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九)(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吉林省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九)(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9 15:3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九)
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韩非的主张的是 ( )
A.以法治国 B.兼爱、非攻
C.施行仁政 D.治国要顺应人心和自然
2.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 )
A.宋 B.齐 C.梁 D.陈
3.“千秋遗案陈桥驿,黄袍一着便罢兵”,其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和哪个朝代的建立有关(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4.下列属于明朝著名书法家的是( )
A.吴道子 B.白居易 C.董其昌 D.徐渭
5.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的战役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武汉会战
6.“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进行抗美援朝 C.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7.达成“九二共识”的是海峡交流基金会和( )
A.拜上帝会 B.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义和团
8.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 )
A.提供兵役服务 B.成为奴隶 C.信仰伊斯兰教 D.信仰佛教
9.下列有关华盛顿和拿破仑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发动政变上台 B.致力于法制建设
C.建立奴隶制王朝 D.打击了本国封建势力
10.冷战期间美国推行的援助西欧的计划是( )
A.建立北约 B.建立华约 C.马歇尔计划 D.建立欧盟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5分)
(1)夏朝的建立者——
(2)229年,吴国的建立者——
(3)西夏的建立者——
(4)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5)《天工开物》的作者一一
1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3分)
(1)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进行了四天大屠杀的城市——
(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在——
1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3分)
(1)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习近平深刻阐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的会议——
1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4分)
(1)伯里克利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的制度——
(2)西欧庄园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一一
(3)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
(4)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末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
材料二:东汉末,政治黑暗腐败,兼并剥削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他利用太平道准备和组织起义……公元184年二月,起义于“八州并发”……黄巾军同东汉政府军多次进行激烈而英勇的战斗,给敌人以有力打击,但终因缺乏作战经验,先后失败。
材料三:1640年,他率军进入中原,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4年他在西安建立政权。1644年4月他指挥军队攻进北京城。
(1)材料一中提及的秦长城的西起点是什么?由于材料一的暴政,爆发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所学可知此次起义对东汉有何影响? (2分)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在西安建立政权,定国号为什么?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总结经验,谈谈你认为统治者应该如何治理国家?(1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突破期和转型期,中国实现了由区域性强国向有全球性影响的大国的转变,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方面,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的友谊;另一方面,新中国突破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推动公正均衡的国际秩序的发展与完善。
材料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依靠综合国力和发展需要,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 届夏季奥运…….2017年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2年,北京、张家口举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
(1)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发出“中国的声音”,当时提出了哪一外交原则?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分)
(2)请你写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重大的外交成就三例。(3 分)
(3)材料三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1 分)
(4)纵观中国百余年外交的历史演变,谈谈你的感想。(1 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电灯泡,西门子创制了第一辆有轨电车。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快捷地了解信息,时刻感知外部世界的变化,使个人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材料四: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1)材料一中的变化是哪一事件带来的影响?写出此次事件中哈格里夫斯的发明一例。(2 分)
(2)材料二反映的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此次革命中发明的汽车的动力机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中互联网的普及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1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1分)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18.南京和北京作为两大古都,南北相望,成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缩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南京篇]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抗日战争中使南京饱受劫难的是哪一事件?在“奋进求索”中,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哪一政府? (2分)
(2)南京“作为近代史的起点”是因为哪一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的事件是什么? (2 分)
[北京篇]
(3)1900年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的是哪一条约? (1分)
(4)在解放战争的哪次战役中,北平和平解放? (1 分)
(5)对曾经的两大古都的明天,你有何期盼? (1分)
历史学习是一个运用多种方法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如下图。
(1)小明对近代西方历史的线索模糊不清,请你根据提示,把下列历史事件填入方框中的相应位置。(只填英文字母)(3分)
历史事件:A.殖民扩张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文艺复兴运动 D.美国独立战争 E. 法国大革命
(2)在跨入近代社会门槛的历史进程中,英、法、美都制定了资产阶级法律文献。回顾英、法、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过程,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4分)
革命任务 颁布文献 政体
英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④ ⑤
法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人权宣言》 共和制
美国 ⑥ 《独立宣言》、⑦ 共和制
(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17--18 世纪欧美的社会巨变,开启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新阶段。想一想英、法、关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相同点。(写出一点)(1分)
参考答案:
一、1.A 2.A 3.C 4.C 5.B 6.C 7.B 8.A 9.B 10. C
二、11. (1)禹(大禹) (2)孙权 (3)元昊 (4)毕昇 (5)宋应星
12. (1)旅顺 (2)威海卫 (3)瑞金
13.(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2)中共十五大 (3)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4. (1)津贴制度 (2 )庄园法庭 (3)1861年农奴制改革 (4)军部
三、15. (1)临洮。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2)张角。沉重打击的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3)李自成。大顺。 (4)勤政爱民、任用贤才、完善制度建设等。(符合题意即可)
16.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等。(三例即可)。 (3)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4)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力强大,才有自己国家独立的外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符合题意即可)
17. (1)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珍妮机。 (2)电气时代。内燃机。 (3)信息时代。 (4)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利用科技成果,趋利避害;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符合题意即可)
四、18. (1)南京大屠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2)《南京条约》。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解放)。(3)《辛丑条约》。 (4)平津战役。 (5)期盼两大古都的明天越来越好,越来越发达等。(符合题意即可)
19. (1)①C。②A。 ③E。 (2)④《权利法案》。⑤君主立宪制。⑥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⑦1787年美国宪法。 (3)革命发生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或革命后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文献;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等。(符合题意,一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