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R·二年级上册
4 曹冲称象
比一比
哪个重?哪个轻?
猜谜语
四条大腿粗又圆
两把长刀硬又尖
全身披挂银盔甲
后面甩根细皮鞭
议论——
高兴——
讨论
难过
果然——
果真
下沉——
上升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到底】用在问句里,表深究。
【船舷】船两侧的边儿。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官员】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讲了什么事情?
整体感知
曹冲小时候利用巧妙方法称象的故事。
读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们去 看别人送给他的一头大象,由此引出了后面称象的故事。
第1自然段主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大象的来历。
齐读第2自然段:
1.说说大象的样子。
2.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1.大象的样子: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的既生动又形象。
2.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象体积庞大的样子。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曹操听了直摇头。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官员们想的称象办法。
文中官员们说了几种称象的方法?这对写曹冲称象有什么作用?
文中官员们说了两种称象方法,这对曹冲称象起到了对比描写的作用,在对比中看出曹冲的办法妙。
http://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这就是官员说的要造的那杆大秤的缩小的样子。
秤杆
秤砣
试想,如果真有这么一杆大秤,又有谁能够提得动呢?所以官员的办法行不通。
秤杆
秤砣
读第4自然段,曹冲想出了怎样的方法来称象?
曹冲想到了用石头来代替大象的方法:
①把大象赶上船,在船身与水面的交界处做标记;
②让大象上岸,往船里装石头,直至船沉到做标记的地方;
③通过称船上石头的重量得出大象的重量。
第一步: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第二步: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第三步: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
第四步:
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曹操微笑地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称象结果:
儿子称象的方法
深得曹操的赞同。
称象成功
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小结
曹冲称象
曹冲带着儿子和官员们去看大象
造大称
宰大象
曹操摇头
赶上船象 ——画线
曹冲 赶象上岸——装石头
称石头——知象重
曹操笑着点
爱动脑
会观察
板书设计
本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体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好品质,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主旨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