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离子反应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X可能为
所含离子 X
浓度/() 2 1 2 1
A. B. C. D.
2.氯化钠的主要来源是海水,以下含有氯化钠的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A.0.9%的生理盐水 B.食盐固体 C.熔融状态氯化钠 D.人体汗液
3.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案及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A.取少量样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样品中含有
B.取少量样液、加入盐酸,能够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样品中含有
C.取某固体试样加水溶解,滴加NaOH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固体试样中仍可能含有
D.取某固体试样加水后的上层清液,滴加少量盐酸出现白色沉淀,再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则该固体试样中含有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B.用溶液吸收氯气: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盐酸:
D.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
5.已知还原性: >I- > Fe2+。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Ba2+、Fe2+、 、、、I-、Cl- 中的部分离子,进行下列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① 取10mL溶液,先加入稍过量的氯水 生成无色气体、溶液变成棕红色
② 向①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和HCl溶液 可得到白色沉淀4.66g
A.实验①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则先后氧化了I-、 Fe2+
B.溶液中一定含有Na+
C.10mL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一定为0.02mol
D.实验中不能够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B.醋酸与反应: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HI溶液:
D.常温下,铝遇到浓硝酸:
7.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Cl2=Mg2++Cl B.NaHCO3=Na++H++CO
C.Na2SO4=2Na++SO D.Ba(OH)2=Ba2++2(OH)-
8.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粉与稀硫酸反应
B.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
D.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9.分类是学习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酸性氧化物 碱 电解质
A SO2 C2H5OH 熟石灰
B CO2 NaOH 食盐水
C CO KOH 硫酸铜
D P2O5 Fe(OH)3 氯化氢
A.A B.B C.C D.D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少量金属钠投入冷水中:
B.铜与稀硝酸反应:
C.向溶液中加过量的溶液并加热:
D.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的NaCl溶液中:、、、
B.加入Al粉产生的溶液中:、、、
C.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
D.无色透明溶液中:、、、
12.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2H+= CO2 ↑+ H2O
B.将鸡蛋壳在醋酸中溶解有气泡产生:CaCO3 +2H+= Ca2+ +H2O + CO2↑
C.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3Fe +8H+ + 2= 3Fe2+ +2NO↑+4H2O
D.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ClO- +CO2 + H2O= HClO +
13.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BaCl2和Na2SO4;Ba(OH)2和CuSO4
B.NaHCO3和NaHSO4;Na2CO3和NaHSO4
C. NaHCO3(过量)和Ca(OH)2;Ca(HCO3)2(过量)和NaOH
D.Cu(OH)2和盐酸;Cu(OH)2和HNO3
14.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镁与盐酸的反应:H+ + OH- = H2O
B.硫酸铜溶液与氢氢化钡溶液混合:Ba2+ + SO= BaSO4 ↓
C.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HCO + H+= CO2 ↑ + H2O
D.石灰石溶于醋酸中:CaCO3 + 2H+ = CO2↑+ H2O + Ca2+
15.在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6.现有下列6种物质:①铁②熔融CaO③NaHCO3溶液④CO2⑤FeCl3固体⑥无水酒精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是____。
(2)少量④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③与NaH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4)⑤配成饱和溶液后,可用于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
(5)图I所示的装置中,烧杯中盛放的是Ba(OH)2溶液,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A溶液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趋势如图II所示:
滴加溶液A至图II中曲线最低点时,灯泡熄灭,则溶液A溶质可能是____(填标号)。
A.HCl B.H2SO4 C.Na2SO4 D.NaHSO4
17.(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KOH: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将两种化合物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些离子:、、、、、、和,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Ⅱ取少许溶液滴入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Ⅲ取少许溶液先滴加硝酸再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Ⅳ再取少许原溶液滴入少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Ⅲ和Ⅳ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___________。
(3)如溶液中各种离子的个数相等,确定溶液中___________K+填有或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某溶液有Cl-、CO32-、SO42-,要求依次检验出这三种离子,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检验离子 所加试剂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CO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SO42-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Cl-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假设溶液体积为1L,所带负电荷的物质的量为2mol,和所带正电荷总量为4mol,溶液呈电中性,可得需要加入阴离子。又X离子浓度为2mol/L,那么阴离子需带一个单位负电荷,A正确;
B.、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B正确;
C.由A可知溶液中需加入阴离子,C错误;
D.、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D正确;
故选A。
2.B
解析:A.0.9%的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电离为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导电,A不符合题意;
B.食盐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B符合题意;
C.熔融状态氯化钠发生电离,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可以导电,C不符合题意;
D.人体汗液中氯化钠电离为钠离子和氯离子,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可以导电,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3.C
解析:A.溶液中可能含有,选项A错误;
B.溶液中可能含有,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B错误;
C.铵盐与碱在没有加热的情况下反应,氨气有可能无法逸出,选项C正确;
D.该固体可能是偏铝酸盐,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4.B
解析:A.碳酸的酸性小于盐酸,二氧化碳和溶液不反应,故A错误;
B.用溶液吸收氯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B正确;
C.磁性氧化铁是四氧化三铁,溶于稀盐酸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C错误;
D.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D错误;
选B。
5.B
【分析】无色溶液说明溶液中没有Fe2+,取10mL溶液,先加入稍过量的氯水,生成无色气体、溶液变成棕红色,说明含有、I-,向①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和HCl溶液,可得到白色沉淀4.66g,说明有硫酸钡生产,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或亚硫酸根,而没有钡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则肯定含有钠离子。
解析:A.溶液中没有Fe2+,因此不能能氧化Fe2+,故A错误;
B.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得到溶液中一定含有Na+,故B正确;
C.根据得到白色沉淀4.66g即硫酸钡物质的量为0.02mol,而10mL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0.02mol,硫酸钡中硫酸根可能是原溶液中的,也可能是亚硫酸根被氯水氧化变来的,也可能两者之和,故C错误;
D.根据先加入稍过量的氯水,生成无色气体,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A
解析:A.Al(OH)3不与过量氨水反应,A正确;
B.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应为,B错误;
C.电荷不守恒,应为,C错误;
D.常温下,铝与浓硝酸会钝化,不能反应生成NO2,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反应,D错误;
故选A。
7.C
解析:A.MgCl2在水中电离出Mg2+、Cl-,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故A错误
B.NaHCO3在水中电离出Na+、HCO,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HCO,故B错误;
C.Na2SO4在水中电离出Na+、SO,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SO,故C正确;
D.Ba(OH)2在水中电离出Ba2+、OH-,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D错误;
选C。
8.D
解析:A.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A错误;
B.碳酸钙是不溶物,不能拆为离子,B错误;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C错误;
D.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A.C2H5OH属于醇类,不属于碱,故A错误;
B.食盐水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
C.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P2O5属于酸性氧化物,Fe(OH)3属于碱,氯化氢属于酸,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A.少量金属钠投入冷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气体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离子方程式为:HCO+NH+OH-NH3↑+2H2O+ CO,C错误;
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二者反应产生NaCl、H2SiO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H++=H2SiO3↓,D错误;
故选B。
11.D
解析:A.0.1mol/L的NaCl溶液中,和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加入Al粉能产生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在两种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显酸性,和H+能生成HClO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12.C
解析: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是: +H+= CO2 ↑+ H2O,故A错误;
B.鸡蛋壳是碳酸钙,醋酸是弱酸,将鸡蛋壳在醋酸中溶解有气泡产生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 +2CH3COOH= Ca2+ +H2O + CO2↑+2CH3COO-,故B错误;
C.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生成亚铁离子的离子方程式是:3Fe +8H+ + 2= 3Fe2+ +2NO↑+4H2O,故C正确;
D.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Ca2+ +2ClO- +CO2 + H2O= 2HClO + CaCO3↓,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3.D
解析:A.BaCl2和Na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OH)2和CuSO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错误;
B.NaHCO3和NaH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a2CO3和NaH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错误;
C.NaHCO3(过量)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过量)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错误;
D.Cu(OH)2和盐酸、Cu(OH)2和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D正确;
故选D。
14.C
解析:A.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拆写,正确的是Mg(OH)2+2H+=Mg2++2H2O,故A错误;
B.缺少Cu2+与OH-反应,正确的是Cu2++SO+Ba2++2OH-=Cu(OH)2↓+BaSO4↓,故B错误;
C.碳酸氢钠属于盐,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H2O,故C正确;
D.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碳酸钙难溶于水,醋酸为弱酸,不应拆写,正确的是CaCO3+2CH3COOH=Ca2++2CH3COO-+ CO2↑+H2O,故D错误;
答案为C。
15.D
解析:A.在酸性溶液中和氢离子会反应,不能大量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离子组、K+、Mg2+、Cl-彼此间不发生离子反应,且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6.(1)②⑤ ①②③
(2)CO2+2OH-+Ca2+=CaCO3↓+H2O
(3)HCO+H+=H2O+CO2↑
(4)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5)B
【分析】电解质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铁属于单质,NaHCO3溶液属于混合物。
解析:(1)据上述分析可知,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⑤,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是①②③;故答案为②⑤,①②③;
(2)少量④通入澄清石灰水,少量CO2与氢氧化钙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NaHCO3与NaHSO4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CO+H+=H2O+CO2↑;故答案为HCO+H+=H2O+CO2↑;
(4)在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故答案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5)由图象可知,溶液中导电性先降低后增加,溶液中导电性和离子浓度呈正比,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也是先降低后增加,且图II中曲线最低点时,灯泡熄灭,说明此时烧杯中离子浓度几乎为0;烧杯中起始盛放的是Ba(OH)2溶液,只有H2SO4先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水,溶液离子浓度降低,当H2SO4先与Ba(OH)2刚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离子浓度几乎为0,灯泡熄灭;随着H2SO4的滴加,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大,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17. KOH=K++OH- KHSO4=K++H++SO Fe2(SO4)3=2Fe3++3SO
解析:①KOH是一元强碱,电离方程式为KOH=K++OH-;
②KHSO4是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O;
③Fe2(SO4)3是盐,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SO;
④是强碱弱酸盐,电离方程式为;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1) Mg2+、Fe3+、SO、CO Ba2+、OH—、C1—
(2) H++OH—=H2O C1—+Ag+=AgCl↓ Ba2++ SO=BaSO4↓
(3) 无 溶液中Ba2+、OH—、C1—的物质的量相等,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无K+
【分析】无色透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铁离子;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取少许原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氢氧根离子,一定不存在镁离子;另取少许原溶液先滴加硝酸再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氯离子;再取少许原溶液滴入少量稀硫酸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存在钡离子;由实验现象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钾离子,综上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氢氧根离子、氯离子和钡离子,一定不存在铁离子、镁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可能存在钾离子。
解析:(1)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氢氧根离子、氯离子和钡离子,一定不存在铁离子、镁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答案为:Mg2+、Fe3+、SO、CO;Ba2+、OH—、C1—;
(2)实验Ⅲ中发生的反应为先加入的稀硝酸中和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溶液呈酸性后加入的硝酸银溶液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1—+Ag+=AgCl↓;实验Ⅳ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为加入的稀硫酸溶液与溶液中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SO=BaSO4↓,故答案为:H++OH—=H2O;C1—+Ag+=AgCl↓;Ba2++ SO=BaSO4↓;
(3)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溶液中一定存在氢氧根离子、氯离子和钡离子,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无钾离子,故答案为:无;溶液中Ba2+、OH—、C1—的物质的量相等,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无K+。
四、实验题
19. 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产生无色气泡、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32-+2H+===CO2↑+H2O 硝酸钡 产生白色沉淀 Ba2++ SO42-===BaSO4↓ 硝酸银 产生白色沉淀 Ag++Cl-===AgCl↓
【分析】实验室一般用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32-;先加入盐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时,产生白色沉淀,检验SO42-;检验Cl-应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
解析:滴加稀硝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泡,此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CO32-,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检验SO42-用可溶性钡盐,且排除Cl-的干扰,故应先加入盐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检验Cl-应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离子方程式Ag++Cl-===Ag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