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钦州市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地理试卷(四)
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我国古代人们将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冬至,是24节气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根据24节气示意图,完成小题。
1. 图中表示冬至日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冬至日这一天:
A. 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B. 南半球夜晚时间最长C.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D. 全球昼夜平分
3. 冬至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气,对该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冬至过后,冷空气活动将更加频繁 B. 冬至日这天,北方人通常吃饺子
C. 冬至日这天,合肥气温为一年中最高 D. 冬至日这天,南方人通常会祭
4. 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 昼夜更替 B. 四季五带的划分 C. 地方时的差异 D. 区时的差异
5. 关于世界人口、语言、宗教和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洲和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球最高B. 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 佛教是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D. 我国黑河--腾冲一线,西部人口比东部人口密度小
读下图,完成下列题。
6.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在板块的连线,正确的是
A. ①-美洲板块 B. ②-印度洋板块 C. ③-非洲板块 D. ④-太平洋板块
7.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B. ②-热带沙漠气候C. ③-热带草原气候D. ④-热带季风气候
8.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地居民黑种人为主B. ②地居民多信仰佛教C. ③地传统民居多为平顶房D. ④地人口稠密
图1为日本山河分布简图,图2为富山市气温、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9. 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10. 日本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是( )
A. 径流量大,利于航运 B. 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大
C. 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 水能资源丰富,利于发电
11. 日本气候与同纬度亚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多 B.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多
C. 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多 D. 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少
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2. 南亚的地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图中自北向南依次代表的地形是( )
A. 平原、丘陵、高原 B. 山地、盆地、高原C. 山地、平原、高原 D. 高原、平原、山地
13. 关于加尔各答工业城市特点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B. 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C. 信息产业中心、印度的“硅谷” D. 是印度的首都、交通中心
14. 图中a河流是( )
A. 恒河 B. 印度河 C. 布拉马普特拉河 D. 雅鲁藏布江
15. 南亚东西两面分别濒临的海域是( )
A. 孟加拉湾、阿拉伯海B. 阿拉伯海、孟加拉湾C. 红海、阿拉伯海D. 波斯湾、孟加拉湾
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所学知识完成题。
16. 图中序号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正确的是()
A. ①旱地 B. ②草地 C. ③林地 D. ④水田
17. 土地利用类型④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 过度放牧 B. 围湖造田 C. 乱占耕地建房屋 D. 滥伐森林
18. 我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的是()
A.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C. 增加耕地所占比重 D. 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
2021年6月25日是第31个中国土地日,主题和第30个中国土地日一样,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多、草地少 B.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盆地
C. 沙漠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D. 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区和青藏高原
20.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的原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可大面积种植水稻B. 在草地大幅增加牲畜数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C. 在城市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D. 扩大城市规模,将耕地变成城市建筑用地
21. 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
A. 退林退草还耕 B. 保护好每一寸耕地C. 围湖围海造田 D. 开垦难利用的土地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地理区域划分界线①②③的主导因素依次是()
A. 气候、降水、地形B. 地形、气候、降水C. 地形、降水、气候 D. 降水、地形、气候
23. 甲区域()
A. 以平原、盆地为主 B. 河湖众多 C. 气候干旱 D. 森林密布
24. 丁区域()
A. 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B. 是大江大河发源地C. 交通工具多为骆驼D. 传统民居是竹楼
25. 下列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多发生在丙区域的是()
A.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B.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 天光夜色两均长,银棉金稻蟹肉香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请结合你的学习实践,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简易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结合图示完成(1)~(2)题。
(1)图1中左手持铅笔(代表地轴)不动,铅笔与桌面始终保持约66.5°的夹角,右手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能观测到______现象。
(2)图2中手持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应该注意:①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②以光源为中心沿______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通过演示,同学们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有了更形象的认识。请你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解答(3)~(4)题。
(3)2019年3月5日上午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身在莫斯科(东三区)的王先生想观看会议直播,应该在当地时间______收看,这种时间上的差异是由______引起的;会议开幕时,地球公转到了图3中的______之间。
(4)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歌生动记录了“数九”期间当地的气候、物候及农事活动。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介于图4中的______之间,移动方向是______。
(5)下列生活中的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______。
A.一天中旗杆影子长短的变化B.温带地区一年四季的变化C.一天中阴晴风雨的变化D.从山麓到山顶气温的变化
27.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年疫情期间,为保障本国粮食供应安全,越南、印度等多国宣布停止粮食出口。
材料二:亚洲某区域及某粮食作物分布图。
(1)据图分析,图中某粮食作物是______。
(2)从地形上看,该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和______地区。
(3)该粮食作物喜欢高温多雨的气候,同时生产需投入大量劳动力。图示区域除高温多雨气候外,人与耕地关系具有的______特点,也是该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的主要原因。区域内由于降水的不稳定性,会形成______灾害,影响该粮食作物的产量。
(4)图示区域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区域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其中天然橡胶最大的生产国是______。
(5)东南亚多元文化并存,风土人情多样,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旅游景点吴哥窟所在的国家是______。
(6)据图归纳该区域城市分布特征______。列举城市这种分布特征的有利条件和弊端(各写一条)。有利条件:______,弊端:______。
28. 一.下图为“中国政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全称: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行政中心的名称:
⑧______________、⑨ 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数码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码)
二.下图为“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前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死亡率高,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___(填“快”或“慢”);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_________上升,_________大幅度下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填“加快”或“减缓”)。
(2)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为__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
(3)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在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但是人口增幅是在____(填“加快”或“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分析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写出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口的增长应该与__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___相适应。
三.下图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呈______级阶梯状分布,所以河流多向_____流。
(2)A是____山脉,它是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山脉A南侧是_____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________”。
(4)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以_______和盆地为主,我国最大的盆地_____盆地就位于此,盆地内部的______________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5)我国第一大岛B是_________岛,第二大岛是______岛。
四 .下图为“中国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为影响我国的______(填“冬”或“夏”)季风,性质是________,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
(2)能给我国东南地区带来丰富降水的是______(风向)季风,代号是____,来自的海洋是___洋;能给我国西南地区带来丰富降水的是____(风向)季风,代号是___,来自的海洋是____洋。
(3)我们把受①和②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E),称为____区,而西北内陆(F)受①和②季风的影响不够明显,则称为____区,E区内降水较____,而F区则相反。
(4)受此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其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灾害。
(5)E区和F区的大致界线是_________—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
29. 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本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A是______山脉,B城市是________。
(2)下列地理事象描述中,与图中铁路沿线观赏到的景观特征不相符的是____。
A.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B.藏民欢歌,青稞片片
C.雪域牧场,毡房点点 D.城镇遍布,繁华热闹
(3)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D所在的阴影区域是_____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的美誉,近年来这里局部地区出现流沙、草原退化的现象。请依据材料,简述造成该地区出现流沙、草原退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
30.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题目。
材料一 “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 ,被誉为“中华水塔”。
材料二 “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草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材料三 如图为青藏地区简图。
(1)长江发源于 山,“中华水塔”河流丰水期在每年的 季。
(2)“三江源”位于我国 省,生活在该区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A是世界海拔最高的 铁路。
(3)“三江源”是我国“冬虫夏草”的优质产区,试推断说出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自然条件。
(4)地理兴趣小组对“三江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开发虫草、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生物的多样性。针对上述建议你会优先考虑的是 (选填一个数码即可)。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4.D、C、C、B5.D6~8.B、B、D9~10.D、D11.A12~15.C、B、B、A16~18.C、A、B19~21.B、C、B22~25.D、C、B、C
26.(1)昼夜交替 (2)逆
(3)2019年3月5日凌晨4时 地球的自转 丁-甲 (4)丁-甲 向北移动 (5)B
27.(1)水稻;(2)河流中下游;河口三角洲;(3)人多地少;旱涝;
(4)泰国;(5)柬埔寨;
(6)沿河分布: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城市工业、生活取水方便;河流沿岸风景优美等;如果城市生活、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最终会导致生态环境失衡;河流汛期会引发城市水灾等。
28.一(1)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湖南省(2)鄂 皖
(3)沈阳 长春 哈尔滨(4)① ⑥(以上两个答案不分先后) ⑦ ⑧(以上两个答案不分先后)
二
(1)慢 出生率 死亡率 加快 (2)13.4(3)增加 减缓 计划生育
(4)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短缺(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5)社会经济 资源环境
三
(1)西高东低 三 东(2)昆仑(3)青藏 世界屋脊
(4)高原 塔里木 塔克拉玛干(5)台湾 海南
四
(1)夏 温暖湿润 高温多雨 (2)东南 ① 太平 西南 ② 印度
(3)季风 非季风 丰富(4)夏 旱涝(5)大兴安岭
29.(1)高寒 喜马拉雅 拉萨(2)D
(3)喜马拉雅山脉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板块碰撞挤压使得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
(4)三江源 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盗猎等
30.(1)唐古拉 夏(2)青海 藏族 青藏
(3)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光照充足、有河流分布水资源充足。
(4) 有利于防治草场退化、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