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记念刘和珍君活页规范训练 苏教版必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创新设计】记念刘和珍君活页规范训练 苏教版必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17 05:4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记念刘和珍君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巩固(20分,每小题4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惩创(chuānɡ) 几缕(lǚ)  不惮(dān) 喋血(dié)
B.攒射(cuán) 洋溢(yì) 浸渍(zì) 绯红(fēi)
C.菲薄(fěi) 寥落(liáo) 山阿(ē) 屠戮(lū)
D.相干(gàn) 殒(yǔn)身 洗涤(dí) 尸骸(hái)
解析 A项“不惮”的“惮”应读dàn;C项“屠戮”的“戮”应读lù;D项“相干”的“干”读gān。
答案 B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屠戮  泯灭  广有羽翼  洗涤旧迹
B.欣然  租赁  人生残淡  不屈不挠
C.蜚语  编缉  殒身不恤  致命创伤
D.干练  黯然  阴谋鬼计  桀骜不训
解析 B项人生残淡—人生惨淡;C项编缉—编辑;D项阴谋鬼计—阴谋诡计,桀骜不训—桀骜不驯。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B.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C.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满志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D.白莽并没有这么高慢,他曾到我的寓所来,但也不是因为我要求和他会面;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个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轻率的写信去叫他。
解析 C项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不合语境。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们从哪里来?就在十年前,科学家们还一致认为大约32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人是最早的人类祖先。
B.桐城派之所以“别树一宗”,并非由于清代文化政策或传统势力的支持和影响,而是因为它的理论具有一定合理性。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D.鼻腔一天24小时累计吸进和呼出约150升空气,因而极容易在鼻腔黏膜上沉积污垢而引发各种疾病。
解析 C项“这些作品”应放在“一方面”之前。
答案 C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 ②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③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④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 ⑤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 ⑥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⑦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A.①⑥⑤⑦④③② B.①⑤⑥④⑦②③
C.①⑤④⑥②⑦③ D.①⑥⑤②⑦③④
解析 熟读课文内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B
二、阅读精练(40分)
(一)课内精读(18分)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6~8题。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 “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6.“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中的“缘由”指的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第4段概括语句可知。
答案 反动政府不但用武力残酷屠杀人民,而且还任用反动文人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正是这些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
7.“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
动魄的伟大呵!”这句话中的“惊心动魄的伟大”应如何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语意与语境意的结合。
答案 “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刘和珍等勇毅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惊心动魄”指她们的行为、精神震撼人心,用以修饰“伟大”的程度,突出了刘和珍等勇毅行为和无畏精神,又揭露了反动派镇压革命青年的罪行。
8.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6分)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对比  设问   顶真    对偶
B.对偶 反问 间隔反复 对比
C.对比 反问 顶真 对比
D.对偶 反问 连续反复 对比
解析 “沉默呵,沉默呵!”明显是连续的反复,构不成顶真。
答案 D
(二)课外拓展(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痛哭和珍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待你孝养,等你培植。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挣扎,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中失去的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予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地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9.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主要结合第四、五段,从这两段末尾的几句中稍加选择即可。
答案 勇士,革命的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10.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重点是答出“衬托”手法;以渺小衬托伟大,胆怯衬托勇敢。
答案 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11.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
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鲁迅的话侧重于愤怒或悲愤,作者的话侧重于悲哀,前者是出离的愤怒,后者是深重的悲哀。
答案 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1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致,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E.本文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 A项“烘托到极致”的应该是伤感之情;C项“入木三分”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不是描写,而是些议论的文字,定位于 “形象地写出”也不准确;E项“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无从谈起,作者流露出的只有敬重和哀伤。
答案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