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 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同步检测题
一、单选题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B.78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A
C.常温常压下,14g由乙烯与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NA
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2.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能和生物质能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将煤液化或者气化可得清洁燃料
C.燃料原电池可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D.石油等化石燃料储藏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将其放入水中又溶解
B.蛋白质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C.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分子变性,所以吞“钡餐”(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会引起中毒
D.浓硝酸溅到皮肤上立即变黄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95%的酒精比75%的酒精消毒效果更好
B.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
C.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
D.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指标
5.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用试剂 方法
A SO2(CO2)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洗气
B 乙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
D 苯(Br2)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
A.A B.B C.C D.D
6.下列关于营养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C.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可析出蛋白质,再加水可溶解
7.我国承诺到2060年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所谓“零排放”就是充分进行碳循环,将排放的二氧化碳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抵消.碳循环过程中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光合作用将植物吸收的太阳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C.酒精、甲烷是友好的清洁能源
D.淀粉、纤维素在人体内代谢后转化成葡萄糖
8.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B.“熔喷布”可制作N95型等口罩,生产“熔喷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纯净物
C.体积分数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
D.牛油、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9.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得到的有机产物最多有9种
B.乙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者褪色原理相似
C.将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插入丙溶液,铜片质量增加
D.往丁中不断加水,pH会一直增大
10.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金属钠表面有气体放出
B.金属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
C.金属钠在乙醇中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
D.金属钠浮在乙醇液面上
1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B.乙烷和的反应与乙烯和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C.乙烷、乙烯、乙炔互为同系物
D.汽油、柴油和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12.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有机物X()是合成原料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X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B.有机物X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有机物X可使酸性溶液褪色
D.标准状况下,1mol有机物X与适量碳酸钠反应最多放出33.6L二氧化碳
13.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则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2=CH2+Cl2→CH2Cl-CH2Cl
B.CH3Cl+Cl2CH2Cl2+HCl
C.CH3CH3+Cl2CH3CH2Cl+HCl
D.CH3—CH2—Br+H2OCH3—CH2—OH+HBr
1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 mol甲基所含电子数为7NA
C.常温常压下,0.5 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2NA
D.标准状况下,11.2 L乙烷和丙烯混合物中氢原子数目为3NA
15.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水、二氧化硫、酒精、氯水的消毒杀菌原理各不相同
B.硅酸钠溶液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C.蔡伦利用树皮、碎麻布、麻头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
D.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二、填空题
16.请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___________。
(2)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___________。
(3)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___________。
17.比较甲烷与氯气、乙烯与溴的反应,以及甲烷和乙烯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的反应,将反应类型、反应条件、生成物和反应时发生的现象填入下表。
反应物 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 生成物 现象
甲烷、氯气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乙烯、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甲烷、氧气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乙烯、氧气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与氯气的体积比为1∶1,光照条件下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反应,则得到的产物为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B.、
C.、
D.、、、、
(2)甲烷最简单的同系物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反应,其生成物的化学式最多可能有___________种。
A.5 B.9 C.10 D.7
(3)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形管右端的液面变化是___________。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19.在焊接铜漆包线的线头时,常把线头放在火上烧一下以除去漆层,随后立即在酒精中蘸一下,之后再焊接。请利用化学用语说明其原因:_______。
20.回答下列问题:
I.断①键发生________反应,乙酸能使石蕊溶液变________色,其酸性比碳酸强。
(1)与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与氧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与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II.断②键发生_____反应,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1.I.按要求填空:
(1)①丙烷的结构简式:___。
②写出乙烯的结构式:___。
(2)写出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___。
(3)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II.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按要求填空。
(1)某链状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该烷烃的化学式为___。
(2)在常温常压下有CH4、C2H6、C3H8和C4H10四种气态烃。取等物质的量的四种气态烃,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__(填分子式)。
(3)如图所示,将浸透了石蜡油(分子中含有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矿渣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气通过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可得到一定量的气体生成物,用该生成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②生成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中,溶液褪色。
③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燃烧时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甲烷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无烟)。
根据以上现象思考:
A.用生成物最简单的同系物为例,写出②的反应方程式___。
B.碎瓷片的作用是___。
C.产生黑烟的原因是___。
22.阿司匹林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解热、镇痛和消炎药物,其学名为乙酰水杨酸,结构简式为。
(1)阿司匹林溶于水后显弱酸性,这与其分子中所含的_______官能团有关。
(2)阿司匹林在沸水中容易水解生成水杨酸()和乙酸,由此推测阿司匹林分子中发生转化的是_______官能团,推测的思路是_______。
23.将x mol O2、y mol CH4和z molNa2O2放入密闭容器中,在150℃条件下用电火花引发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容器内压强为0,通过计算确立x、y和x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
24.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__________。
25.某种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1)分别写出该煤气和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把一套以煤气为燃料的灶具改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时,应对空气和燃气的进气量做怎样的调整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A.NaClO的物质的量为n=cV=1mol/L×1L=1mol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溶液中的个数小于个,故A错误;
B.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无碳碳双键,故B错误;
C.乙烯与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可当作平均组成为“CH2”的气体, 14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n(CH2),则气体中含有3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故C正确;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用22.4L/mol计算11.2L四氯化碳物质的量,故D错误;
答案选C。
2.B
【解析】A.短期内能重复生成的能源为可再生能源,氢能和生物质能都可以重复生成,均为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将煤液化可以获得甲醇等,将煤气化可以获得水煤气,两者燃烧均无污染,都属于清洁能源,故B正确;
C.燃料电池将大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还有一小部分装化为热能,故C错误;
D.石油等化石燃料在地壳中的含量是有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C
【解析】A.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向其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因此将其放入水中又会重新溶解,A正确;
B.蛋白质分子的直径在1至100nm之间,符合胶体的范围,蛋白质中的蛋白质分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B正确;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但硫酸钡难溶于水和酸,不生成离子,因此不会引起中毒,C错误;
D.皮肤中含有蛋白质,含有苯基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所以浓HNO3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HNO3和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4.C
【解析】A.75%的酒精消毒效果好,95%的酒精使蛋白质表面变性,不利于渗入细胞内部消毒,A错误;
B.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其裂化、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C.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减少污染的同时,可回收利用内部金属元素等,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C正确;
D.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害,其含量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指标,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A.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故SO2可与NaHCO3反应,A错误;
B.乙烯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气体,除掉了乙烯,但引入了二氧化碳杂质,B错误;
C.乙酸和碳酸钠可以反应生成醋酸钠的水溶液,乙酸乙酯和醋酸钠溶液互不相溶,可以采用分液法来分离,C正确;
D.苯中的溴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苯不反应并且和溴化钠、次溴酸钠溶液不互溶,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A.葡萄糖中含醛基和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错误;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B项错误;
C.淀粉遇碘变蓝,水解后的溶液中(酸性)加入碘水,变蓝则未全部水解,不变蓝则证明全部水解,因此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C项正确;
D.醋酸铅为重金属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发生变性,为不可逆过程,再加水不溶解,D项错误;
答案选C。
7.C
【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储量有限,因此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节约利用,A错误;
B.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将吸收的太阳能部分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质内部,但不是将光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B错误;
C.酒精、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热,由于燃烧产物是CO2、H2O,无固体残留,无有害物质产生,因此是友好的清洁能源,C正确;
D.在人体内无纤维素消化酶,因此不能被消化吸收,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8.C
【解析】A. 燃料电池中化学能除了大部分转化为电能外,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因此其能量转化率不可能达100%,A错误;
B. “熔喷布”可制作N95型等口罩,生产“熔喷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每个聚丙烯分子组成是确定的,但不同分子的聚合度数目不同,因此它不属于纯净物,而属于混合物,B错误;
C. 体积分数75%的乙醇溶液既有很好的渗透性,同时也具有强的杀菌能力,因此可用于医疗消毒,C正确;
D. 牛油属于油脂,不属于高分子混合物,而纤维素和蛋白质则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9.A
【解析】由模型可推知,甲为乙烷,乙为乙烯,丙为乙醇,丁为乙酸。
【解析】A.乙烷的一氯代物与五氯代物各1种,二氯代物和四氯代物各2种,三氯代物2种,六氯代物1种,共9种,A项正确;
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发生了氧化反应,原理不同,B项错误;
C.铜是乙醇催化氧化的催化剂,反应质量不变,C项错误;
D.往冰醋酸中加水,最开始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被水稀释的程度,pH会减小,继续加水,稀释程度大于电离程度,pH会增大但小于7,D项错误;
答案选A。
10.A
【解析】金属钠与乙醇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
【解析】A.金属钠表面产生气泡是氢气生成,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B.金属钠与乙醇反应很平缓,不剧烈,反应温度不高,故钠不会熔化变成金属球,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C.金属钠密度大于乙醇,所以金属钠与乙醇反应时是在乙醇液体中浮浮沉沉,由于反应平缓,不会有声音发出,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D.金属钠密度大于乙醇,所以金属钠不会浮在乙醇表面,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综上,本题选A。
11.A
【解析】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A正确;
B.乙烷与氯气反应为取代反应,乙烯与氯气反应为加成反应,B错误;
C.乙烯含双键,乙炔含碳碳三键,乙烷中不含官能团,三者不是同系物,C错误;
D.植物油为油脂,含C、H、O元素,汽油和柴油是烃,为碳氢化合物,D错误;
故选A。
12.C
【解析】A.X中官能团为羟基和羧基,而乙酸中只含羧基,两者不是同系物,A错误;
B.X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错误;
C.X中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氢原子,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正确;
D.1molX中含1mol羧基,与适量碳酸钠溶液反应最多产生0.5molCO2,标况下体积为11.2L,D错误;
故选C。
13.A
【解析】A.CH2=CH2与Cl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CH2Cl-CH2Cl,A符合题意;
B.CH3Cl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2Cl2、HCl,B不符合题意;
C.CH3CH3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3CH2Cl、HCl,C不符合题意;
D.CH3—CH2—Br与H2O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3—CH2—OH、HBr,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14.D
【解析】A.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A错误;
B.甲基的结构式为-CH3,1个C原子含有6个电子,1和H原子含有1个电子,故1mol甲基中含有9mol电子,为9NA个,B错误;
C.1mol苯乙烯中含有1mol碳碳双键,苯环不含有双键,因此0.5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0.5NA,C错误;
D.乙烷的化学式为C2H6,丙烯的化学式为C3H6,1mol的两种物质均含有6molH原子,因此11.2L乙烷和丙烯混合物中氢原子数目为3NA,D正确;
故答案选D。
15.D
【解析】A.高浓度的食盐水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二氧化硫溶于水中形成亚硫酸,亚硫酸可以破坏细菌的氧化酶,蛋白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从而夺取细胞内的氧气,并且可以改变蛋白质构象,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从而杀死细菌,氯水中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这几种物质的杀菌消毒原理各不相同,A项不符合题意;
B.硅酸钠是一种天然的无机矿物胶,同时具有不易燃烧的特性,可以用于是生产粘合剂和防火剂,B项不符合题意;
C.蔡伦根据纤维素被水浸泡之后会重新构建而不会直接解体的原理,利用树皮、碎麻布、麻头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C项不符合题意;
D.高粱中没有乙醇,无法利用物理方法直接分离,需要通过发酵才能获得乙醇,D项符合题意;
故正确选项为D
16.(1)CH2=CH2+Cl2→ClCH2CH2Cl
(2)CH2=CH2+HClClCH2CH3
(3)n
【解析】(1)
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Cl2→ClCH2CH2Cl。
(2)
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ClClCH2CH3。
(3)
氯乙烯()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17. 取代 光照 CH3Cl、CH2Cl2、CHCl3、CCl4 黄绿色褪去,有油状液体生成 加成 CCl4溶液 CH2BrCH2Br 溴的CCl4溶液褪色 氧化 点燃 CO2、H2O 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氧化 点燃 CO2、H2O 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
【解析】甲烷在光照条件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黄绿色褪去,有油状液体生成;
乙烯可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BrCH2Br,因此溴的CCl4溶液褪色;
甲烷在氧气中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CO2和H2O,属于氧化反应;
乙烯在氧气中点燃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生成CO2和H2O,属于氧化反应。
18. D D B
【解析】(1)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多步取代反应,但多步取代反应是同时进行且各步反应都是可逆反应,所以得到的产物与甲烷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无关,故得到的产物为、、、、,故D正确。故答案:D。
(2)甲烷最简单的同系物乙烷与氯气发生多步取代反应,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有、、、、、和,共7种,故D正确。故答案:D。
(3)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氯气被消耗,U形管左端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生成的极易溶于水,所以压强减小,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液面降低。故B正确。
19.燃烧去掉漆层,铜和氧气生成黑色氧化铜,;乙醇具有还原性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单质,
【解析】漆包线易燃烧,燃烧去掉漆层,铜和氧气生成黑色氧化铜,;乙醇具有还原性和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乙醛和铜单质,。
20. 取代 红 ↑ 酯化或取代
【解析】乙酸体现酸性时,断裂①键电离出,从有机反应类型来看应是取代反应;乙酸在水中能电离出H+,具有酸的通性,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也可能发生中和反应等;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断裂②键脱。
【解析】I.断①键发生取代反应;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
(1)乙酸与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2Na→2CH3COO-+2Na++H2↑;
(2)乙酸与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 OH-→CH3COO-+H2O;
(3)乙酸与氧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 CuO→2CH3COO-+Cu2++H2O;
(4)乙酸与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2CH3COO-+Ca2++CO2↑+H2O;
II.断②键发生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乙酸与CH3CH2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 CH3CH2CH3 CH3CH3+Cl2CH3CH2Cl+HCl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C9H20 C4H10 CH2=CH2+Br2→CH2BrCH2Br 催化剂 烃中含碳量较高,导致不易充分燃烧
【解析】Ⅰ.(1)①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3;
②乙烯含有碳碳双键,结构式为;
(2)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H3+Cl2CH3CH2Cl+HCl;
(3)乙醇中的羟基可以和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Ⅱ.(1)链状烷烃的通式为CnH2n+2,所以有12n+2n+2=128,解得n=9,所以化学式为C9H20;
(2)1molCH4可以消耗2molO2,1molC2H6可以消耗3.5molO2,1molC3H8可以消耗5molO2,1molC4H10可以消耗6.5molO2,所以消耗氧气最多的是C4H10;
(3)A.生成物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生成物中含有碳碳双键,最简单的同系物为CH2=CH2,与溴的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B.该反应中碎瓷片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烃中含碳量较高,导致不易充分燃烧,生成大量的碳颗粒,即黑烟。
22.(1)羧基
(2) 酯基 由生成和CH3COOH,羧基未变,酯基发生改变,则发生反应为 +H2O+CH3COOH
【解析】(1)阿司匹林分子中共含有羧基和酯基两种官能团,酯基显中性,羧基显酸性,而阿司匹林溶于水后显弱酸性,则与其分子中所含的羧基官能团有关。答案为:羧基;
(2)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的羧基官能团不能水解,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而酯基官能团能水解,水解生成羧基和羟基,阿司匹林在沸水中容易水解生成水杨酸()和乙酸,由此推测阿司匹林分子中发生转化的是酯基官能团,推测的思路是:由生成和CH3COOH,羧基未变,酯基发生改变,则发生反应为 +H2O+CH3COOH。答案为:酯基;由生成和CH3COOH,羧基未变,酯基发生改变,则发生反应为 +H2O+CH3COOH。
23.6x=3y=z
【解析】根据反应后气体压强等于0,可知反应后容器内不含气体物质。可将反应方程式:、叠加,整理可得总方程式:,所以x:y:z=1:2:6,即6x=3y=z。
24.B—a,C—b;D—c
【解析】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CO2和H2O,能使面包.油条等食物变得膨松,故做膨松剂;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品红、纸张等少数有色物质,用作漂白剂;二氧化硅、纯碱和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制备玻璃;乙烯有催熟的作用,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故答案为B—a,C—b;D—c。
25.(1)2CO+O22CO2、2H2+O22H2O、CH4+2O22H2O+ CO2
(2)CH4+2O22H2O+ CO2
【解析】(1)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两种气体均能燃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2H2+O22H2O;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 CO2。
(2)煤气和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2H2+O22H2O、CH4+2O22H2O+ CO2,从上述反应可以看出,燃烧相同体积的煤气和天然气,后者需要的氧气量大,所以灶具调整方法应是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天然气的进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