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曹冲称象(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曹冲称象(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0 17:4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曹冲称象
课文导入

你们看见过秤吗?秤是干什么用的?
知识链接
曹冲(196—208),曹操的儿子。从小聪明仁
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
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位之
意,但曹冲年仅十三岁就病逝了。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
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
人和主要缔造者。
展示学习
重量 称重 官员 议论 砍倒
画线 一杆 大秤 船舷 果然
zhòngliàng
chēngzhòng
guānyuán
yìlùn
kǎndǎo
huàxiàn
yīgǎn
dàchèng
chuánxián
guǒrán
新知讲解
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谁什么时候干什么 )的故事。
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
“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别人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交代了大象的来历。大象是作为一种礼物送给曹操的,说明了对曹操来说,大象是一种稀有、珍贵的东西,人们对大象并不熟悉。这就为下文有人提议称象做好了铺垫。
互动学习
讨论: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话“这么大的象,
到底有多重呢?”你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请你用“到底”说一句话。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
画出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员 根 柱
议 论 重
你见过哪几个生字?在哪见过?
新知讲解
这头大象又高又大。
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大象又高又大?
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
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官员们在议论什么问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问题:“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好处:这为下文写称象埋下了伏笔。
官员们提出了什么样的办法呢?
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曹操对官员们的提议满意吗?从文中哪句
话中可以看出来?
不满意。从文中“曹操听了直摇头”一句
可以看出来。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曹冲称象的办法?
课文第3自然段写的是官员称象的办法;第4自然段写的是曹冲称象的办法。
曹操有个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儿子的这句话里有几个动作?
有两个动作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这句话有几个动作?
有两个动作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新知讲解
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
新知讲解
=
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课后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
(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官员们的办法和曹冲办法相比,谁的办法更好?为什么?
曹冲的办法更好。
因为他的办法既科学,又环保;既不用砍大树造
大秤,又不会伤害到大象,所以说曹冲的办
法好。
这件事对你有何启示?
我认为曹冲很聪明,我也要向曹冲学习,遇到问题善于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
训练学习
1、我会填量词。
一( )大象 一( )墙 一( )大树
四( )柱子 一( )线 一( )肉
一( )大船 一( )大秤
2、给下面内容排序(填序号)。
训练学习
( )赶象上船
( )在船舷上做记号
(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称石头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