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12/31/201812/31/201812/31/201812/31/201812/31/2018“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五年级语文上册12/31/2018本文作者
美国作家
巴德·舒尔伯格12/31/2018誊 版
歧 谨
腼腆(bǎn)(出版)(jǐn)(miǎn)(谨慎)(téng)(誊写)(qí)(歧路)(tiǎn)(腼腆)生字学习12/31/2018糕迪搂豪 慈祥歧谨慎 誊置司妙版12/31/2018搂住 腼腆 自豪 誊写 位置
公司 奇妙 糟糕 巴迪 出版
慈祥 谨慎 引入歧途
学习生字新词12/31/2018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12/31/2018思考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2.”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12/31/2018学习生字词:
糟糕 兴奋 誊写 歧途 启迪
搂住 位置 自豪 腼腆 出版
谨慎 满怀信心 一如既往12/31/2018请大家默读1——14自然段,
巴迪写了一首诗,找一找母亲和父亲有什么不同的反应,我的表现又是怎么样的?父母的反应的用直线划出来,我的表现的用曲线划出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再与同桌交流交流。12/31/2018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 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12/31/2018 我七八岁写的诗,父、母怎样评价?我有什么感受?12/31/2018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的身上。
12/31/2018 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12/31/2018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12/31/2018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12/31/2018 我七八岁写的诗,父、母怎样评价?我有什么感受?童年时的诗母亲精彩极了父亲糟糕透了得意洋洋痛哭起来12/31/2018“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鼓励 赞扬严格 批评12/31/2018 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
几年后,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 12/31/2018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12/31/2018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心底里知道, “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12/31/2018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感情朗读,用心感悟12/31/2018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对待荣誉和挫折,愿意谈什么就谈什么。
如:你要成功,得依靠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
切记:站直了,别趴下。课后延伸12/31/2018课后小结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两种不同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老师,有的来自于其他长辈。只是小的时候,我们更喜欢听“精彩极了”,不愿意听“糟糕透了”对吗?其实,我们应该听听这两种不同的声音。 12/31/2018作业: 结合自己生活经历,以《爱的启示》为题写几句话。(可以写学习课文后的感想,也可以写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类似情景的新认识!)12/31/2018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12/31/2018谢谢!《“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感受父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二、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亲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三、学习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
2.相关教学课件。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初步揭题。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2.谁能读一读课题?(1——3名生读)
3.你发现,这篇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由浅入深的学习进程, 由他们自己的发现,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情感,产生阅读期待。为下文埋下伏笔。】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初读后的收获。
【设计意图: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观。从整体入手,粗知大意。】
(三)研读语言,个性感悟。
1.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完成以下学习任务:(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
2.分组汇报
(1)研读母亲做出的评价。(课件出示)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①指名读,交流体会。
②相机指导朗读。
(2)研读父亲做出的评价。(课件出示)
“这是什么?”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我不明白,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①指名读,交流体会。
②相机指导朗读。
③此时,巴迪可能在想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对课文的感悟,旨在引导学生质疑:巴迪的这首诗到底写得怎么样?为什么对于同一首诗,父母亲的评价却不同?让学生认识人世间的“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学会珍惜爱,感恩爱。以此为载体将学生对文本的人文感悟进行加工与凝炼,从而领悟课题的真意,也就是抵达课文的“文心”。】
3.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有了刚才的体会,让我们再来读父母的对话,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分角色读文中父母的对话,同桌读、师生读、男女生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倾听、思考、表达、对话,把读作为语文学习的灵魂, 在读中练好人物对话。】
(四)再读课文,指导学法。
1.在这一课中,作者还运用什么方法来描述人物的?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2.师:通过这些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父母亲对巴迪的爱。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就能悟出父母的情感,这就是悟情感的读书方法。
【设计意图: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所以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
(五)联系生活,拓展文本。
1.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组讨论,你觉得哪种教育方式更适合我们的成长呢?
2.你们各有各的看法,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积极引发问题的思考,体验文本中“两种极端的出发点都是爱”,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表达,张扬个性,这正是现代阅读教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同时,过程中学生理解了生活中“精彩极了”是爱,“糟糕透了”仍然还是爱。】
(六)感悟真情,升华情感。
1.出示巴德·舒尔伯格的简介。
2.自由读作者简介。
3.结合课文第16自然段内容,谁能说一说,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需要什么力量?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我们都沐浴在父母爱的阳光中,父母的爱更是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让我们像小巴迪一样,——
课件出示: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因为,我们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们努力地向前驶去。
五、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慈祥 严厉
爱
走向成功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指导书写14生字,理解并积累词语。
2.继续学习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指导学生练笔。
二、重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三、学习准备
搜集其他体现父母之爱的文章。
四、教学程序
(一)积累词句,体会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
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有点(迫不及待)
怀着(一种)自豪感
实在(等不及)了
把头埋得(低低的)
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短语,互相交流启发。
(二)朗读全文,内化情感。
1.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我”,你会有什么感受?请你带着这种感受朗读课文。
2.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诵。
(三)随文练笔,加深感悟。
结合课后问题: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四)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课外搜集阅读其他体现父母之爱的作品:《秋天的怀念》、《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背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