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0 09:0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语文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绮、谈”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想象画面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想象画面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设计:
板块一:导读——古诗引入,铺垫美感
1.古诗回顾入三月。
出示: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2.引出课题。
(1)在诗人的笔下,阳春三月是个诗情画意的季节。关于三月,有一个叫刘湛秋的作家是这样说的—— 出示: 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2) (生读句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生齐读课题“三月桃花水”)
【设计意图:从已学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入手,让学生更快更好地从美好的阳春三月进入如诗如画的桃花水,也为本文诗情画意的语言做了一个铺垫和预热。同时,“温故而知新”,用这样的方式能复习旧知,增强学生的积累意识。】
板块二:初读——想象画面,整体留印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
自读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注意三个标拼音的生字(绮丽、应和、谈心)。
(2)哪些关键句子能告诉我们三月桃花水是怎么样的?用横线画出来。
2.初感桃花水。
(1)生反馈。根据反馈,相机出示,形成组合小诗:
三月桃花水
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
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2)梳理脉络:这是四句关键句拼成的一首小诗,这首诗其实就是刘湛秋爷爷想要告诉我们的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生齐读)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4)生轻声读,交流。 ()
(5)这样的画面,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呢 出示: 这三月的桃花水是( )的。(当学生说到“绮丽”时,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设计意图:通过找关键句拼成一首小诗,这首小诗其实就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同时,通过朗读和画面想象,让学生对三月桃花水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印象。】
板块三 画面赏析,精读感悟
(一)感受画面一: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1.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读完思考:作者的总起方式很特别,你发现了吗?请同学说一说。
预设1:开头一段这两句话把声音比作小铃铛,把光芒比作丝绸,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预设2:这两句都是疑问句。
引导:是啊,开头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声音的动听,光芒的光亮顺滑。那么,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如此动听?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如此光亮顺滑,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找一找答案吧。
2.自读第二自然段,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语言画出来,写一写批注: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当你静静地用心读书时,读着读着,某个字或某个词突然跳入了你的眼帘,让你有不一样的感受。譬如,当老师读到“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时,我感受到了三月桃花水是那样的生机盎然,就像一首欢快活泼的乐曲。
你试着也做一做批注吧!
预设: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我仿佛看到了河水上的波光五彩斑斓。)
预设: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我仿佛看到了一千朵桃花在盛开,看到一条美丽的小河。小河在欢快地微笑着。)
接着,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直观感受春水流动的美。
(二)感受画面二: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1.读3--4自然段,说一说: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预设:把“桃花水”比喻成“竖琴”(板书:春天的竖琴)
预设: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修辞手法,把“柳枝”比喻成“长发”,把衣着艳丽的“姑娘”比喻成“花瓣”。
2.什么是竖琴?(出示图片介绍)我们来听听竖琴的声音吧! 谁来说说竖琴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预设:声音很柔和、动听、优美
作者用哪些词句向我们介绍了如竖琴一样的水声?请你圈一圈。
多动听的声音呀,把它变成诗歌的形式,咱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
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
那纤细的低语,
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
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学生体会春水声音美的特点。)
3.可见这两段所描绘的画面中第三段是总起句,第四段是围绕着“春天的竖琴”来展开描写的。
(三)感受画面三: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1.引导体会省略号的妙处。
(1)师引导:现在让我们循着三月桃花水的声音,一起去桃花水边看看吧!(出示课件)
(2)师配乐范读第5、6自然段。生边听边思考:仿佛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3)师相机提问:你刚才描述的画面,课文中描写出来了吗?(生交流)(板书:春天的明镜)
(4)师引导:你是从课文哪个地方读出来的?(生再次朗读第5、6自然段)
(5)师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省略号藏着的美。
板块四 仿写画面,精细感知
1.小练笔。
(1)师引导:大家读出了省略号藏着的美,这省略号里还藏着许多美,现在请大家将省略号里藏着的美写出来,写一写桃花水的宁静的画面……
三月的桃花水,是竖琴能听,是明镜能看,它还能闻,你闻到了桃花水的什么味道呢?
花瓣飘落时, ;
流淌过青草地时, 。
生练笔后,师指名交流。
2.配乐朗诵:
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读一读这四个自然段,注意读出三月桃花水的美哦!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鼓励学生把教材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真正落实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样,才能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美统一。
板块五 朗读末段,总结全文
1. 感受画面四: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师过渡: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奏出了春天的乐章;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照出了春的明媚。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看着此情此景,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预设:三月的桃花水真是美啊!(课件出示美)
读第七自然段,(出示第七自然段文字)说一说哪个词最能体现作者真挚的情感?没错就是沉醉。
何为沉醉?深深地迷恋、沉浸其中
3师生合作朗读,总结全文。
师:这节课,我们跟着桃花水一起奔跑,一起歌唱,在这里,我们流连忘返。我们听到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生: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我们看到了三月桃花水的色彩(生: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我们还听到了一首优美的歌,看到了一幅灵动的画……这有声、有色、有情的三月桃花水使我们深深地陶醉。让我们听着轻柔的乐声,欣赏着色彩斑斓的画面,让这清净明洁的三月桃花水再次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田吧!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悟情。