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设计思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本课主要涉及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编排,对本课的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确定教学主题和设计如下:以史料研读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之一——国家调控的背景、措施和作用以及调控在国际方面的表现——国际协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知识清单的形式对资本主义的其他变化进行梳理落实,并设计合作探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畴对资本主义的变化进行探讨,深化理解;结合史料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作用,以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的本质。
本课内容,学生初中学习不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回忆已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其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具体表现的学习,认识新变化所起到的维护资本主义稳定的作用,以及资本主义制度还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利用戈尔巴乔夫错误认识的相关材料,强化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的本质。
2.通过解读图片、知识清单、分组讨论等方式,学习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体现,理解生产力及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唯物史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以史料研读、问题探究等方式,学习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背景、作用及实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4.通过对资本主义新变化本质的探究,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历史论断。
三、重点难点
1.重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2.难点:理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其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的现象。
四、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课文引言图片《美国民众欢庆结束定量配给制度》。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实行食品供应配给制度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哪一部分力量的体现,取消了这一制度又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以教材图片直接引入,言简意赅,切入主题。使学生认识到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之一,即在和平时期国家对经济与社会的宏观调控继续进行,并使其制度化。
讲授新课
1.导入学习任务一:放任or干预?——国家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背景
材料1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主义的彻底失败,它说明仅靠市场力量和自由竞争来决定生产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机制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以及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绝对必要性。
——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材料2 在挽救危机的过程中……具有军国主义传统、资本主义民主基础薄弱的德国和日本,则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的极端形式——法西斯专政,并最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3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令世界瞩目,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中外历史纲要(下)《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材料4 凯恩斯,英国经济学家。1936年,发表了著名的《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认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制度并不能自动消除经济危机,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其理论被称为凯恩斯主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凯恩斯主义风靡美国。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宏观调控的背景。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
①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显示出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③社会主义社会成就的取得,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④凯恩斯主义盛行。
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材料1 在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都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目标。政府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高度繁荣。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涨”困境。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
材料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信奉凯恩斯主义,实施国家干预政策……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她放弃凯恩斯主义……这种“多市场、少政府”的转变已经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材料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以实现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经济发展的目标。……政府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并且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使计划达到预期目的。
材料4 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以上材料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小组合作,分析各国调控的主要措施;宏观调控的成果和变化趋势。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①主要措施: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
②成果: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③变化趋势:经过“滞涨”阶段,由加强干预到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3)国际协调
教师活动:展示下面一组徽标,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梳理,完成表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徽标
战后国际经济组织
组织名称 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 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
简称
宗旨
体现趋势
学生活动:自主梳理,合作完成。
教师活动:结合学生发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既强调市场机制,又主张国家适度调控与国际协调,保持经济社会发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后“问题探究”。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同时补充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客观规律。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
教师活动:总结补充,即资本主义还有自我调控能力,以促进其发展。但是这种宏观调控和国际协调并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
【设计意图】学生对宏观调控的背景和具体措施缺乏必要的认识,宏观调控作为资本主义变化之一成为本课的一个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史料研读的方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国际协调部分相对简单,采用自主梳理与小组合作结合的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梳理和合作中习得知识,深化认识。
2.导入学习任务二:生产力or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其它变化
教师活动:分发学案,主要内容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其它变化相关知识清单。
学生活动:自主梳理。
材料1 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会见诺贝尔奖得主时指出:“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和基因论的形成,标志着科学技术沿着微观和宏观这两个相反的途径,不断地走向极端和本源,走向复杂和综合,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为人类正确认识大自然、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知识和强大的动力,打开了广阔的前景,也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深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材料2 新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上,还表现在推动其产业结构的提高上……
新科技革命不仅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影响,而且也相应地对其就业结构发生影响;因为产业部门的兴衰和更替,必然有其从业人员的增减相伴随,而且就业结构变化的方向也和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相似,总的趋向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不断减少,而第三产业人员的不断增加。
——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请学生代表发言讲述资本主义国家的其它变化,并进一步提出问题:该变化主要在生产力范畴还是生产关系范畴?各变化之间有无逻辑关系。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1)从生产力角度看变化——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2)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变化——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教师活动:在学生讨论基础上加以引导或补充: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宏观调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下,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社会结构、“福利国家”、社会运动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史料,分析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化唯物史观培养,加深历史理解。
3.导入学习任务三:稳定or矛盾?
(1)肯定资本主义新发展的作用
材料1 在这一时期(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但也经历了五次经济危机。每当经济危机发生,政府便动用赤字财政、适度通货膨胀等反危机手段,减轻危机的破坏程度,避免企业大量倒闭,控制失业率,稳定社会秩序。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2 二战后,资产阶级国家广泛干预和调节经济生活,发挥其社会职能,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此应予充分的估计。
——李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教材,理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稳定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
(2)认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材料1 在1990年4月发表的《未来世界与社会主义》一文中,戈尔巴乔夫说:“资本主义现在远不是从前那种资本主义了”,“社会主义的一些特征诸如公有制、计划、社会保障,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已经成了先进的西方社会生活习以为常的部分。现代的民主和法律制度在很多程度上也是社会主义思想和行动的成果。”
——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材料2 从1962年到90年代,美国家庭财产最少的20%的家庭平均净价值实际上在缩小,但是最富有的20%的家庭平均净价值却增加了88%,而这20%中排在最前面的0.5%的家庭平均净价值却增加了188%。到1976年,占美国人口1%的美国最富有的人所拥有的财产总和占国家总财富的20%;但到了90年代中期,这1%的最有钱人已占有了49%的国家总财富。这一切对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至少,它埋下了使社会两极分化的种子。假如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这个国家势必被分成有钱人与缺钱人两大阵营,而这一现象正是美国建国200年来一直要避免的。
——[美]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对戈尔巴乔夫的观点形成正确认识,即他夸大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分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通读教材“社会运动”部分内容,结合材料二,加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的认识。
学生活动:总结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回顾和材料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社会福利制度等相关措施所起到的维护资本主义稳定的作用,及资本主义制度还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利用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认识,强化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进一步形成对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理性认识。
课堂小结
对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到底应该如何认识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避免主观臆断,从客观的实际影响中去把握。“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这种作用的限度”,“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延缓资本主义的覆灭、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在经过一个长过程的发展以后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
作业拓展
当代资本主义有哪些具体的新变化?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设计反思与讨论
在教材处理上,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选取教学重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尤其是宏观调控加以突出;选取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作用和本质这一难点加以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体现核心素养理念。注重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材料解读的方式理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背景、内容、作用及实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理解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提升家国情怀。
因为本课内容较多,而初中所学涉及这一课内容不多,在教材处理上还需斟酌完善。在实际教学上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初期预设与实际生成之间的统一,还需进一步加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