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三轮解答题专项突破训练——等高线地形图(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地理三轮解答题专项突破训练——等高线地形图(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0 06:0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地理三轮解答题专项突破训练
(等高线地形图)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神仙岭风电场位于长沙宁乡市,是湖南长沙首个风电项目,正是这个“网红风电场”,成为了附近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1)图中神仙岭网红风电场都建在( )
A.山顶 B.鞍部 C.山脊 D.山谷
(2)长韶娄高速公路旁连绵起伏一台台风力发电机擎天而立,迎风飞旋,发电机与群山相衬,成为当地一道独特而壮观的风景。其中A段高速公路的走向是____。
(3)神仙岭网红风电场吸引大量周边游人前去观赏露营,甲和乙露营点能观赏到图中湖泊的是____。
2.秋分前后,小明和同学们周末到郊区开展研学活动。下面是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分别从图中甲、乙两村出发,经m、n两条路线在A处集合。两条路线中相对平缓的是____,集合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
(2)同学们在爬山过程中,沿途看到梯田上有成片的柑橘、甜橙等果林,由此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
(3)同学们计划第二天早晨看日出,图中B、C两处最佳观看点是____,你的理由是什么____?
(4)同学们得知,甲村计划修建自来水厂(位置如图所示),预案中有D,E两处引水点,你认为哪处合适?请说明理由。
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
(2)F的海拔高度范围在____米~____米之间,沿HD线路上山,从H到D爬高了____米。a坡与b坡相比,____坡比较难走,原因:____。
(3)下图所示四剖面图中与HD线路相吻合的是____,站在H处能看到D处吗?____。
4.越野跑是一种在野外自然环境中选择路线进行跑步与徒步的运动。下图示意某地越野跑线路规划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地形部位A是____,B是____。
(2)越野路线的终点位于起点____方向,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若起点与终点的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实地的直线距离为____千米。
(3)线路Ⅰ、Ⅱ中,线路____更适合越野跑,理由是____。
5.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定向越野运动是指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通过途中的各种障碍,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标点,以按顺序到达所有点标并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材料二: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学生参加定向越野活动,图为比赛用图。
(1)选手拿到比赛用图后发现,该地图的等高距为____米,线路中最高点为____(图示标点),海拔为____米。
(2)比赛区域地形类型为____(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主办方在标点4的前方设立了危险警示牌,并安排了志愿者引导员,其原因是该标点在____(山体部位)附近。
(3)到达标点4的选手,通过回望看不到位于标点3的选手,请简述理由____。
(4)定向越野中有两个赛段:①从标点1到标点2;②从标点6到标点7。这两个赛段哪个赛段的难度更大、体力消耗会更多?请从地形角度简述理由。
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蜿蜒的铁路凝聚了建设者的智慧和血汗,带动了经济发展。随着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有些“灯泡”形线路被“裁弯取直”,逐渐被隧道和桥梁取代。下图示意“灯泡”形迂回线路。
【“迂回”中的智慧】
(1)从等高线上的海拔看,图示地区属于____________(平原、山区),AB两地海拔较高的是____________。
(2)简述图示地区的铁路采用“灯泡”形线路的主要原因。
【“裁弯”后的发展】
(3)若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经过A和B,你选择采用取直线路还是“灯泡”形线路?说明你的理由。
(4)你认为“裁弯取直”后以前的老线路,还有再开发利用的价值吗?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加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某学校地理社团组织了一次登山活动。下图为活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
(1)根据图中海拔可判断出该活动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
(2)“地形图中标注为A的地方比较危险,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个地方……”,这是因为A处所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
(3)图中B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可推断出该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
(4)图中甲附近河段的流向大致是____。
(5)图中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李庄和吴庄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____千米。
(6)出发前有①、②两条路线可以选择,为了降低上山的难度,同学们应当选择哪一条路线?理由是什么?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1)A
(2)东北-西南走向
(3)甲
2.(1) n路线 鞍部
(2)南方地区
(3) B B位于偏东位置,日出为东,日落为西,所以B山峰更适合观赏日出
(4)D处作为引水点,D处位于小河的上游,水质更好,并且可以实现自流,但距离甲村较远,且和甲村之间隔着山脊,施工难度较大。E处更适合作为引水点,E处距离自来水厂更近,饮水路线修建工程量小,节省资金。
3.(1) 山脊 山谷 鞍部 山峰 陡崖
(2) 300 350 220 a a处等高线比b处密集
(3) 甲 不能
4.(1) 丘陵 山谷 山峰(或山顶)
(2) 西北 100 2.5
(3) 选Ⅱ 理由: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更有挑战性。
5.(1) 10 2 360
(2) 丘陵 陡崖
(3)不能,两点之间有山脊阻挡
(4)①;路线长,后半程等高线密集、坡陡等。
6.(1) 山区, B
(2)“灯泡”形线路沿等高线迂回,可以减缓火车线路的坡度,使火车运行更平稳安全。(可以是意思相同的其他答案)
(3)取直线路。修建高速铁路时,为缩短里程、减少通行时间,越来越多地采用取直线路;我国铁路工程技术发展快,可以通过修建隧道、架设桥梁来避免地形起伏带来的坡度问题,保证高速铁路的安全性;虽然开隧架桥建设成本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经济实力,所以选择取直线路。(可以是意思相同的其他答案,答出一个原因即可)
(4)有,老线路的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利用老线路沿线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老线路也可以作为备用线路。(可以是意思相同的其他答案,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7.(1)丘陵
(2)陡崖
(3)山谷
(4)自北向南
(5) 51 2
(6)选择①路线。①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爬山省力。②路线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爬山费力。
答案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