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将 进 酒
李白
李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诗以抒情为主。他是继屈原后,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歌辞和秦汉以来乐府中吸取营养,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诗家。李白具有超卓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物类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可思的现象,尽遣笔底,而有“诗仙”之称。杜甫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也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有《李太白集》。
作者简介
背景介绍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解 题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 qiāng ),请、愿之意,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
解释下面“将”的意义:
① 将进酒
② 呼儿将出换美酒
③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④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⑤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⑥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请
拿
扶持
带兵的人
带领
助,在动词后,没实在意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李白
看啊!黄河之水汹涌澎湃从天上倾泄而来,一去不回头直奔向烟波浩渺的东海;
看啊!头上的青丝转眼间成了雪一样的白发,高堂上对着镜子只能是慨叹、悲哀!
得意的时候,且自纵情欢乐吧,莫使金杯空流月色,徒唤年华不再重来。
胸有雄才大略的人,必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失而可得的黄金,抛撒千两又何足惜哉!
杀羊呵,宰牛呵!我们要玩它一个痛快,为这相聚,也该一起喝它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干杯干杯!不要停。
嗨,我要唱歌啦,你们仔细听:
那些荣华富贵,有什么值得苦苦追求?我但愿自由自在地沉醉,悠悠然不再清醒。
自古来,睿智彻悟之人总会感到灵魂的寂寞,唯有那寄情诗酒者,好歹留下个名声。
曹植当年,大摆筵席在平乐观中,痛饮名酒,恣意笑闹藉以忘忧;
主人说什么,没有这么多的金钱用来花费?快快去买回酒来,让我们喝它个够!
噫,这五花的宝马,千金的狐裘,把这些玩意儿拿去,给我换来酒,酒,酒!噢──让我们在这杯中的烈焰里熔化无穷无尽的愤懑与忧愁!
译 文
字 音
朝(zhāo) 樽(zūn) 还(huán)
岑(cén) 烹(pēng) 馔(zhuàn)
谑 (xuè) 径(jìng) 裘(qiú)
沽(gū) 恣(zì)
悲伤(夸张、比兴) 整句(4句)
↓
欢乐(夸张) 整句 (重点句)(6句)
↓
愤激(化用) 整散结合 (主旨句)(10句)
↓
狂放(夸张) 整散结合(5句)
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
将 进 酒
(1)感伤之情: 如“君不见”两句。
(2)欢乐之情:
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3)愤激之情:
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
(4)狂放之情:
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
逐句分析
问题研讨:
(1)黄河之水天上来,可以改成“黄河之水山上来”吗?
不能,作者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2)搜集“流水”的意象的诗句,简要分析这一意象常表现的主题。
《梦游....别》:“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春江花月夜》:“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流水”意象
——以江水的永恒对比人类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
以江水的流逝暗示时间的流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文句解读:
你没有看到汹涌的黄河之水是从天上倾覆而下,滚滚东去,奔腾至海,永不复还。
修辞手法:
夸张
问题研讨:
作者为什么从江水想到了人生?又想到了什么样的人生?结合诗文简要赏析。
人生和江水一样,江水的流逝正像一个人生命在时间的轨迹上慢慢流逝一样一去不返。
短暂的人生,“朝如青丝暮成雪”,早上还是“青丝”,傍晚就青丝成雪,极言短暂。
悲哀的人生,人生苦短,以年过半百却功业未成,不仅悲苦。
(李白的悲不同于李煜柔婉的悲,李白的悲——悲而不伤,悲而愈壮,就是说不仅是“悲”的,而且还有一种“壮”的感情融于胸中。)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文句解读:
你没有看到悬于高堂之上的镜子中悲愤的白发,晨曦还恰似青丝,入暮便已如皓然霜雪。
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
你没看见吗?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你没看见吗?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感伤之情
问题研讨: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哪两个字用的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必”和“还”,表明诗人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并表达了作者有高度自信心
(2)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它是一种真正的“乐”吗 ?
①既然人生短暂,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
②不是真正的快乐,是通过这种及时行乐,寻求一种自我安慰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文句解读:
人生得意之时既需纵情欢乐,莫让金樽空对一波月色。我有雄才伟略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千金散尽亦有失而复得之日。烹羊宰牛聊以享乐,只一豪饮便应当是三百杯。
修辞手法: 夸张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应当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欢乐之情
问题研讨:
(1)作者在这里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与前文的长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什么好处?
①诗歌的节奏不单调,富于变化。
②加快了诗歌的节奏,使得诗歌的旋律加快了,旋律的加快实际上就反映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心情是非常激动地,他的情感由原来的欢乐变得狂放起来。
(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的真心话吗?作者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不是真心话,真正想做的是建功立业,并不是“长醉不复醒”。只是因为当时仕途失意,志不得抒所以才这么说,一方面反映了对权贵的蔑视,另一方面更是怀才不遇的愤慨之词。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文句解读:
岑夫子,丹丘生,继续喝啊,切莫停下。我要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为我倾耳细细听:钟鸣鼎食有何富足,只但愿长久沉醉下去再也不复清醒。
问题研讨:
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单提到“陈王”曹植呢?结合曹植生平试做简要分析。
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以曹植自况,表达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文句解读:
自古以来圣人贤子皆被世人冷落,唯有寄情于酒的饮者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畅饮名贵好酒,尽情欢乐。
岑勋先生呵,丹丘先生呵,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让我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们侧耳仔细听: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古来圣贤,生活恐怕都寂寞,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宴饮寻欢,斗酒十千不嫌贵,任性地享乐一番。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愤激之情
问题研讨:
(1)作者和朋友一直“将进酒,杯莫停”,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但为什么还要“呼儿将出换美酒”?
借酒浇愁
(2)作者“愁”具体指的是什么?又为何说“万古”?修辞手法?
愁——青春易逝,人生苦短,贤不必用,壮志难酬。
万古——夸张,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共同的愁绪。因此,李白笔下的愁,不再是发泄个人情感,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替从古至今众多怀有梦想的追梦者抒发的共同的愁绪,这的的确确是“万古愁”。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文句解读:
主人啊,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了呢,那就应当买了酒来让我们恣意畅饮啊!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豪奢的千金裘,叫仆人拿去统统换了美酒,我要与你们一起借这千杯美酒,消融那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主人呵,为何说我少银钱?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绵绵,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叫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我与你喝个大醉,同销万古长愁。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狂放之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李白
《将进酒》感情奔放,气势雄浑,曲折低回,跌宕起伏。
请你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字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悲
悲
悲白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悲
欢
欢
悲
欢
愤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悲
欢
愤
狂
悲伤(夸张、比兴) 整句(4句)
↓
欢乐(夸张) 整句 (重点句)(6句)
↓
愤激(化用) 整散结合 (主旨句)(10句)
↓
狂放(夸张) 整散结合(5句)
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
将 进 酒
探求诗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李白
1、诗歌为劝酒诗,那么李白是怎么劝酒的呢?
会须一饮三百杯人生得意须尽欢将进酒,杯莫停
民间劝酒:
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
感情厚,喝不够;
感情薄,喝不着;
感情铁,喝出血。
一两二两漱漱口,
三两四两不算酒,
五两六两扶墙走,
七两八两还在吼。
官场劝酒:
不会喝酒,前途没有
一喝九量,重点培养
只喝饮料,领导不要
能喝不输,领导秘书
一喝就倒,官位难保
长喝嫌少,人才难找
一半就跑,升官还早
全程领跑,未来领导
低俗劝酒:
某领导在酒桌上说:现在我带三杯酒,
“第一杯,谁要不喝,俺就是谁爹”!
众人哗然,赶紧干杯;
“第二杯,谁要不喝,谁就是俺爹”!
众人急忙干杯;
“第三杯,谁要不喝,就喊已经喝的人爹”!
众人狂咽、狂醉、狂吐。
劝酒令示例
2、诗人劝酒的原因有哪些 ?
人生短暂
及时行乐
怀才不遇
借酒浇愁
人生得意要饮
现在不得意要饮
(一)要饮,要狂饮
(二)劝饮,劝豪饮
富贵不足取
饮酒可留名
(历史)
钱财何言少
饮酒可销愁
(现实)
主旨
将 进 酒
3、诗歌围绕“酒”而写,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何而愁?此“愁”的实质是什么?
为何而愁
一愁
二愁
三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圣贤寂寞
陈王失意
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4、 你认为《将进酒》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钟鼓馔玉”“不足贵” 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激之词!
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
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
5、如何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
李白嗜酒,更多的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体现。
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是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常用方法。
李白也继承了这种做法,借酒浇愁,发泄情感。
归纳总结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他平生的追求有两个,一是追求精神自由,二是建立丰功伟业。追求精神自由导致他的一系列行为:反抗传统,蔑视权贵,理想超出于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等级秩序之外;建立丰功伟业,又使他与传统妥协,求助于权贵,回到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之中。但现实中又不可能同时占有以上二者。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看啊!黄河之水汹涌澎湃从天上倾泄而来,一去不回头直奔向烟波浩渺的东海;
看啊!头上的青丝转眼间成了雪一样的白发,高堂上对着镜子只能是慨叹、悲哀!
得意的时候,且自纵情欢乐吧,莫使金杯空流月色,徒唤年华不再重来。
胸有雄才大略的人,必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失而可得的黄金,抛撒千两又何足惜哉!
杀羊呵,宰牛呵!我们要玩它一个痛快,为这相聚,也该一起喝它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干杯干杯!不要停。
嗨,我要唱歌啦,你们仔细听:
那些荣华富贵,有什么值得苦苦追求?我但愿自由自在地沉醉,悠悠然不再清醒。
自古来,睿智彻悟之人总会感到灵魂的寂寞,唯有那寄情诗酒者,好歹留下个名声。
曹植当年,大摆筵席在平乐观中,痛饮名酒,恣意笑闹藉以忘忧;
主人说什么,没有这么多的金钱用来花费?快快去买回酒来,让我们喝它个够!
噫,这五花的宝马,千金的狐裘,把这些玩意儿拿去,给我换来酒,酒,酒!噢──让我们在这杯中的烈焰里熔化无穷无尽的愤懑与忧愁!
译 文
,玉盘珍馐值万钱。 (《行路难》)
,独酌无相亲 。
,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唯愿当歌对酒时, 。(《把酒问月》)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客中作》)
抽刀断水水更流,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金樽清酒斗十千
举杯邀明月
举杯销愁愁更愁
兰陵美酒郁金香
不知何处是他乡
花间一壶酒
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与酒的诗篇
李白一生嗜酒成性是出名的,因有“醉仙”之称。玩读李白诗作,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酒味。李白是因醉酒致疾致命的,就连升天的灵魂都带着醉意。
李白与酒
“水中捉月”[传说]
当代富有诗人气质的学者安旗在《李白纵横探》一书中,神奇美妙地描绘了李白临终的情景,写道:
“夜,已深了;人,已醉了;歌,已终了;泪,已尽了;李白的生命也到了最后一刻了。此时,夜月中天,水波不兴,月亮映在江中,好像一轮白玉盘,一阵微风过处,又散作万点银光。多么美丽!多么光明!多么诱人!……醉倚在船舷上的李白,伸出了他的双手,向着一片银色的光辉扑去……
1、这首诗的基调是_____。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__,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___,“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_____之情。
2、本诗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态度。
3、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________;________等。
悲
欢
狂放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对权贵的鄙视和蔑视
朝如青丝暮如雪
与尔同销万古愁
练 习
激愤
4、指出下面加线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 )
A、馔玉(zhuàn) B、恣意(zì) C、将进酒(jiāng) D、欢谑(xuè)
5、下面通假字中有错的一项:( )
A、径须沽取(沽:酤) B、所守或匪亲(匪:非)
C、与尔同消万古愁(尔:你) D、卒廷见相如(廷:庭)
6、解释下面“将”的意义:
①将进酒( ) ②呼儿将出换美酒( )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⑤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
⑥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
①请;②拿;③扶持;④带兵的人;⑤带领; ⑥助,在动词后,没实在意义
C
A
A
7、下列对诗中的诗人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怀着平生之得意,又逢老友相聚,纵酒狂歌,互诉衷肠,感到无限快乐。
B. 诗人大声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罢休,表现他已从悲感中突破,豪气洋溢。
C. 诗人频频举杯相邀,气氛热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来。
D.诗人高歌后酒兴更浓,不惜宝马金裘换酒畅饮,活现慷慨爽快之态。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