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并诗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选A。B项,爽:参差不齐;C项,赊:远;D项,疏:条陈,引申为写作。
2.下列加点的“之”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气凌彭泽之樽 ②觉宇宙之无穷 ③尽是他乡之客
④谁悲失路之人 ⑤识盈虚之有数 ⑥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③⑤
解析:选C。②⑤⑥句中加点的“之”字均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③④中的加点“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3.下列对文中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如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解析:选B。没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幸亏君子能见到事物细微的征兆,通达事理的人懂得命运的安排。年老了气概越壮,哪能在白发苍苍之年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困厄而意志更加坚定,决不抛弃高远的志向。
二、语言运用
5.请根据《滕王阁序》一文,仿写对偶句。
(1)滕王阁中,高朋满座;________________。
(2)见秋水之浩淼,________________。
(3)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偶句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结构相同,词义相同、相近或相反。
答案:(1)都督宴上,胜友如云 (2)望长天之明彻 (3)倚马可待,王勃绣口锦心
6.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深入一个著名的“养牛专业村”,就2011年一年内子牛成活率进行了相关调查。请你根据调查内容,用一个双重否定句写出调查结论,要求包括A、B、C、D四项内容。(45字以内)
养牛人文化程度
养牛户数
母牛孕产期请技术员指导的次数(户均)
自购并阅读相关书籍的册数(户均)
子牛成活率(%)
小学
7
0.8
0.14
85.7
初中
13
1.1
1.15
93.6
高中以上
28
1.2
2.46
98.3
A
B
C
D
调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养牛人的文化程度越高,请技术员指导的次数越多,自购并阅读相关书籍的册数越多,子牛成活率就越高。然后把这个内容用合适的句式组织出来即可。考虑到字数限制,可把“请技术员指导的次数越多,自购并阅读相关书籍的册数越多”概括为“对养牛科学技术的关注程度”。
答案:要提高子牛的成活率,就不能不提高养牛人的文化程度和养牛人对养牛科学技术的关注程度。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懿范(yì) 独角戏(jiǎo)
逸兴遄飞(chuán) 闻者咋舌(zé)
B.谄媚(chǎn) 应届生(yìnɡ)
毁家纾难(shū) 命途多舛(chuǎn)
C.绣闼(tà) 供销社(ɡōnɡ)
靓妆登场(liànɡ) 瞠目结舌(chēnɡ)
D.棨戟(qǐ) 入场券(quàn)
云销雨霁(jì) 量体裁衣(liánɡ)
解析:选A。B.“应”读yīnɡ,C.“靓”读jìnɡ,D.“量”读lià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安祥 招募 化妆品 轻歌曼舞
B.睇眄 上映 影碟机 鹤汀凫渚
C.睢园 陷井 铆劲儿 世外桃源
D.度假 作祟 水笼头 事必躬亲
解析:选B。A.祥—详,C.井—阱,D.笼—龙。
3.下列各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俨骖于上路 俨:整治
B.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舛:乖违、不顺
C.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等:同于
D.纤歌凝而白云遏 纤歌:纤夫的歌曲
解析:选D。纤歌:柔美的歌曲。
4.对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解析:选D。①副词,更加。②副词,将要。③助词,的。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5.下列各句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B.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C.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解析:选D。A.“襟”“带”是名词的意动用法,B.“下”是名词的使动用法,C.“雾”“星”是名词作状语。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睢园绿竹 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
B.气凌彭泽之樽 指陶渊明,他做过彭泽县令
C.邺水朱华 原指荷花,这里代指邺下的文采
D.光照临川之笔 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
解析:选D。“临川之笔”:谢灵运的文笔。
7.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
A.怀帝阍而不见 B.控蛮荆而引瓯越
C.天柱高而北辰远 D.蟹六跪而二螯
解析:选A。A项中“而”表示转折,连词。B、C、D三项中“而”均表示并列,连词。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远望长安(辽远)如在夕阳下,遥看吴越远在云海间。
(2)孟尝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怎能效法阮籍狂放不羁,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
(二)(2011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严祺先文集序
归庄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①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文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虽然,使韩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文辞之工如此!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迂者也。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余亦迂甚矣哉!
(选自《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 ①浼(měi):玷污。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 病: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
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 绍:继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过
解析:选B。拔:超出。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解析:选C。A项,指示代词,那个;B项,代词,他;C项,代词,他的,表领属,与例句用法一样;D项,加强语气,语气词,表示期望。
1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A.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B.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C.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D.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解析:选A。文言句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理解句子含义,这是句读的基础;二是要借助文言句式的特点;三是要借助某些虚词或标志。据此,我们可以做以下分析:“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是两个语义明确的独立的句子,需要停顿;虚词“故”,“所以”的意思,它领起一个总结性的句子,因为这个句子较长,所以,需在其主语“其文立言之旨”和谓语“多今人之笑为迂者”之间作一停顿。因此,A项的句读才是正确的。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余亦迂甚矣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
(2)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它的俗气才行。
(3)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
参考译文:
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他的诗歌也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然而考亭先生(朱熹)曾经批评他的文章庸俗,指出他的《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就是庸俗的啊。韩愈难道不也是想孜孜以求,志在功名利禄的吗?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它的俗气才行。现在天下许多文人,出身民间,却常常到名人那里通报自己的姓名,而且早上写了一篇文章,到晚上就想镌刻成铭文,常常写成一大本书,在巴结贵人和结交名人时,就带上这些文章作为礼物,像这样,文章即使很好,也显得有些庸俗。我读严祺先的文章,深深地赞叹他能够矫正这些错误,超脱庸俗。无锡这个地方自从顾端文、高忠宪两位先生在东林讲道以来,继承了源远流长、濒于遗失的学风,这样,前代流传下来的学风才未丧失殆尽。严祺先生于顾、高二人的故乡,诵读流传下来的文章,接受前辈的教诲,受到儒家思想的感化,精通经学。平日里注重名节,谨慎地出仕和退隐,触及世上的功名利禄,好像要被玷污了。愤怒郁闷的情绪,遇到事情就表现出来,所以他的文章表达的思想,大多被当时的人们耻笑为迂腐。韩文公曾经说过:“别人讥笑自己,自己心里却感到高兴。”人们讥笑韩文公,只是因为他的文辞被流俗之人讥笑,他仍然是一代杰出的儒学宗师;如果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被流俗之人讥笑,不又超出古人一等了吗?虽然这样,让韩文公生活在当今社会,他文章的思想内容,应当也像严祺先先生一样迂腐,一定不会写出呈给宰相的书信、城南的诗句,被儒学大师讥笑了。严祺先的文章,我看到的只有几十篇,这些文章说理论事,语言明快严谨,一位恭谨温顺的儒生,其文章却能够致人死地,其文辞的作用真是大啊!然而我认为就文章语言的华丽而言,即便是当今那些不能免于俗的文人,有的或许也能做到;更何况那些能做到矫正错误、超脱庸俗的原因,在于文章的思想的人呢,世人都会来讥笑他们是迂腐的人。世人都讥笑他是迂腐的,只有我不认为他迂腐,却欣然赞叹他,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
三、语用创新
13.(原创)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项是( )
①经历了多年的市场风雨后,投资者之中显然已经不乏经验人士。
②诚然,在市场一路高歌的时候集中投资的弊病不易显现,但谁能保证市场不会发生变化呢?近年来市场风险的集中爆发不就给投资者上了一堂鲜活的风险教育课了吗?
③这一现象反映了投资策略中没有强化风险意识。“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股市的经典定律。
④但就投资策略而言多数人仍有所欠缺,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投资者中出现了集中投资的现象。
⑤但多数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在凭借资金实力将股价推高后就被集中投资的假象迷惑了。
A.①④③⑤② B.①④⑤②③
C.⑤②①④③ D.⑤②④③①
解析:选A。④中“但”是就①进行的转折,所以④应接在①后。而③“这一现象”,指代的是④中的“集中投资的现象”,所以③应接在④后。⑤中的“但”是就③中“‘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股市的经典定律”而言,所以,⑤应接在③后。据此,可得出答案。
14.暑假中,一群香港学生来南昌旅游观光,参观滕王阁,在一副前人题写的楹联前驻足观赏。假如你是带队的导游,你打算怎样向他们介绍这副楹联呢?请写一段不超过150字的解说词。
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珠帘,都化作空潭云影;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这副对联的意思是:滕王不在了,可惜画栋珠帘化作了空潭云影,唯有滕王阁还留在这儿。阎公能够传名,全靠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让我捎句话给东南的宾主,千万不要看轻了过路的才人!事业兴衰,用人是关键,作者能从这个高度立意,又说得那么恳切,这是滕王阁诸多对联所不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