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2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2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9 23:0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本课通过两个子目(世界市场的形成、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讲述了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商业贸易发展的概况。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中国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世界市场的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重大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中国的客观积极影响,培养家国情怀。
1.重点: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2.难点: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这是17世纪阿姆斯特丹港口。大家思考一下,这反映了近代什么历史现象?对!商业贸易的发展。那么,近代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是如何形成、发展的?又有何影响?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世界市场的形成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学习探索
1.初步形成
(1)时间:17—18世纪。
(2)条件: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17—18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
(3)标志: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
图片情境
学习探索
2.基本形成
(1)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与原料产地;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2)标志:资产阶级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3.最终形成
(1)时间:20世纪初。
(2)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外,还利用资本输出榨取财富,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3)标志: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合作探究
探究一 世界市场的形成
材料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使欧洲、亚洲、非洲、美洲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并且带动了西欧的崛起与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扩张,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的规模,改变了世界市场中亚洲(尤其是中国)占主导的格局。世界市场是“资本空间化”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的必然结果,它是一个历史进程。从宏观上看,自15世纪新航线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发现到19世纪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充分发展,这个时期是世界市场从地域性的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的过程,是世界市场的纵向发展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提示:影响:使世界各地从相对孤立状态逐渐形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引发了“商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的崛起;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
过程: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后,越来越多的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商业贸易的变化导致了怎样的世界大变局?对中国又有何影响?
学习探索
1.世界大变局
(1)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
(2)表现:①商业贸易中心转移。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②世界贸易航线开通。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
③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它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
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英、法、荷等国还建立起一种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如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商品流通的数量和品种增多。随着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来自东方的产品——香料更是大量涌入欧洲等地,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
新航路开辟后,非洲的奴隶也成为贸易商品。贩奴商船载着货物从欧洲出发,航行到西非海岸,换取大批奴隶;然后再从非洲出发到达美洲,用奴隶换取殖民地的原料和金银,运回欧洲。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奴隶贸易。
图片情境
学习探索
⑤国际贸易格局变化。17世纪,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学习探索
2.世界大变局下的中国
(1)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
(2)表现:①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盛宣怀创办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上海出现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
②新的贸易内容。18世纪后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后来,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商人也开始
向中国贩运鸦片。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探究二 工业革命期间的国际商业贸易
材料二 工业革命期间的国际商业贸易,从交易的地域范围说,它不是少数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而是囊括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贸易;从交易的时间说,它也不是偶然的、间断性的贸易,而是经常的、频繁的往来贸易;从交易的商品种类来说,它已不限于只供少数人享用的珍贵物品,而是供人民生活需用的大宗消费品和供生产需用的大宗原材料、机器设备等;从交易的规模说,也远不是过去少数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所能比拟的。
——摘编自宋则行等主编《世界经济史》上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期间国际商业贸易的特点。
提示:交易地域范围更广,从局部地区到世界大部分地区;交易时间更持续、更频繁;交易的商品种类更丰富,从奢侈品到日常消费品;交易规模更庞大。
探究三 近代西欧的商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1)西方早期的殖民扩张,为欧洲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不断扩展的市场。
(2)商业革命推动了技术革新和组织形式的创新。
(3)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需的大量资金。
(4)商业革命刺激了人文主义的发展,这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精神支持。
(5)商业革命期间建立的许多商业形式如股份制公司、银行等,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许多借鉴和便利。
(6)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在全世界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推动了商业革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