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十)(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吉林省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十)(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9 17:0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十)
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 )
A.秦朝统一全国,生活安定 B.秦朝刑罚残酷
C.当时市场竞争激烈 D.日常生活提倡文明礼貌
2.秦汉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在( )
A.湘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3.唐朝时,该国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这个国家是( )
A.日本 B.天竺 C.大食 D.大秦
4.清朝时,它的设立标志着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名存实亡。它是( )
A.市舶司 B.军机处 C.转运使 D.枢密院
5.下列属于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是( )
A.《变法通议》 B.《时务报》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国闻报》
6.他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他是( )
A.康有为 B.陈独秀 C.李鸿章 D.曾国藩
7.“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雨,滋润了华夏中原。”1978年,改革“春风”在中国最先从哪里开始刮起( )
A.农村 B.外资企业 C.城市 D.国有企业
8.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港澳地区,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9.制定于公元前450年左右,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的是( )
A.《权利法案》 B.“儒略历” C.《十二铜表法》 D.《哈姆雷特》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体现并推进了这一趋势的是(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C.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5分)
(1)秦始皇派他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2)领导黄巾起义——
(3)被唐太宗称为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4)明朝时在台州九战九捷的抗倭将领——
(5)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
1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争。(3分)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领导的战争——
(3)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3 分)
(1)1951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
(2)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14.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内容。(4分)
(1)中世纪西欧庄园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的耕地称为——
(2)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3)贝多芬的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有人被称为“诗仙”,有的人被称为“诗圣”。有的诗平易近人,妇孺皆知。深受大众欢迎。
材料三:明朝小说创作处于黄金时期,既有社会原因,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社会经济的变化促使新的文化因素萌动。通俗文学的商业化。又进一步激发了文人对小说的创作热情。
(1)材料一中的“百家争鸣”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诗仙”诗圣”分别指的是谁? (2 分)
(3)写出材料三中这一时期的一部小说的名称。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2 分)
(4)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材料二:2015年,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在黄海北部海底发现了海战沉船致远舰中悬窗、炮弹等一些重要文物陆续出水重见天日,再现百年前致远舰的英勇悲壮。
材料三: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拉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清军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材料一中的“禁烟运动”的领导者是谁?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 (2分)
(2)材料二中“致远舰的英勇悲壮”发生在哪场战争中?当时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2 分)
(3)材料三所述情况的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分)
(4)回首中国的屈辱史,你有何感悟? (1 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第三次权力转变……
材料二: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初,欧洲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个三个组织合并。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这个组织的基础上组成了欧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事件。(2 分)
(2)材料二中的“这场大战”指的是什么? (1分)
(3)材料三中“三个组织合并”为哪一经济组织? 欧盟的成立有何影响? (2 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近代以来欧洲发展的历程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1分)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18.“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欢天喜地]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举行的庆典和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2分)
[惊天动地]
材料:1953年9月,彭德怀在报告中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2)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事件中涌现的战斗英雄两位。(3分)
[改天换地]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3)材料中的“大包干”后来被发展为哪-政策? 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其作用一点。(2分)
(4)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 (1 分)
19.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制度选择”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古希腊 (1)谁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他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哪一制度? (2分)
英国 英国以《权利法案》为基础逐渐形成了哪一政体? (1分)
美国 (3)美国1787年宪法依据哪一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19 世纪60年代美国发表的哪部文献废除了奴隶制? (2分)
法国 (4)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的宣告人权、法治、自山.分权、火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1分)
认识 (5)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对不同国家制度选择的认识。(1分)
参考答案:
一、1.B 2.C 3.A 4.B 5.C 6.B 7.A 8.B 9.C 10. D
二、11.(1)蒙恬 (2)张角 (3)魏征 (4)戚继光 (5)努尔哈赤
12. (1)鸦片战争 (2)北伐战争 (3)抗日战争
13. (1)西藏和平解放 (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4. (1)自营地 (2)1787年美国宪法 (3)《英雄交响曲》 (4)中国战场
三、15. (1)孔子。仁。 (2)李白、杜甫。 (3)《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一部即可)《红楼梦》。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等。(符合题意即可)
16. (1)林则徐。鸦片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 (3)《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振兴中华;只有国力强大,才能捍卫国家尊严等。(符合题意即可)
17. (1)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 (2)第一次世界大战。 (3)欧共体。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4)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加强制度和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反对战争等。(符合题意即可)
四、18. (1)开国大典。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抗美援朝战争。黄继光、邱少云。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一点即可) (4)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关注民生等。(符合题意即可)
19. (1)伯里克利。津贴制度。 (2)君主立宪制。 (3)分权制衡原则。《解放黑人奴隶宣言》。(4)《人权宣言》。 (5)制度选择应该符合国情,先进的制度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等。(符合题意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