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练习题 初二语文
一、文学常识填空:
①《归园田居其三 》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 (朝)著名诗人。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位 田园 诗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的(避世) 思想和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心愿。
②《使至塞上》的作者是 王维,唐(朝)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 朝廷排挤、不得志 的愤懑之情。《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壮美奇特的(边塞风光),意境(雄浑),笔力(苍劲)。
③《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李白,唐代伟大的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 ,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位杰出的 浪漫主义 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 无限留恋、依依不舍 之情。
④《游山西村》选自《 剑南诗稿》,作者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 。 南宋(朝)著名诗人。现存诗作近万首,是我国诗歌历史上最“多产”的作家。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农村淳朴民风 的赞赏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 )顺序展开叙述,层次分明。
二、赏析《归园田居》
1、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内容看诗人很不善种田,但是非常勤劳,分别指出相对应诗句内容。A、不善种田: , 。
B、不辞劳苦、辛勤劳作: , 。
2、表明作者热爱田园生活,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点睛之笔)的愿望诗句: , 。
答案:1、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诗的"但使愿无违"意思是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根据你对诗人的了解和所学的其他作品,谈谈"意愿"的含义。
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而折腰"强。
4. 作者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作中,寄予了怎样的人生情怀?
作者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5、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的画面:
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描绘了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
三、赏析《使至塞上》
1.作者在诗中,用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 。
2.王维在诗歌中,用 , 的诗句描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
答案: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 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是一个富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以没有根茎,四处漂泊。以“征蓬”“归雁”自比,暗写自己的内心的惆怅、抑郁。
4.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广袤的沙漠上,看到一缕轻烟在向上飘,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丝的风,烟也显得孤独无依。长长的黄河上方,是一轮圆圆的落日;运用了对偶、渲染的手法;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四、赏析《渡荆门送别》
1.在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诗句是: , 。
2.化静为动,表明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和朝气蓬勃的句子( , )。
3.在诗中,表达奇特大胆想象特点的诗句是: , 。
4.与“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一句相似的诗句是( , )。
5.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 无限留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 , )。
答案: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欣赏“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移步换景,极力渲染,气象壮阔,楚蜀山脉,至荆州始断;既是写景,同时也是一位有着远大抱负的旷世英才,面对新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跃然纸上。随 入 这俩字能给人空间感和流动感。
7.颔联写远景,而颈联写了长江的近景,请谈谈颈联描绘的意境。
明月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8.从尾联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所写?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不是,抒发了对故乡 无限留恋、依依不舍之情。
9.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诗的颔联景象雄阔,颈联景象瑰丽。“荆门外”的山川胜景,兼收笔底。尾联抒发诗人作别故土,惜别亲友的诚挚。
C.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D.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五、赏析《游山西村》
1.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性格的诗句是: , 。
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诗句是 , 。
3.诗中表现山西村热闹景象、淳朴民风的诗句: , 。
答案: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尾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月光皎洁,山影倒映在溪水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拄着拐杖的老人在月色溶溶的晚上兴致勃勃的去找同龄人聊天。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向往的安适和乐、怡然自得的农家生活图画啊。
5.下面对《游山西村》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字美妙,紧扣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的风俗以及得到山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疑”是疑虑猜想,“又”表示出乎意料的惊异、喜悦,有喜出望外的意思,“山重水复”正在疑惑难以排解时,“柳暗花明”忽然发现一个美景所在的山西村,令人拍案叫绝。
B.颔联流传最广,写了村庄周围的景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暗喻陆游虽然在政治上受到打击,壮志得不到实现,但他并不灰心,继续寻找自己的前途。现在作为成语蕴含生活哲理,指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灰心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会生出许多希望。
C.这首诗结尾与开头呼应,写到有机会要“闲乘月”和“夜叩门”,但说的不肯定,说明再也没有希望了。
D.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虽然是写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形成鲜明的对比。
六、默写:
1.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的情怀。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晨兴理荒秽, ”,这是躬耕田园的欢愉;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这是伤别故国的忧愁。③“ ,却话巴山夜雨时”,思念在秋雨里更加缠绵。④“有约不来过夜半, ”是相约未至的落寞;⑤“ ,浅草才能没马蹄”是湖边春行的欣喜。
2.驾舟漂流百里峡,奇山异水,欣然联想郦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元《三峡》“春冬之时,则 , ”;结伴信步五峰山,茂林修竹,怡然沉醉陶渊明《桃花源记》“土地平旷, , ”,好一幅太平祥和的田园山水风光。更有登临八台观日出,自然顿生杜甫《望岳》“ , ”的壮志豪情。
4.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