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时间:25分钟 分值:30分)
A组(基础题)
1.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 )。
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
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
C.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
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解析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制已经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在这种体制下,农业生产实行集体化,管理集中,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故A、B、D三项正确;斯大林体制下,农产品价格过低而不是过高,故C项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 C
2.赫鲁晓夫改革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农民得到了一定的自留地,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B.通过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工人的收入有所提高
C.赫鲁晓夫时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10%以上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原因就是僵化的“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虽然他的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但在实践上却是对传统模式的一种冲击,这一举措影响深远。2·1·c·n·j·y
答案 D
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21教育网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解析 着重于研究军事等重工业,造成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失调。
答案 B
4.“改革不是某种心血来潮,不是恍然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悟……改革的实质恰恰在于:它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实践上完全恢复列宁的社会主义构想。”材料中所说改革的情况是指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斯大林改革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 在以上四个人的改革中,斯大林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仅仅是在经济领域,只有戈尔巴乔夫改革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来源:21cnj*y.co*m】
答案 D
5.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的是 ( )。
A.新经济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从根本上变革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时期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21·cn·jy·com
答案 D
6.从内容上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 ( )。
A.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B.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
C.注意经济方法在改革中的应用
D.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解析 题干要求从“内容”入手,A项是错误的;B项错在“同时”;C项经济方法在这些改革中都有体现;戈尔巴乔夫改革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彻底改革,这是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所没有的。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D
B组(能力题)
7.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解析 要一分为二的评价赫鲁晓夫改革。尽管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框架,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www-2-1-cnjy-com
答案 D
8.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
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勃列日涅夫时期是美苏争霸的第二个阶段,为了在军事上超过美国,苏联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因此,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军事实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21cnjy.com
答案 C
9.下表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速度的下降情况一览表。下列四个选项是有人从表格数据中得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
时 间 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 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
1966~1970 7.8% 8.5%
1971~1975 5.7% 7.4%
1976~1980 4.3% 4.4%
A.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民经济逐年下降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就
C.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最终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D.与美国军备竞赛,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解析 虽然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在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上,但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最终制约了工业的发展,与美国军备竞赛,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致使工业总产值不断下降。www.21-cn-jy.com
答案 B
10.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 )。2-1-c-n-j-y
A.没有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歧途
D.缺乏从政经验和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解析 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属于其内容的是C项。A项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共同点,B项是勃列日涅夫的,D项是赫鲁晓夫的。 21*cnjy*com
答案 C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1921年列宁又说:“我们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1950年,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4分)【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1)变化:从战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出了俄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困难;继续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途径。【版权所有:21教育】
(2)问题: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后果:苏联解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