这么厚,现在是这么厚,你说说看,你为什么要调整呀?你们听明白了吗?
③出示两包纸,那我两包叠起来看一看,1000张纸就是这么厚,估计地比较精确的小朋友请做端正。
④1000纸的厚度我们会估计了,王老师还带来了我们平常喝饮料要用的吸管,这是一根吸管,想想看,1000根吸管捆在一起,你觉得大概有多你少粗?用手势表示。(停顿)给你个提示,这是100根吸管,那1000根有多粗?哦,又调整了,我要采访一下,你为什么要调整啊?肯定比它粗,那1000根到底有多粗呢?
⑤出示一堆黄豆,你估一估,这一堆黄豆有多少颗?不要马上就猜,先思考一下。(1000颗)
⑥你觉得这个盒子要是装这样的花生的话,1000颗花生装进去的话,会发生什么现象?(出示1000颗花生)
⑦比较黄豆和花生
⑧如果这个盒子装1000颗芝麻的话,你觉得会怎么样?肯定会比黄豆的少得多,你们可以回家去数一数,装一装,好不好?
小结:刚才我们数的都是1000颗,每一颗的大小不一样了,那么1000颗的结果也会发生变化。
四、练习
师:我们已经认识1000了,那让你们来看一看图,写一写数,行吗?
出示小棒:5大捆,9小捆,9根。
谁看懂了?来说明一下。把这个数写下来。
多一根(用红色)
出示小方块,10块,20块,100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一共有几个10?
继续出示:100,200,300,1000,确实是1000块,有几个几?10个百就是1000.
继续出示:去掉一块,现在是多少?
去掉一行,现在是多少?
再去掉一行,现在是多少?
回到1000,再去掉两层,现在是多少?你怎么知道的?
5、猜数游戏
估一估有多少老师来听我们的课?它是一个两位数,由5个十,6个一组成。
它是一个三位数,由6个百,9个十组成。
它是一个和690最接近的数。(板演:689 690 691)
线段:一段是100,整段有多少?(500)
一段是200,整段有多少?(1000)说说你的理由。
数一数:( )、( )、600、( )、( )
五、总结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数?这些都是1000以内的数,学到现在,你对1000以内的数还有疑问吗?那你学了新本领以后有没有新的想法?比1000大的数还有吗?这些我们以后还会研究。
【教学反思】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力求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理解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借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基于本节课较多的目标实现和重难点的突破,我是通过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实施教学的。
一、谈话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堂伊始我先入为主地给学生抛了一个绣球——“谁能告诉老师你在今年过年时得了多少压岁钱吗?” 学生顿时马上拉开了记忆的窗帘搜寻结果,跃跃欲试告诉大家这个引以为豪的小秘密。通过观察,这时每个孩子脸上都流露着幸福的笑容,感觉课堂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过年时那喜庆甜蜜的氛围里;听了几个学生的发言后孩子们都发现他们所说的这些数据都比较大,很自然地得出了课题:千以内数的认识。这样的导入亲切自然,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复习铺垫,借助计数器认识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受,进而乐此不彼的去学习。此环节的任务是认识计数单位“千”、数位“千位”,数、读、写千以内的数以及说出数的组成。确实是任重而道远,要浓缩在短短一个环节中实现,并要融会贯通更是难上加难了。数数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接近整百,接近整十的数时最难数,还要掌握不同数数方法。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重点放在了经历数数的过程上。在认识计数单位“千”后,马上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找被事先遮住的千位,在学生对千位的位置描叙得到确认后,计数器便象施了魔法般,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在接下来的数数、读数、写数教学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数数至999时,又被请来帮忙了。此时我很好向学生介绍了假如在数数、读数时遇到困难时,可以找计数器来帮忙的策略。也提醒了大家并不是计数器要长伴身旁,只要熟记数位表,做到心中有计数器就行了。
三、提供空间,回归生活实践
教学到这部分的时候,课也快接近尾声了,孩子们这时比较累了,但我接着以“幸运猜猜猜”游戏形式来教学,使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起来,似在“玩”与“乐”中获取了估算的知识,增长了智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们大胆思维,积极探索,主动实践。
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虽现在天天耕耘于三尺讲台,但也才立足于教学艺术的门槛边,有太多的瑕疵等待拭去:
1、教学语言不够精练,略显拖拉
一直都深根于低年级教学,模仿孩子的思维方式道出原委似乎成了习惯,让自己的语言不自觉有了些拖拉、罗嗦,使得整个教学欠连贯。听取了评课老师意见后,自己在上课时有意识地注意了,所以才有些改善。但我知道这种改善还只能说是一个开始,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也要克服。
2、对各个层面的学生关注不够
整节课,学生的配合可谓是可圈可点;师生的互动也是融洽完美。也许是赛课怕出漏洞,一直都是叫那些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虽然尽量避免了叫同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但我也发现班上一直都有几个学生没举手表现自己,现在细想:一堂好课应该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不管通过何种方式;一堂好课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能引以自用的知识。
3、教学评价方式略显单一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总能听到我对他们的及时的评价。然后再反问其他学生一句“你们也同意他的说法吗?”却没想到那一个学生得到了满意的评价外,其实其他没有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希望得到肯定。要是能在这个时候,适时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也来当小老师一样参与评价,相信当时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参与度会更高,取得的课堂效果肯定也会更好。以后的课堂应采取师评、生评、小组评价等方式,及时激励每一个学生。
总之,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是一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孩子学得轻松,在愉悦中自主的探究知识,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