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猛士记念刘和珍君
第一课时
※选修延伸
【课后练习】
一、阅读《纪念刘和珍君》中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将“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与“煤的形成”进行对比,突出了革命斗争的残酷性。
B、作者认为人民在为正义而斗争的过程中往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取得一点成果。
C、斗争的过程是残酷的,但作者并没有否定它的意义。
D、鲁迅先生对于“请愿”特别是“徒手”请愿的斗争方式是持否定态度的。
2、下列对文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表明“请愿”、“流血”并没有震撼卖国政府和唤醒民众。
B、“无恶意的闲人”指的是愚昧的国民;“有恶意的闲人”指的就是陈西滢之流的走狗文人。
C、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是要表明刘和珍等青年的殉难并没有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反响,她们与巍巍高山同在的愿望难以实现。
D、在文中作者对“三一八”惨案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反思,反映了他成熟的思想,坚定的立场和爱憎分明的感情。
二、阅读郁达夫的《怀鲁迅》一文,回答问题。?
①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②发了几通电报,收拾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开往上海的轮船。
③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和紧握的拳头。
④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⑤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⑥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觉出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的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⑦鲁迅的灵枢,在夜明里被埋在浅土中了!
⑧而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3、文章感情变化的线索是: —— —— —— 。
4、段①在全文中的作用有:
① ;
② 。
5、段③中划横线的句子意在 。
6、“人们”指 ;“人家”指 。
7、本文最后一句话,从内容上看用象征手法,表明 ;从形式上看 。
8、语段默写
(1)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2)惨象,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互动】
学习完这篇文章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生:
师:
第二课时
※选修延伸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拮据??瘠薄? 佶屈聱牙? 开花结果 B、富饶????妖娆? 余音绕梁? 不屈不挠
C、财富??材料? 豺狼虎豹? 柴米油盐?D、静谧?? 痉挛? 径情直遂? 疾风劲草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嘉奖 誓死如归 奏效 越俎代疱
B、慰籍 弱不经风 整饬 历久弥新
C、真谛 既往不咎 小憩 举步为艰
D、体恤 提缩挈领 端倪 磬竹难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虐俘事件再度暴光,世界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一系列这样的照片:囚徒们蓬头垢面,哀毁骨立,遍体鳞伤。
B、阿扁用尽心机搞台独,虽竭力伪装自己;但大巧若拙,分裂祖国之心昭然若揭。
C、在车间里,他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平时总能韬光养晦;但关键时刻就能显示出自己的关键作用,一鸣惊人。
D、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来全球局势还是令人忧虑,在核焦点上, 伊朗尽管态度强硬,美国还是拿出了他的制裁计划。
B、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C?、由于燃油价格一路飙升使的哥的姐叫苦不迭,只能把车停在大街上,被动等客,再不能像往常一样满街转悠主动邀客了。
D?、清代的诗、词、散文,总体成就虽未能超过唐宋两代,但名家迭出,流派众多,也不乏优秀作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痛哭和珍 石评梅
?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自杨荫榆带军警入校,至章士钊雇老妈拖出,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予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失丢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那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的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的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
5、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
6、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7、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
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人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振的凶残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E、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衷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师生互动】
学习完这篇文章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生:
师:
⊙真的猛士
记念刘和珍君
第一课时答案:
学评价
1、长歌当哭dàng? 菲薄fěi?bó?? 租赁?lìn 不惮?dàn?
?? 虐杀nǜe 惩创chuāng? 绯红fēi??? 尸骸hái??
寥落liáo 黯然àn 攒射cuán 浸渍zì
2、A(屠戮 殒身不恤 和蔼可亲)
3、C???
4、B(比喻)
5、D
6、(√)(×)(√)(×)(√)(×)(√)
二、文本研习
第一部分:独 徘徊 敢于反抗、追求进步 社会的黑暗 反动派和“学者文人” 作者自己
第二部分:真的猛士 庸人
第三部分:始终微笑着
第四部分:反复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第六部分:意义实在有限 煤的形成 至少
第七部分:封建军阀的凶残 爱国青年的临难从容
三、问题探讨
1、主要是学会延伸阅读。先找出本文对应段落,进而明确作者的愤激之情,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2、主要是要学会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明确在不同的境况下该如何恰当地选择生或者是死。
四、活动体验
参阅李国栋的《血·红字·罪与罚》。先按课文顺序给十处写血的语句归类,分析内在逻辑关联。接着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探究作者的情感。
【课后练习】
1、A(不是对比,是比喻)
2、C(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是要表明刘和珍等青年的殉难虽没有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反响,但她们死得其所,其殒身不恤的精神将与巍巍高山同在)
3、震惊 悲哀 怀念 希望?
4、①交代参加丧葬活动的缘由,②抒写听到鲁迅死时的震惊和悲愤之情。
5、表现群众,特别是青年对鲁迅的崇敬、热爱和对鲁迅逝世的悲愤之情。
6、中国人 外国人?
7、鲁迅精神将激起民族的希望;回应前文,深化主题,使文章耐人寻味。
8、略
第二课时答案:
自学评价
1、表现对反动派的刻骨仇恨,对凶杀得不到惩办内心克制不住的愤怒。
2、强调悲愤难忍,一要以笔为武器向反动派宣战,二要提醒那些忘却者。
3、这是愤怒到极点,悲痛到极点,而说不出话的表示。
4、(1)生活艰难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2)在女师大风潮中,“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3)女师大复校后,“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4)“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5、感情线索(1)对烈士的痛悼;(2)对反动派的仇恨和揭露。
6、服从表达强烈感情需要出发,奠定全文感情基调,引出下文。
二、文本研习
杨德群、张静淑/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她们的勇毅,告诫(斗争方式),激励“更奋然而前行”。
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以及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的感情。
“悲”、“愤”。
反动政府的凶残/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对死难者的沉痛悼念。
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1、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3、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 烈士死难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加勇敢地去斗争。
四、问题探讨
1、参考意见:理解某句话的意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所以,除了语法分析外,还要结合具体文段来理解。言之成理即可,现在一般取反语义。参阅许振兴的《试析〈记念刘和珍君〉中两个疑点》与黄忠顺的《〈记念刘和珍君〉一处疑难问题之我见》。
2、“庸人”指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他们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他们敢怒而不敢言,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忘了烈士的鲜血;“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这种人对世界态度冷漠,甚至把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有恶意的闲人”指为反动派摇旗呐喊的反动文人;“ 苟活者”指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他们在烈士精神的激励下,有走向斗争的可能。
四、活动体验
查找资料,结合课本进行探究,既要尊重事实,又要鼓励创新。
【课后练习】
1、D(用排除法)
2、B(A. 视死如归 B.慰藉 弱不禁风 C.举步维艰D.罄竹难书)
3、答案D(说明:为了更突显错误类型,故表述简单,隐去了好多干扰“项”。A项用错地方,B项主要是褒词贬用,C项大词小用,)
4、答案D(A项关联词位置错;B项对……上搭配不当;C项句子成分残缺)
5、勇士 革命的首领 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6、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
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7、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
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衰,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8、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