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特异性免疫反应(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科版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特异性免疫反应(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9-16 16:5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3.2特异性免疫斥候:报,敌军距我军不足10里。元帅:再探。军师:元帅稍安,我军设有第一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斥候:报,元帅,敌军已突破第二道防线。请元帅定夺。元帅:速速启动第三道防线。1、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反应)的概念2、抗原的概念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是指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反应。特异性免疫一概念 机体在抗原刺激下,由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3抗体的概念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病原体入侵——识别入侵者——免疫应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消灭病原体二、 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
细胞膜上的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细胞的分子标签。1、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激活、增大只与特定的受体相结合①B淋巴细胞的反应3、入侵者被识别后,免疫细胞有何应对反应呢?有些直接进入免疫应答大部分需在辅助T淋巴细胞的协助下进入免疫应答②巨噬细胞的反应巨噬细胞对病原体摄取、处理,并呈现抗原-MHC复合体至细胞表面,准备启动免疫应答 ,。1)感应阶段:病原体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呈现)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
(识别)活化呈现抗原-MHC复合体记忆T细胞2)反应阶段:活化的细胞毒T细胞增殖 分化效应细胞毒T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多种蛋白质促进分泌3)效应阶段:效应细胞毒T细胞靶细胞
(已被抗原感染的细胞, 表面嵌有抗原-MHC复合体)密切 接触直接被裂解,或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被激活,使其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最终裂解死亡。抗原被呑噬巨噬细胞消化
呈递抗原—MHC
复合体刺激活化细胞毒T细胞辅助T细胞淋巴因子分泌促进增殖分化记忆细胞效应细胞毒T细胞靶细胞二次免疫裂解三、 细胞免疫记忆细胞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对抗原的记忆可保持数月甚至终生。1、 抗体① 抗体的化学本质: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② 抗体的分布:a、血清(主要)
b、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c、细胞表面四、体液免疫2体液免疫过程抗原被呑噬巨噬细胞抗原—MHC
复合体消化
呈递辅助T细胞活化淋巴因子B淋巴细胞分泌增殖分化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沉淀中和凝集抗原2、过程: 抗原靶细胞(即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1.效应细胞毒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2.辅助性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②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主要区别:细菌外毒素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③ 联系: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相互结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1、在首次感染中,记忆细胞直接产生于
( )

A、吞噬细胞 B、B细胞或T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效应细胞 巩固与练习B巩固与练习2、给被狗咬伤的人注射狂犬病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及预防的措施分别为( )
A、抗原、消灭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者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体、保护易感者D3、人接种卡介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就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和抗体的化学性质分别是:
A.效应B细胞、多糖 B.效应B细胞、蛋白质
C.效应T细胞、多糖 D.效应T细胞、蛋白质B4、(08北京)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D5、流感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不可能的原因是( )
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     
B.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C.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D6.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
A.抑制病菌的繁殖 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