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章节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章节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09 21:2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章节练习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
1、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_上。
2、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__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______主光轴。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须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______________上,并且_________应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
4、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蜡烛距离凸透镜36 cm时,像成在距凸透镜20 cm另一侧的光屏上,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 cm。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果无论光屏怎样移动,光屏都收不到像,原因可能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__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作用。
7、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 )
A、放大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8、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透镜15 cm,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蜡烛距透镜40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9、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 cm~20 cm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则应选用下列哪一个元件做镜头( )A、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10 cm的凹透镜
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
10、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11、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 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 )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 B、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
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 D、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
12、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只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只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幻灯机只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13、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 cm B、20 cm C、12 cm D、都不对
14、关于虚像和实像,正确的判断依据是( )
A、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B、光的折射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
C、光的反射成实像,光的折射成虚像 D、光的反射可成实像也可成虚像
15、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8cm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u=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B、u=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C、u=9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D、u=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16、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
A、10cm<f<18cm B、5cm<f<9cm C、9cm<f<10cm D、18cm<f<20cm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18、李玲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她把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她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19、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手电筒上,并让灯光正对着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片应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B、胶片应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C、胶片应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
D、胶片应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
20、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
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
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
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
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
21、5月12日上午,央视5台直播了“中国万达”2013黄河口
(东营)国际马拉松赛。此次比赛首次启用航拍,向国内外全方位展示赛事
盛况,展现了东营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成果。已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航拍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关于航拍成像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正立的实像 B、放大、倒立的实像 C、缩小、正立的实像 D、缩小、倒立的实像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同学们发现当物距u大于像距v时,在光屏上总能得到倒立、    、实像,该成像规律可应用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中所描写的情景,
是光的 现象。
24、下为世博纪念邮票,为了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看清上面的图案文字,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大于10cm小于20cm
25、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
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26、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底片上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 (填“实”或“虚”)像。
2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28、下列现象,能用光的反射现象解释的是( )
29、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左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30、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中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31、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面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2、小明在光具座上,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小明将所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的位置,当在地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该光斑到镜面中心的距离为l0cm。此操作是测量凸透镜的 。
(2)实验时,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处,蜡烛放在刻度20cm处,如下图。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
蚀放在光具座刻度45cm处,凸透镜
成像的特点是 (从
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三个方面填写)。
“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三件光学仪器中, 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这一规律制成的。
3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1)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2)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5 cm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
(3)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乙所示。 ①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 。
②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 。
34、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
上 (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
参考答案
1、焦点
2、不变;经过;平行于
3、光具座;凸透镜;同一高度
4、倒立;缩小;实;小于
5、(1)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烛焰在焦点处(3)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
(4)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但离焦点太近,成像较远,光具座不够长
6、折射;会聚;发散
7D 8C 9C 10C 11-15 ACDBA 16-20 BADDD 21 D
22、缩小、照相机
23、反射
24B 25D 26、实 27B 28A
29 30 31
32、(1)焦距(2)缩小(3)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
33、(1)下 (2)放大、实 (3) ①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成像稳定、形状直观、亮度高、减少污染等 ②便于比较像的大小。
34、(1)10.6(10.2~10.8均可)(2)照相机 ;左;变小 (3)没有(4)发散;前方(或前面、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