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设计思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本质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编排,对本课的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确定教学主题和设计如下:通过对冷战的根源和关键性事件的解读,理解冷战的基本特征及其内涵,并进一步总结出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基于历史,映照现实,从美苏冷战的缘起与结果进行反思: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矛盾和分歧都是不可避免的,但走向分裂和对抗却不是理智的选择。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也有初步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但对冷战的根源、基本特征、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等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解,进而导致对冷战的理性认识尚处于表层阶段。鉴于此,本课的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当引导,提供各种史料并借助现代媒体技术,力求实现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通过史料研读,合作交流,从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战后思潮等方面分析冷战的发生,从而使学生对冷战局面的出现形成理性认识,提高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的能力。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认识冷战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通过史料研读、合作探究,总结分析冷战的基本特征,加深对冷战的历史理解。
基于以上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对冷战的历史与现实形成理性认识。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冷战的基本特征。
2.难点:冷战发生发展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理性看待历史与现实。
四、教学活动过程
让历史照进现实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材料: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公元前5世纪雅典与斯巴达的冲突为例提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这就是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并被后人称为国际关系的“铁律”。……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虽未爆发直接的武装冲突,但却陷入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也可以看作是特殊形式的“修昔底德陷阱”。
——沈志华《冷战启示录》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目前,中美关系处于两国关系正常化四十几年以来的关键发展阶段。目前的中国是否会像当年的苏联一样再次掉入“修昔底德陷阱”?当年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是如何发生与发展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回到那段缓和与对抗交织的历史。
【设计意图】:以历史现象“修昔底德陷阱”导入,既契合本课教学内容又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巧设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1.导入学习任务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的原因
材料1 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
——沈志华《冷战五书》
材料2 1946年2月斯大林认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美)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
“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3 (二战)占世界人口80%的17亿人饱受战争折磨……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死亡者达5500万,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有一半是无辜的平民。
——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原子弹确实存在,它的杀伤力无比强大,这两个事实让关于原子弹的一切都蒙上了阴影。之前,我们主要的军事目的是赢得战争,以后必然是防止战争。
——劳伦斯·弗里德曼《战略:一部历史》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冷战的原因。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
①材料1、2:二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美苏两国国家利益严重冲突、社会制度的差异、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②材料3:世界人民在战后产生了和平思潮、反战思想。双方势均力敌,都拥有核武器,不敢贸然开战。
冷战的表现
教师活动:播放丘吉尔“铁幕演说”视频片段。
学生活动:注意中文字幕,同时思考,丘吉尔“铁幕演说”针对的国家,国家所处地区,铁幕的划分标准,产生的作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整理冷战的形成过程,补充时间轴(1947-1955),并完成表格。
美苏冷战形成过程
项 目 美国措施 苏联应对
政治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北约 华约
地缘政治 德国分裂
学生活动:自主梳理,合作完成。
教师活动:出示相关材料,指导学生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等核心概念。
材料1 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2 “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1947年苏联杂志发表的漫画 “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
【设计意图】学生对冷战的产生根源缺乏必要的认识,冷战的背景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利用史料研读的方式,培养学生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冷战的形成过程是本课重点的组成部分,采用了学生自主梳理与合作完成的形式,有利于加深印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自我认知与合作中习得知识,深化认识。
2.导入学习任务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以时间角度看冷战的发展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图片,111页《第二次柏林危机时美苏坦克对峙的场景》和112页《古巴导弹危机》,引导学生关注两次危机的化解。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
教师活动:请学生按照课本内容,整理第二目和第三目中冷战发展的相关史实,完成大事年表。(1958年到1991年)
学生活动:归纳整理。
材料 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苏]赫鲁晓夫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译《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根据两部分大事年表相关史实,结合材料,讨论冷战的基本特征,进而总结出冷战的含义。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①基本特征:冷战形成的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冷战双方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备是核武器竞赛的同时,又具有使两国之间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
②含义: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以空间角度看多极力量的成长
材料 从军事上看,美国和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始终是一流强国,然而世界生产能力对比的变化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快,撇开所有的小国不算,只从经济指数上看,多极世界已经再次变为现实。
——[英]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和世界地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是如何出现的。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
在冷战发展过程中,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
①西欧、日本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国际力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②中国日益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③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一切国际关系的变化,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有力的冲击。
【设计意图】以大事年表和地图定位形式整理冷战的发展过程,更具直观性,兼顾时空观念的培养,符合学生的认知。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从讨论中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冷战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3.导入学习任务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两极格局的瓦解
材料1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冲击了高度集权的旧体制,却没有建立起能够平稳过渡的替代机制,苏共的分裂和中央权力的弱化,诱发了地方民族主义的高涨。旧体制下被强力压抑的民族自决欲望在获得释放空间后急剧膨胀,将联盟推向解体。
——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材料2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极大鼓舞了东欧各国原本就存在的试图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的改革力量,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给东欧各国提供了自主改革的外部条件,于是一场酝酿已久的政治变革风暴在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于东欧,并迅速改变了东欧的政治格局,也使世界地缘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
(2)冷战与世界格局的关系
教师活动:展示师生整理出的大事年表(1947——1991年),引导学生思考冷战的发生、发展与瓦解对世界格局所产生的影响。
学生活动:梳理并总结分析。
①以1947年杜鲁门主义为标志,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到1955年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冷战的发展,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新兴力量不断崛起,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有力的冲击;
③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材料3 冷战期间,美苏以军事力量优势为条件,追求自身的绝对安全。双方在你追我赶的过程中推动了核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由于核武器的巨大破力,美苏都不敢贸然发动核战争,美苏双方都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制定原则,进行有限的让步,以保持力量的平衡。美苏核争霸,代价高昂。有关美国“衰落”的论调不绝于耳,而最终解体的是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
——沈志华《冷战启示录》
材料4 面对后冷战时代大国关系的变动——正在崛起的中国在客观上形成对冷战胜利者美国的挑战……实际上,目前的中国与当年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当时尚未进入同一的国际体系,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上与美国仍是异质性和替代性的关系,而中国目前在科技、经济、环境等方面已经基本融入了国际体系,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方面与美国也不存在替代性矛盾。
——沈志华《冷战启示录》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上述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美苏冷战的历史教训。
学生活动:总结思考。
根据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矛盾和分歧都是不可避免的,但走向分裂和对抗却不是理智的选择。当今世界,人类的前途在于各种不同制度和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和平共处,无论遇到怎样的压力和困难,只要头脑冷静,处置得当,中国完全可以避免重蹈苏联的覆辙,也不会像当年的美苏关系那样落入“修昔底德陷阱”。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冷战发展过程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分析,使学生对冷战的历史与现实形成理性认识。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史料研读、大事年表、地图定位的方式学习了冷战的起因、发生、发展与结束,并结合史实分析出冷战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通过合作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总结得出冷战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历史教训与启示。以此,培养学生从历史当中总结经验与教训,理性看待现实的价值观。
作业拓展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冷战过程中中苏关系、中美关系的发展,分析其对冷战带来的影响。
学生通过作业拓展,掌握搜集史料、分析史料的方法,运用史料加深对冷战的理解,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设计反思与讨论
教材处理上,本课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没办法做到全面兼顾,因而选取了核心概念加以突破,如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冷战。
教学方法上,采用学生主导,合作探究方式,力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材料解读和思维能力;同时又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发挥才能的空间,使学生既体验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快乐,又可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本节课用史料研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在研究冷战根源的过程中,坚持唯物史观,同时在学习冷战发展过程中,采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注重时空观念的培养落实。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冷战的历史形成理性认识,对如何理性的看待当今世界不同制度、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的冲突,以及可以采取哪些合适的交流交往方式,形成独到而端正的认识。
在实际教学中,本课的容量比较大,可能出现对细节的落实不够到位;也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参与度。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如何达到和谐统一是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